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贷在商业银行盈利项目中非常常见,也备受重视,但也容易给银行带来风险,因而对于信贷,商业银行都非常重视。不过,信贷风险管控不足,不仅导致商业银行竞争力减弱,同时也降低其业绩,对其发展不利。再加上我国的资本市场依然存在缺陷,因此,想要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就要解决信贷风险问题。本文针对商业银行在信贷活动中出现风险的原因进行解析,并提出管控风险的几点措施,以期能更好的提高商业银行对风险的管控,提高其防范效果。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机制 在银行营业风险中,信贷风险是最大也是最强烈的。作为银行核心竞争业务,信贷业务不仅对银行的发展有影响,同时对整个行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管控信贷风险,降低其风险指数,这样才能保证信贷风险不影响银行的发展,才能让银行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为银行发展争取更多的优势。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特点 1、不良率不断上涨 如今,各行各业在投资规模方面都在不断扩大,而商业银行的信贷总额度也是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增加银行信贷风险,也会导致不良信贷余额以及信贷不良率不断上升。到2019年上半年为止,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余额已经超过了2.24万元,而不良信贷率也达到了1.81%,这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不良信贷以及信贷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 2、风险更加集中 信贷风险的高低与国家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关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零售业、制造业、农业产能过剩,导致银行信贷风险提高,这是非常常见,也是必须要解决的。在2018年上半年的时候,这三个领域就成为了国内产能过剩以及不良信贷的风险高发区,这些领域的企业大多因为经营困难,难以维持正常的到期还款率。 3、资产泡沫化增加了风险 我国市场资产泡沫化越来越严重,很多行业都受到了挤压,比如房地产、股市、互联网等,这些领域不仅出现萧条不振的局面,很多都进入寒冬现象,影响所处行业发展不说,也对商业银行信贷收回以及获取收益造成一定的困难。再者,经济处于下行期,国民经济不景气,很多居民、企业收入下降,导致违约率大增,也让银行十分头疼。 4、竞争剧烈,压力倍增 市场融资渠道的多样化给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带来很大的压力。部分金融信贷分流了商业银行的来源,导致资金结构错误,同时也分散了优良客户,降低了银行贷款的客户数量,使其信贷风险危机更加严重。 二、商业银行中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 1、信息不确定性 当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时,银行就可能产生信贷风险。虽然银行对贷款申请人的审核非常严格,周期也比较长,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能对每一个人都做到面面俱到的审核。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部分贷款人信息不准确也是时有发生的。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产生信贷风险,给银行带来损失。 2、借贷者动机不纯 这种情况也非常常见,部分借贷人本身的动机就不纯,因而在借贷审核过程中,会想尽一切办法阻碍银行调查人员的调查工作,这样一来,自然就会导致银行在信贷方面参考依据不充分,产生信贷风险。另外,部分借贷者为了提升在银行的借贷额度,会向银行隐瞒自己的收入或者是实际信用能力,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银行无法收回贷款,造成自身经济利益损失。 3、银行操作失误导致风险 部分商业银行在借贷时,因为管理层迫切想要获取回报或者是内部工作人员工作疏忽等情况,在融资活动前,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银行在判断借贷人安全性高低上出现偏差,继而出现不理智的借贷行為,为日后的追款埋下隐患。由于借贷人不具有还款能力,最终造成银行在收款时无法完成,不能获得相应的收益回报,甚至本金也村子追回风险。 4、经济发展对银行信贷风险产生影响 经济发展周期在银行借贷中也是一个必须要重视的因素,一般来说,上升期的信贷风险都很小,也容易收回利息和本钱,而经济下行期,银行的信贷风险会加大很多。一方面,这个时期的借贷方还款能力受到影响,收入也不如之前,另一方面,经济震荡,银行对信贷风险把控也更难一些。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商业银行一般会把信贷活动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就是慎重信贷;第二种是风险信贷,第三种是巨额信贷。银行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对其进行选择。一般在经济处于发展阶段时或者是社会经济正在慢慢恢复时,银行会着重考虑信贷的安全性,所以,在选择信贷项目的时候,更偏重于谨慎信贷。在经济发展比较繁荣且投资方向有很好的回报时,银行也会考虑以巨额信贷为主。因为此时的企业投资者发展都很快,对信贷的需求量大,还款能力也很高,因此,银行可以通过巨额信贷还款的方式获得利益回报。当银行利率与资产值大幅度下滑并失去平衡的时候,银行就会考虑风险信贷,避免因为其他信贷方式造成负资产。 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机制 1、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避免信贷风险 在信贷风险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业务员为了增加业务、提升业绩而一手操办的,这种全程一人跟踪调查的方式,虽然简化了信贷流程,但也埋下了安全隐患。