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全球重大凶案第二季经典影评有感


  《全球重大凶案 第二季》是一部由悬疑 / 惊悚 / 纪录片 / 犯罪执导,美国主演的一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全球重大凶案 第二季》精选点评:
  ●看得好心寒啊啊啊啊啊!
  ●不喜欢第二季倒叙的方式,一开始就知道凶手了,就变成无聊的纪录片了。
  ●澳洲集体杀熟人案(天天喊着杀基佬和恋童癖结果杀了好几个弱智还有无辜的人)、被les前任套路的us公路妓女女杀手、俄罗斯公园杀人爱好者差点就填满了国际象棋棋盘(还好他不是喜欢跳棋)、比利时恋童癖杀人及社会丑闻阴谋论、英国勒毙妓女爱好者靠痕检物证定罪、日本富二代连环强奸魔分尸英国酒吧妹以及政治压力和法庭博弈(讲真没有杀人证据控方律师脑子不行)、纽约妓女连环勒毙凶手曾杀死两名儿童却得到假释bau侧写准确抓住凶手、英国连环基佬杀人分尸恋尸癖orz最后这个真刺激
  ●纪实类犯罪记录
  ●barrels和dennis nilson案真是印象深刻
  ●其他都还好,不过伦敦的碎尸煮尸的以及澳洲的那个以虐杀人为乐的桶装尸有点过于反人类看得我都不好了。比利时的案子只想说,何止是比利时,这世界上哪里不是强权者的世界呢?
  ●这里的杀人魔纯粹就是觉得兴趣是杀人,德州桶尸案,看得我毛骨悚然,还有就是那个俄罗斯人杀了61人…觉得在中国活着还很安全,要是案件细节更详细我就觉得更刺激啦~
  ●比利时杀童案 桶尸案 还有伦敦杀人魔 都印象深刻
  ●第一季和第二季好多重复
  ●刷三观以及科学拯救人类!
  《全球重大凶案 第二季》影评(一):短评写不下?
  比利时那集最后一句话印象很深刻。"Previously I said I want to know the truth.Now I say I want to get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e truth.Because we are not allowed to know the truth." 还有真的很想看英国恋尸癖的罪犯的精神分析……
  《全球重大凶案 第二季》影评(二):记录一下,全球重大凶案第2季。
  世界上有太多的变态 很多凶手都有一个可怕的童年。
  1.杀人女魔头 女生是女同性恋,会在车上顺路搭车,会说自己是妓女,如果做了的男生会被杀掉非常恨男人。 被母亲和有恋童癖的父亲遗弃。由祖父母养大。祖父会打他。八九岁开始做性交易。 2.棋盘连续杀人案 俄国,杀人凶手皮楚斯金 自己说自己杀了61个人,花了14年。 1992年杀了自己同班同学 为自己做的事自豪 3.日本英籍女子分尸案。 英国女子在酒吧做女招待 杀人凶手会记录自己邂逅女生的事情 下药,强暴了8个人 4.比利时杀童魔 凶手说两个孩子在地下室, 两个下药活埋 两个人饿死了。 凶手小时候自己被出卖肉体给老男人。到时候就做小偷小奸。 骗被绑的孩子,强暴做条件 把孩子卖给机构有高管 5.英国勒绞杀手 杀了贩卖毒品的和妓女,扔到水中和树林
  发现了三个尸体上有同一个人的DNA。
  杀人凶手有不美好的童年。8岁的时候母亲离开了,没有成功的事业,离了两次婚。 6.澳洲桶尸案
  杀妻子,朋友 ,邻居,放进桶中
  6个桶里面放了8个尸体。
  先杀了一个20 几岁的人
  杀人凶手詹姆斯弗勒沙克斯整个童年都遭到性侵,加害人是同父异母的哥哥崔伊和邻居佛瑞培恩。当他14岁时,约翰邦汀开始跟他母亲伊丽莎白发生关系。
  邦汀记录很多恋童癖和同性恋的家庭住址和名单。小时候被强暴过。
  杀了吸毒的朋友。
  崔伊在詹姆斯幼年时不断强暴他
  吃人肉 7.无法阻止的累犯。
  美国,杀妓女,没有性侵
  凶手之前杀了一个小孩,性侵过一个小女孩
  《全球重大凶案 第二季》影评(三):为什么杀人?
  一直以来我都对侦探悬疑题材很感兴趣,喜欢解谜过程中抽丝剥茧的推理与豁然开朗的快感。但过去看的只是电视剧或电影,是虚构的故事,而看了这部纪录片,看了真实的事件,比虚构故事更加恐怖、更加绝望的震撼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案件梳理
  纪录片中涉及的案件,或是杀人数量之多,或是手法之残酷,或是动机令人费解,无不令人震惊。受害者多是妓女、同性恋、幼童,是社会边缘人群或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死无人问津,他们的失踪也不会引起波澜,而正是他们的边缘化成为凶手行凶的良机。
  如果我们的社会不再那样冷漠,如果人与人之间多些联系、关心,如果有更健全的制度来保护这些弱势群体,那或许凶手就不能这么猖狂,就不会有那么多惨案发生,也不会有那么多家庭破碎并饱受折磨。虽然科技水平的限制也是这些连续案件的一部分原因,但社会的文明进步也很重要。
  最不能理解的还是动机。有的犯人来自罪恶的家庭,或是拥有不堪的童年,他们扭曲的内心造就了他们对生命的轻蔑,对人性的丧失。他们甚至以杀人为慰藉,面对警察的追捕也不惊慌,坦然认罪,最终也不流露任何悔意,因为他们的价值观里从未将夺人性命视为错处。多么可怕,真是人性泯灭到极致!
