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郜永华人生无常你只是放错了位置抖音


  抖音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表明观点或态度,但如果你想要把这事说明白解释清楚,一段小视频是完全解决不了,除非要分很多段。
  有些同学在看过那段视频之后也跟我在微信上进行了交流,感觉不过瘾,好像没说完,那就继续录短视频,或者在适当的时机考虑直播,直播也是展开话题的有效方式,目前看来。
  一、为什么你的企业已经老了?
  我说企业你的企业老了,有三个方向你可以去参考:
  第一,顾客老了,目前在流行什么?目前流行的购物方式,已经逐步在向视频直播端口走,但如果你的顾客还是通过搜索,那说明,你的顾客不够年轻。毕竟他是采用老套的购物方式去下单的;
  2019年,我在我的新书籍《运营元素》中有提到过,抓住未来就是抓住年轻人。这是消费者的年轻化,产品的年轻化以及运营管理方式上的年轻化;
  第二,运营或运营方式上老了。常规电商的操作方式,让你的生意还不错,但不代表你的运营就没有问题,还是风口的问题,如果有一天,所有的顾客都去直播卖货,你的顾客是不是也在被蚕食,生意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好了。所以,总体来看,尽管你当前生意还可以,但有一点,请你务必注意,你的运营模式上操作思路上是不是也要跟随趋势,趋势这东西,你做不到创造流行,但你必须跟随流行;
  第三,介于顾客和运营方式所致,很多时候,你的产品研发就是在闭门造车,虽则你会有很多方式去获取客户的消费需求,但这来的还不够直接。
  此三条各位可以参考,对照,思索。
  二、微商——三四线的宝妈生意
  微商这门生意我之前就在公号上发过我的看法,其实它就是三四线的闲人生意,第一是闲,第二是还有点上进心,为家庭也好为自己也罢,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价值,所有的价值都是靠价格来提现的,而微商的价值,就是要证明自己赚了多少钱。
  为什么它是三四线生意而不是一二线,说实话,在一二线,职业女性相对较多,他们经济相对独立,环境造就了必须努力赚钱,必须成为职业女性。而三四线,限于环境,尤其是就业需求,这就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微商这个群体。
  微商本身也不是什么坏事情,相反是件好事情,最讨人嫌的无非就是炫耀炫的有点过分了,提个高铁,提架飞机那都不在话下,这就成了笑话。
  正如我说过,微商不丢人,但骗自己就是丢人。对那些切切实实提供好产品的社交电商,我还是很看好也从内心里佩服的。
  有做微商的同学问我,疫情过后,微商怎么样?我想说,只要正经做生意的,都不会太差。这次疫情大家看得也很清楚,人都被关在家里,也不能出门,但快递包裹是可以收的,一方面是传统的电商购物,另一方面就是微商,以及现在大火的直播,直播的娱乐性表演性正在增强。而微商,一开始是门熟人生意,但从生意的成交情况来看,熟人生意在很大程度上,还不如陌生人成交来得快。但总归,熟人是种子用户,这需要看清楚也需要明白。
  微商说简单就是分享经济模式,只是后来很多人把微商弄乱了,比如代理交钱,再比如交钱囤货,坑了一大批人。生而为人,我们必须清楚,别坑人,善良是做人的底线和良心。
  如果遵循正常的生意逻辑,不骗人不坑人,那么这门生意绝对是门好生意,毕竟没什么压力,就转发分享,点评自己的使用感受,把好东西分享给更多人,怎么就错了呢?不会!
  很多微商大咖说,所有的生意都是模式之战,没错,我认可这句话,但我想这句话一定要加个注释,这个注释就是:所有的模式一定是共赢的模式,抛却共赢谈模式,都是在耍流氓。
  三、职场上欢迎"天才"吗?
