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揭秘乾隆皇帝为什么要在颐和园中建造石船


  颐和园地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清漪园历时15年竣工,是清代北京着名的"三山五园"即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在火烧圆明园的同时也将清漪园付之一炬。佛香阁、排云殿等建筑均遭到严重破坏,长廊被烧得只剩11间半,石舫舱楼也被全部焚毁。
  舫是中国传统园林中最独特的一种水上建筑,它的建筑外形和内部结构都与舟船极为相似,故称之为"舫"。这种舫式建筑不仅可以丰富园林中的景致,还可以供人们在舫内游玩宴饮,观赏周围的湖光山色。舫的下部船体通常以石头筑砌,上部船体为木制结构,整座舫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头舱约占舫长的二分之一,歇山顶,给人以气势非凡之感。
  中舱内往往有一堂隔,以分作内外两舱。尾舱两层,登楼可极目远眺;船头一侧通常置石条仿跳板,以供人们借此从池岸登船。颐和园"石舫"堪称中国园林建筑中的"舫之珍品",船体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船上二层白色木结构楼房,都用油漆装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镌刻有砖雕装饰,整座石舫既精巧华丽,又不失典雅恢宏的气势。
  不过,乾隆皇帝在昆明湖畔建一艘大"石船"并不单单是因为对"舫"情有独钟,而是还别有一番用意,这在他的《御制石舫记》中即可以看出:"若夫凛载舟之戒,奠磐石之安,虚明洞达,职思其居。"为建石舫,他还专门写了一首诗:"雪棹烟蓬何碍冻?春风秋月不惊澜,载舟昔喻存深慎,盘石因思奠永安。"
  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建"舫"之初衷,其实是想借用古训中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来告诫后人"水不能覆",并喻示清王朝坚如磐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古训典出《荀子·哀公》篇,是荀子讲述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
  鲁哀公问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孔子曰:"君之所问,圣君之问也,丘、小人也,何足以知之?"曰:"非吾子无所闻之也。"孔子曰:"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仰视榱栋,俯见几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思哀,则哀将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一物不应,乱之端也,君以此思忧,则忧将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听朝,日昃而退,诸侯之子孙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思劳,则劳将焉而不至矣?君出鲁之四门,以望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君以此思惧,则惧将焉而不至矣?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在《荀子·王制篇》中也有这么一段话:"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说,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颠覆于水中。唐代政治家魏徵在贞观初年,曾多次劝唐太宗李世民要以隋亡为鉴,并引《荀子》语,谓君似舟民似水。见《贞观政要·论政体》:"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徵更进一步强调:"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乾隆皇帝在颐和园的昆明湖畔建一艘大"石船",可谓寓意之深。
  遗憾的是,这艘大"石船"建成不到百年,就被千里迢迢乘着坚船带着利炮而来的英法侵略者所焚毁。光绪十九年(1893年)石舫重建时,按慈禧意图,原为古建筑形式的舫上舱楼改建成了西式舱楼,取名清晏舫,取海清河晏、江山太平之意,石舫成了慈禧太后赏览风景和饮宴的地方。
  颐和园的这艘大石船不仅见证了清王朝的覆灭和历史的沧桑巨变,更证明了只有政治清明、吏治廉洁、百姓拥护才是国家百世不移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兴旺的不朽基石。
网站目录投稿:涵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