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主要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泄出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症状。其主要由于感受外邪、饮食内伤、情志不调、素体虚弱等导致脾虚湿盛,脾胃运化功能障碍以致泄泻。其证型可分为寒湿困脾,湿热中阻,食滞肠胃,肝气乘脾,脾胃虚弱,肾阳不足。小编整理治疗各型泄泻的中成药供大家参考。 1.寒湿困脾: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 藿香正气胶囊 组成:广藿香、紫苏叶、白芷、白术(炒) 、陈皮、法半夏、厚朴(姜制)、茯苓、桔梗、甘草、大腹皮、大枣、生姜,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藿香正气片 组成:白芷、苍术、陈皮、大腹皮、茯苓、甘草浸膏、广藿香油、厚朴、生半夏、紫苏叶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或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2.湿热中阻:泄泻腹痛,泻下急迫,粪便酸臭,肝门灼热。 葛根芩连片 组成:甘草、葛根、黄连、黄芩 功效:解肌,清热,止泻 主治:本品用于泄泻腹痛,便黄而粘,肛门灼热。 香连丸 组成:萸黄连、木香 功效:清热燥湿,行气止痛 主治:用于泄泻腹痛,便黄而粘。 加味香连丸 组成:木香、姜黄连、黄芩、黄柏(酒炙)、白芍、当归、姜厚朴、麸炒枳壳、槟榔、醋延胡索、制吴茱萸、炙甘草 功效:清热祛湿,化滞止痛 主治: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脓血、腹痛下坠、 里急后重。 3.食滞肠胃:腹痛肠鸣,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嗳腐吞酸,不思饮食。 保和丸 组成:山楂(焦)、茯苓、半夏(制)、六神曲(炒)、莱菔子(炒)、陈皮、麦芽(炒)、连翘 功效:消食,导滞,和胃 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4.肝气乘脾:腹痛肠鸣泄泻,随情志不畅而发生,泻后痛减。 痛泻宁颗粒 组成:白芍、青皮、薤白、白术 功效:柔肝缓急、疏肝行气、理脾运湿 主治:用于肝气犯脾所致的腹痛、腹泻、腹胀、腹部不适等症,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等见上述证候者。 5.脾胃虚弱:大便时溏时泻,完谷不化,稍进食油腻,则大便次数增多。 参苓白术丸 组成:人参、茯苓、麸炒白术、山药、炒白扁豆、莲子、麸炒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 功效:健脾、益气 主治: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附子理中丸 组成:白术、党参、附子、干姜、甘草 功效:温中健脾 主治: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人参健脾丸 组成:人参、白术(麸炒)、茯苓、山药、陈皮、木香、砂仁、炙黄芪、当归、酸枣仁(炒)、远志(制) 功效:健脾益气,和胃止泻 主治: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 6.肾阳不足(五更泻):泄泻多在黎明发生,腹痛时作,肠鸣即泻。 四神丸 组成:肉豆蔻(煨)、补骨脂(盐炒)、五味子(醋制)、吴茱萸(制)、大枣(去核) 功效:温肾散寒,涩肠止泻 主治: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溏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