【摘 要】认知语言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是对当时在语言学研究领域占主导地位的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一种反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语言学研究领域。本文主要介绍其研究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介绍 认知语言学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关心的是语言和其它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试图从认知的角度解释语言的形成与特点、语言使用的方式与特点等。近30年来,认知语言学已经发展成为语言学领域一个有影响的分支,涌现许多成果,研究方法也从传统的内省法发展到目前重视跨学科与实证研究,多种方法并存、互补的状态。 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学研究范式,早期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主要是阐述和介绍该学派的哲学基础、论证理论等宏观原则,旨在奠定其学术地位,构建理论基础。随着认知语言学学科的逐渐成熟,研究工作的深化和分工的细化,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各种新的研究方法相继出现。针对各种不同的研究问题,研究者们往往采用不同的研究工具或手段。下面对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作一大致介绍。 一、内省法 "内省法"是哲学研究与心理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之一,所谓"语言内省"指的是"语言的某些特征显现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系统,并得到语言使用者有意识的认识或关注"。"语言研究的内省法"就是将语言内省的结果应用于语言研究。这包括两层含义:1.语言研究者或本族语受试者根据自己的语言知识、社会文化知识及百科知识对语言的某个反方面进行思考和判断;2.语言研究者根据自己或本族语受试者对语言某个方面进行思考或判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语言内省是指语言使用者对认知中凸现的语言的某些方面进行有意识的注意。认知语言学在开创之际,为了构建该学派的理论框架,主要都采用的是内省式的思辨性研究,即研究者通过观察、内省、分析、推理手段等对语言现象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内省研究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内省法研究语言存在一些天然缺陷。首先,主要参照既有的研究文献或语料进行研究,虽然该方法在逻辑上具有演绎的性质,但主观性太强;其次,不同实验主体用内省法得出的实验结果仅适用于解释特定的实验,缺乏普遍的解释力;最后,人类的某些认知功能无法被感觉经验所感知。 二、语料库法 语料库法是用来记录自然发生的言语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对书写文本中的片段进行记录。因此,语料库的优势在于它可以给研究人员提供大量的文本信息。从本质上看,语料库是研究者对某一语言研究现象内省的验证。近年来,该方法在认知隐喻理论、构式理论及词义理论等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为认知语言的众多理论假设提供了实际的语料支撑,从使用频率上对语言现象的集中趋势进行验证。 语料库法可以通过频率反映某一语言现象的特征,从而揭示该语言现象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无意识性。另外,语料的频率统计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发现词语的共同特征。而这一点,其他研究方法,尤其是内省法很难做到。语料法的弊端在于它受研究者主观意识的影响。 三、多模态分析法 多模态分析法主要用于手语和体势语的认知研究,它同样也是从现实中寻找素材,通过对手语或体势的研究来探索人类的认知过程,以期从新的视角对语言现象进行研究。多模态研究法是语言研究的方法之一,它針对一定的研究目标,用录像或录音的方式动态地记录某个真实的人际交流场景,关注有声的语言和形象的手势,通过分析音像资料得出研究结论。 多模态研究法的研究主题有:基于词汇化模式的语言类型研究,隐喻和转喻研究,语言、手势和思维的关系研究,语言习得研究。 与语料库法不同的是,多模态分析可以记录语言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包括言者的语调,声调等。学者们普遍认为,手语和口语一样,是一个系统的谱系结构,都具有认知上的共性。对手语的研究可以为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认知理据和语料来源。 多模态分析法的优点首先在于可以灵活的分析那些语言过程中被认为是中度或低度可及性的次级信息系统,如声音动态性、姿势、体势等。其次,在线记录也可以捕获一些不易被直接提取的信息,研究人员可随后基于录像判定一个言语是否合乎语法。再者,它可以分析言语过程中的一些综合因素,因为这些综合因素都会促成说话人表述的形成,这也是内省法难以办到的。 多模态分析法的主要弊端在于其自身不能决定哪个模态及其成分是研究人员所应该关注和研究的要点。这往往需要研究人员采用其他一些研究方法补充。 四、心理实验法 心理实验法也被称为"行为研究法",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给予被试某种刺激或任务,然后观察被试对刺激的反应,或完成任务的情况,借此推断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认知机制或过程。近年来,心理实验法在认知语言学中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采用。心理实验法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观察到一些微妙的认知过程,如对认知加工时间的测量可以精确到毫秒。另外,可以人为地控制一些变量,从而观察在受控变量下人们对语言反应的认知机制。 心理实验法的特点:系统性、逻辑性、经验性、可还原性、可重复性和可传递性。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心理实验法主要应用范围有:母语与二语习得领域、语言与思维关系、意义理解与提取、语言与时空关系考察、语言相对论检验、隐喻研究等。 心理实验法的具体操作分为两大部分:基础环节和实践环节、前者提供实验的动机和目的,反映实验项目的概念生成过程,目的在于最终形成实验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包括"课题定位" "文献综述""问题形成""假设构建"四个部分;后者是实验操作的具体过程,包括"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结果阐释"三个步骤。 五、脑神经实验法 脑神经实验法处于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最前沿,对推动语言的认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和掌握相关实验技术对于研究者来说显得尤为必要,而关注这些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并将其运用于完善和创新认知语言学理论,将语言理论建立在神经层面的研究发现的基础上,则可能体现了未来认知语言学甚至语言学发展的方向。 脑神经实验法主要通过一些实验设备,观察与某一语言机制相关的脑神经或脑区的活动。目前主要应用于语言神经认知研究的方法有ERP,FMRI,PET,MFC等。这些先进的科技手段已帮助语言学家发现了与语言有关的脑区在语言的认知加工时的一些重要的神经机制,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借助脑神经实验法,语言学家们从以往的仅仅通过内省式的推断,发展到现在能获得实证的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支持。这不但有助于检验一个理论假设是否具有心里实验性,还能检验其是否具有神经实在性。 以上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几种方法。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式进入常规科学发展阶段,研究者们的方法意识也不断加强。从刚开始不自觉的使用、模仿到自觉的反思、鉴别和评价。起先,一些研究者在许多具体语言研究问题中,虽然不自觉的采用了实证研究法,包括语料库法、图像资料法、心理实验法和神经科学实验法,但对于这些方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解释力的强弱等认识尚不清楚。进入21世纪后,认知科学的兴起以及伴随着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的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为语言家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提出了艰巨的挑战。新的技术包括语料库技术、基于图像的多模态研究、心理实验、脑成像技术等都为深入、全面地研究语言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保障和条件。今后的语言学家,不再只是通过内省或统计测量等手段就提出关于语言本质的猜想或假说,更需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才能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