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家长来说,陪读早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为了让孩子考上好的大学、中学,有的家长在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有的跨学区买房陪读,还有的甚至漂洋过海去陪读。在陪读大军中,除了父母,还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甚至还有请人陪读的。据中国社科院教育研究所的一项统计显示,我国36.8%的家庭存在父母陪读的现象。在城市家庭中,陪读比例远远高于这个数字。从单纯地督促孩子学习到洗衣服、做饭,陪同的内容覆盖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家长陪读不外乎四个理由:一是孩子的自理能力差。孩子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旦离开家庭,生活就不能自理;二是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学习就不自觉,玩手机、玩游戏等,不陪读担心孩子变坏;三是家长跟风。别人陪读,自己不陪读,孩子如果没考上好的学校会抱怨,自己也没脸面。四是学校要求。一些重点中学明确要求家长陪读,像毛坦厂中学就规定"没租到房子的,不给办理入学"。 近年来,陪读风愈刮愈烈,网上关于"家长该不该陪读"的讨论也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对家长陪读并不看好。 首先,陪读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很多陪读家长包揽孩子的一切,连盛饭、洗袜子、挤牙膏这样的小事都代劳,久而久之,孩子容易形成依赖心理、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会严重干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小学生不会穿衣服、中学生不会洗衣服、大学生乃至研究生生活不能自理等,就是例证。 其次,陪读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有媒体报道,家长陪读一年一般需要六七万,花费高的一年达10万元,出国陪读则费用更高。这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大负担。 再者,陪读会给孩子带来精神压力。家长陪读本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让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可陪读也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孩子会认为,家长放弃自己的工作来陪读,如果自己不努力学习,考试考砸了,就对不住家长的付出。这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压力,甚至会促使其走向极端。 另外,陪读对个别孩子或许有用,但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实在没必要。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的一项调查显示,28.6%的受访者认为陪读和好成绩之间没有联系,仅6.5%的受访者认为陪读和好成绩之间有很大联系。 家长陪读不如"培读"。家长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中的伙伴。家长应把主要精力花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上,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决断能力、自信心、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心上,而不应该包办孩子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