  "有才华的人走到哪里都受欢迎",这是人们通常的看法,也喜闻乐见。
  但事实上,在规矩林立的职场上,天才未必都能活的很好。天才是什么?天才是有才华的人,而有才华的人往往是有个性的,这种个性可以让他活的更好也可以活的更糟糕。天才在很多时候,是说智商而不是情商,而且在很多时候,天才往往都智商够了,情商有点欠缺。所以,天才也未必都受欢迎。
  那么职场欢迎怎样的人?从总体而言,职场喜欢的是那种听话照做的人。可以没想法,可以不是天才,但上面说什么就是什么,从来不去质疑,干就完了的人,这是职场上最喜欢的人。你可以说这种职场很悲哀,但这是大多数人的职场现状。
  四、社群电商用户拉沉的3个考察方向
  无论什么样的互联网项目,乃至就是我们的线下实体销售,都会遵循用户管理的基本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拉新、拉沉和拉活。
  最近一直在思考社群电商或者说社交电商APP的运营。对拉沉有简单的认知,拉新和拉活介于各家定位不同,所使用的方式也不同就不做分享,但在拉沉上是有3大共同点的:
  第一,用户量增加;
  第二,分享量增加;
  第三,用户有购买。
  只要这3个数据是正向数据,那么从用户拉沉的角度来看,运营就算是成功的。
  五、产品设计:细节见功力,每一次细节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在电商之中,很多运营人经常会在首页下功夫,把重心放置在首页上。甚至就是在一些做社交APP的电商公司,也都是在首页上下功夫。首要重要吗?重要,但详情页相比首页才是更应该重视。
  社交APP交互设计,一方面要在详情页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要在消息推送上下功夫。详情页以及消息推送上下功夫,其实就是在不断的刺激和暗示用户,我们希望用户做的事情,当然,这个刺激和暗示同时也是与用户的利益相捆绑的,只有不断加深这次暗示与刺激,把你想做的和用户想做的结合起来,变人工驱动为规则驱动,运营做起来就不累了。
  所谓运营,就是把你想做的,你想让用户做的,与用户的利益绑起来,通过交互设计不断的去刺激和暗示消费者,他们这样做对自己是有利的,很有可能会有长效利益,那么就会在这种设计暗示之下,去做你想让他们做的。
  暗示在执行层面也分两种,一种是强暗示,一种为弱暗示。强暗示就是那种特急的那种。
  举个例子,拼多多在交互的时候,总是不断推送谁谁谁刚刚拼单了,谁谁谁拼团成功。难道用户不知道吗?说实话,消费者本人知道了,但其它用户不知道,这就需要全网告知和推送,你得帮那些在观望的人下决心,你得告诉他们,别看了,看得差不多了,就去拼单吧!
  抄袭从来不难,难就难在被抄袭对象的背后的产品设计逻辑。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反对很多没头脑的互联网负责人一股脑儿的去照抄照搬很多貌似成功者的原因所在。
  六、我为什么很少在演讲现场去讲成功案例或公司
  偶尔的时候,有幸受邀去一些场合分享我的互联网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总有人很有兴致的说,郜总,能否分享你的一些成功经验给我们听听,我通常的答复的是:No.
  原因在于在,无论是项目还是人生也罢,别人嘴里津津乐道的故事往往都是亲历者所经历的一场场事故。事故发生在别人身上叫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成了故事。任何人都不例外,你也别听有些人所说的励志,你不知道在发生的那一瞬间,那一刻他的所有手足无措和狼狈。所以,别听人家怎么成功的,你得多听人家怎么失败的,我们要借鉴成功的经验,但对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更应该汲取和重视。
  七、做零售,很重要的一点是匹配度
  做零售,很重要的一点是匹配度。创业者的理想要跟自身的能力、经验、资源进行匹配,明确自己能够做好的范围。在特定范围,做好比做大更重要。对待价值,不要认为做大才是有价值。其实做好才有价值,我能力小或者现在能力不够,哪怕开一家店,我把服务和品质做好,也是非常成功的,成功不要以大小评论,而是以顾客对你的口碑来衡量。
  八、优秀的企业都是产品说话的
  任何一家优秀的企业通常来讲都是产品说话的,无论是电商还是传统实体企业。
  品质好不好?是否适合市场?受消费者欢迎?是否做到质优价廉这都是产品的逻辑,也是支撑企业飞速发展的基石,如果一定要说营销为王,说实话,那也只是昙花一现,营销本身就是为好产品锦上添花的。
  消费者不是傻子,他们总有一天会看透你的产品本质,如果尝试了更好的产品,他会毫不犹豫的抛弃你!做企业,产品永远是基础。好产品+好营销,是完美结合。
  九、中国企业寿命短的原因?