尤其是部分业务员突破自己的道德底线,不守银行规则,最终给银行带来风险和麻烦。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商业银行最好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比如审贷分离。这种方式能有效制约银行工作人员的行为,尤其是信贷经营部门负责贷款前的相关工作,审批部门负责审批,风险部门负责风险管理,各司其职,又相互制约,这样对防止信待人员操作失误等有很大的效果。 2、强化贷款过程中的三查工作 2.1贷前调查不能少 银行想要降低信贷风险就一定要重视贷前调查。调查人员要全面了解借贷方的情况,包括其经营情况、产品发展情况、品牌以及还款能力等,尤其是关于客户的产品市场供应链、成本、利润空间等,都要了解清楚,这样才能更好的评估一个企业的实力,降低信贷风险。 2.2贷中审查不能马虎 在防范商业银行出现信贷风险中,贷中审查的作用非常大,因此,审批人员一定要积极查找风险点,高度关注并经常了解,这样即使遇到问题,也能及时止损,降低银行的风险。 2.3贷后审查不能忘 在借贷手续批下去之后,银行工作人员也不能懈怠,还要定期检查了解借贷方的经营情况,包括其贷款之后生产经营变化等,如果发现有不对头或者是出现风险隐患的地方,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防范,避免更多的损失。 3、强化银行贷款中的"三性"原则 在商业银行贷款中,有三大贷款原则,分别是安全性、流动性以及效益性。其中效益性就是指银行经营的最终目标,在银行业务发展中占據核心位置,也是银行在所有活动中要争取获得最大利润空间的原因所在。效益性讲究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经营回报,是银行非常重视的一个原则。流动性指的是银行的借贷能力,即银行在应对客户提取款项时,必须要提供足够的需求支持,确保客户能够得到满意的支持和帮助。这对银行也是一种考验,毕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是很难支持客户提存的,尤其是在客户大量提取现金的情况下,银行要提前做好准备,以免影响其他业务的开展。安全性则是指商业银行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风险管理,即要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资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对银行本身的资产发展、负债、利润以及信誉等,这些都是银行必须要格外注意的因素,也是保证银行稳健发展、提高竞争优势的基础。 4、建立风险识别系统 现在国内很多银行对风险识别已经有了经验和进展,他们通过各种计算工具,建立风险识别模型,并通过这个模型的运行来判断借款人带来的风险高低等。这种风险识别系统已经在全国实行,虽然力度并未达到理想状态,但也确实给商业银行带来不小的帮助。不仅如此,想要实现对信贷风险的有效把控,还要建立完善的资信评估体系,通过对借贷方的资信状况进行全方位了解对方的还款能力,从而降低信贷风险损失。实际上,目前国内的信贷资信评估主要靠专家分析法。这种方法能从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但因为专家分析的依据是企业的财务报表,很多企业财务报表又存在虚假的情况,因此也会导致资信分析不准确,继而导致分析失败,为银行信贷埋下安全隐患。所以,银行在建立风险识别系统之时,一定要确定信息的准确性,利用信息技术,全面评估,并以此为参考依据,但不作为唯一参考标准,这样才能保证不出问题。 5、杜绝政府干预 政府干预会导致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过分依赖政府,所以,银行在借贷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有政府的干预。对于与政府联系密切的企业,也要注意其在借贷过程中会不会受到政府的庇护,杜绝政府干预信贷行为才能确保企业信贷安全,降低风险。 6、建立完善法律体制 商业银行出现的信贷风险大多是因为借贷方缺乏诚信导致信贷风险出现,对此,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以此为主导。虽然现在国内已经有了一套法律体系,但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漏洞和缺陷,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这样才能真正保证银行信贷风险降低到最低点。 四、结语 商业银行想要长远且状态良好的发展下去,就要解决信贷风险问题。这个问题是困扰银行发展,阻碍银行进步的重要存在,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将银行信贷风险降低到最低点。不过,信贷风险管理和防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银行和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完善的风控机制,才能将信贷风险危机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都夏.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及防范机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1):122-123. [2]朱世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分析[J].时代金融,2016(08):104+109. [3]阿荣.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原因分析及防范建议[J].吉林金融研究,2014(06):44-46. [4]王惠芳.关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策略分析[J].现代商业,2013(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