  中国企业寿命之所以短,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内外各种人为因素,更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并不是产品见长,就是在产品方面做得太弱,就像我们前几年一直在提的工匠精神,说实话,还真是缺乏工匠精神。
  有些企业基础是蛮好的,产业也成熟,配套也成熟,就是在做事的时候,不用心,就更不要说走心。与普通的企业相比,就是稍微用点心,也能比那些小企业活的滋润,所谓起点不一样,但长效竞争的结果是,起点未必决定了重点,尤其是在商业竞争中。因为小企业弱小,它就要更用心,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与大企业平起平坐。
  十、伤害来自于对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伤害来自于对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你都没见过比你更好的,你自然会想当然的以为自己就是优秀的。当你见过更多的优秀,你就能明白,其实你离优秀的距离还有很远。
  成长的途径有两个:上课和上当,不上课就上当!认知的途径也有两个:教育和教训,不被教育就被教训。
  单纯的学习能实战吗?不能,不要以为你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学习了诸多理论,带着学不如带着干,只有在干的过程中学习,有名师指路,学习力才能更快一些。
  尊重是什么?尊重是别人认可你所做的事情,是一种内心里"被需要感"的满足,由此而来的"存在感",展开来看,存在感就是当人有事的时候,总是能想到你,想到在你这里应该有办法,能得以解决。
  运营无定势到底是在讲,只要目标清晰战略清晰,实际运营中的战术和打法都可以随时改变,只要是围绕战略目标的都尝试。没有谁一定是对的,这里面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是否有能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
  十一、保健产品的研发逻辑是什么?
  保健产品的研发逻辑和产品线条遵循3大关键词:一排、二补后均衡的逻辑。"排"就是先让消费者先得把体内的杂质排出来;排完之后就是补,毕竟体虚了;最后要养成的习惯就是均衡,所谓均衡在产品上的具体体现就是代餐产品的出现。
  保健产品研发,一定是注重"功能性要强",同时要让使用者在使用时方便,体验感要强。
  请务必注意,你所遵循的产品研发逻辑之后的产品规划和产品线,都是为自己的运营服务的。
  十二、人生无常,你只是放错了位置
  人生无常,你不是不值钱,也不是没能力,你只是放错了位置。稻草跟稻草堆在一起就是普通的燃料,稻草用来系白菜就能卖出白菜价,系粉干就能卖出粉干价。同样一瓶水放在街头小店就是日常价,放在高档酒店就能贵一倍,都是这个道理。
  人,有时候总会失望,可是失望之后又能如何,我们不还得往前走,就像你开车上高速,你越开越害怕,但你总不能停下来或者逆行回去吧。失望完,还得硬着头皮往前走,给自己找个好机会。
  十三、有多少企业还深陷在"先入为主"中?
  先入为主的误区就在于,你会想当然的以为天生就该如此,从而进行产品研发,看似专业,结果研发了一堆很Low的产品,一来卖不上量,二来卖不上价。这是大部分农业企业的最大毛病。
  最近我就跟一家上市农企在接触,我发现他们的误区就是以卖农产品就是卖产品,从来没有想过,农产品其实也是可以改变产品的表现形态的。你不要以为自己就是是卖铁皮石斛的,对,铁皮石斛肯定没错,但铁皮石斛的表现形态不仅是茶叶、花和石斛粉这些东西啊,你还可以是药片一样的保健品,还可以是经过深加工后的薯片之类啊(当然我这里只是举例,具体作为研发者要考虑),还可以是年轻人喜欢的口香糖一样的产品,总之,作为一家有高度和远见的企业,千万别跟大多数企业一样,在初级农产品的市场上死磕,你就是死磕成了行业第一,又能如何?
  十四、为什么说淘宝们还没年轻就老了?
  互联网出生在中国不到30年,电商诞生在中国则要更晚一些,严格来讲是22年,真正被用户接受要从20003年说起,那会阿里巴巴在广东的高炮广告词是"要出口,上阿里巴巴"。此后,江湖浮沉,血雨腥风,京东,百度,腾讯,联想,还有许多不知名公司。总之,在中国稍有点名气的传统的互联网的公司都想搭上这趟列车。但剩下的就是我们后来经常嘴巴里提到的,淘宝和京东,以及现在当红的拼多多。
  淘宝和京东在现时被人们称呼为传统电商,而拼多多则以新电商自居,此外,还有没被纳入计算的微商以及社交电商。总之,电商在中国,已深入到生活的骨髓,你要没见过,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讲,你是个纯正的中国人,换句话说,朋友圈卖货的微商总见过吧!
  虽然电商在中国这么火热,但这次疫情还是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果解决不了信息近距离的曝光和展现以及方便快捷的配送,你做的依然只是普通的电商。与实体的商超无异,甚至还不如开在小区门口的便利店。
  2017年,我为上海的某公司做过一个物业电商或者说小区电商的策划案,就是变物业公司为服务公司,将线上与线下打通,既服务了业主还能创造利润增长点(当时是这么策划的,但最终是否去执行,实现,我就不知道了,也没关注过,现在看来,当时的策划案要是执行了,在本次的疫情期间,物业的成就感和业主的自豪感,应该都是成绩满满)。
  这次疫情大家都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你在线上购买了,也未必能发货。但人们宅在家里给国家做贡献,要吃要喝,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所需之外,还想吃得更好,菜市场不敢去也不能去,怎么办?那就只能是小区里的物业群。
  我发现在疫情期间,小区物业群里的生意依旧没有停止。我们那个小区里面,不是做生意就是开公司,卖什么的都有,需求量和发布量最大的有三大类:卖口罩的(本来公司就在生产口罩)、卖蔬菜的卖鸡鸭鱼肉的(老家就在附近,家里有自己种的蔬菜,还有搞养殖的)、最后一个就是各种招聘的,公司缺人了,某个技术难题需要解决了,工资说的一清二楚。都会在小区的物业群里发出来,大家看到这个信息,有自用的也有帮介绍的。总之,小区的物业群就像一个广告墙,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大家,比如说买菜买肉,只要有业主发出来,马上就有人私聊要了,口罩也是,自用的,直接在小区里面交易和拿货,很是方便。
  如果我们将业主群里的信息理解成为电商的话,你就会发现,业主们也是有消费需求和销货需求的,渠道是畅通的,交货也是方便的,产品也是质优价廉的,这就无形中提升了效率,为大家都做了好事。
  所以,无论是传统电商,还是新电商,乃至社交电商和微商等,如果你解决不了近距离信息的推送与快捷的配送,在未来的竞争中就一定会吃亏,这是个现象,大家可以去思考。
  十五、在保健品消费上,为什么是中老年青睐,而年轻人却不感冒?
  在保健品市场的销售场景里,有个明显的感觉是,中老年比较青睐,而年轻人却不怎么感冒。
  保健品如果用个比喻来讲,其与"保险无异"。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到了一定的年纪身体就各个功能都会有所退化,这就需要保健品来进行调理,保健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药理论的一个变种,以前喝中药,现在流行嚼着吃泡着吃,而且免去了中药熬制的繁琐。
  从经济能力上来看,能消费保健品的有两个明显的群体:要么送礼,要么非富即贵,如果说还有其它的,我想应该是那种,有一定的认知,但限于经济能力,却想保健的人群。总之,中老年比较多,甚少有年轻人。
  而年轻人的认知中,保健品暂时还用不到,他们更喜欢那种带来直接效果的产品,比如面膜中的美白,减肥产品,祛痘产品,就是说功能性特点要非常明显。
  这些年,保健品在宣传上,往往夸张到包治百病,这让年轻人就更不感冒了,甚至就是有些稍有理性的中老年在消费的时候,都会望而却步。你都包治百病了,那说明啥也治不了啊。对年轻人来讲,大家都这么忙,也没时间去弄什么调理,你就告诉我,这产品有什么功能,即便有功能,你不能让我等个几个月才有疗效,我要的是立刻马上,但保健品完全做不到,所以,只能被年轻人唾弃。
  当然了,国内大部分的保健品研发对象也不是年轻人,因为他们太清楚了,想把年轻人口袋里的钱掏出来,没有点直接功能和几把刷子,年轻人就不买账。反倒是中老年,有钱有闲还担心身体这里那里的,然后把"保健"这个词靠前,做挡箭牌(其实保健品这个东西,对大部分的年轻人来说,真没什么用,就是送给人家,人家也未必去用),老年人也不太懂,那就可以继续在市场行走。
网站目录投稿:若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