  但也有的犯人来自普通的家庭,拥有平凡的人生经历,看不出有什么创伤或后遗症导致他们犯罪。可他们就湮没在人潮中,扮演着普通角色,表面甚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背后却隐藏着一颗黑暗的心。我以为这样的人最危险,你无法辨清他的真面目,你也无法得知他杀人的缘由。杀人已经是费解的了,有什么仇恨一定要用性命和自己的人生来偿还?没有目的的杀人更费解。
  或许人之初,性本恶。没有经过家庭温暖的抚育和良好的教化,才造成了这些平凡的面孔对爱与生命的陌生,最终在某个未知的时刻暴露恶的本性,酿成悲剧。
  《全球重大凶案 第二季》影评(四):他英俊聪敏,他才华横溢,他杀了所有人...
  绞杀、性侵、分尸、囚禁、折磨、杀戮......
  每当看到这样的字眼,你会想到什么?
  骇人听闻的凶杀案?
  冷血无情的杀人狂?
  不管怎样,这些字眼背后一定有恶性事件发生。
  倘若只是一起普通的凶杀案,你多少会有点麻木,多少会有点事不关己的不在意。
  那凶手若是连环作案呢?
  他冷血无情,他暴力凶残,他喜欢反复折磨甚至吃掉受害人。
  你不知道他是谁,你也不知道下一个被盯上的是不是你?
  极端的暴力总是能带来极端的刺激,所以很多人喜欢连环杀手的故事——
  开膛手杰克,雨夜屠夫,黑寡妇......
  他们作案时神秘的仪式感充满致命的吸引力,一个连环杀手养活无数剧作家不是句玩笑话,很多小说、影视剧都会以连环杀手为原型,而他们真实做过的事,剧作家们可能写都不敢写!
  不信?
  等你看了《全球重大凶案》系列纪录片,你会过来问豆子借小被子的。
  豆子肝完整个系列后深刻懂得"连环杀手从来不独居,他一定就住在你隔壁"这句话的分量。
  共有两季,评分都不错。
  收录了震惊全球的连环杀手案件,以犯罪发展过程做主轴,通过查案人员口述,将他们极其凶残的杀人手法公诸于世,同时穿插进大量对连环杀手心理的相关分析,这一点在第二季尤为明显。
  风格沉稳、画风冷峻,观众以旁观者的视角进入,踩着紧凑的叙事节奏对案件真相剥丝抽茧,直到看见恶的机理。
  没有太多血腥的场面给予视觉冲击,简单的述说就能让人骨寒毛竖。
  胆小者慎入!会做噩梦!
  豆子亲测(笑不出来.jpg
  ---取你鲜血,愈我童年---
  说起"连环杀手",大多数人都还是停留在"他们残忍,他们可怕,他们该死"的情绪化认知上。
  追究到恶意的源头,是什么造成了这些连环杀手呢?
  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其实都有创伤性的教养经历,在身体上,心理上甚至是性方面可能遭受过虐待或侵害。
  杀人女魔头——
  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发生一起震惊全国的"公路妓女谋杀案",这一次妓女不再是受害者,而是连环女杀手!
  妓女艾琳·沃诺斯在公路上曾用色诱、搭便车等方式接近目标,然后射杀他们,6人死于她枪下,其中还包括一名警察。
  在她看来,扣动扳机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案件的取证审理时间长达十年,从抓捕到定罪,她始终觉得自己无罪。
  她不抗辩,她承认杀人,她可以不必处决,但她自愿被处死,她享受操控自己死亡的感觉。
  听起来,她完全是邪恶本身。
  了解过她的童年,你会明白她为什么会变得邪恶。
  她出生在小镇,被母亲和有恋童癖的父亲遗弃,由祖父母养大,祖父却常常毒打她,还被祖父的朋友强暴,八九岁的时候就做起了性交易。
  她的童年支离破碎,离家出走后,自然就做起了妓女。
  在一次性服务中,变态的嫖客对她施暴,这让从小就遭受暴力虐待的艾琳彻底奔溃,开枪打死了嫖客并抢走了他的钱包和汽车,自此走上抢劫杀人的不归路。
  比利时杀童魔——
  1995年开始,杀童魔马克就伙同妻子和基友把落单的少女们从上学路上掳走,带回家关在地下室里,短短一年间陆续有6名女孩消失,下落不明且生死未卜。
  等警方锁定他是嫌疑人时已经距离最后一位失踪少女拉提莎消失整整6天了,面对警方询问,马克始终保持缄默。
  他的妻子和同伙倒是很快就坦白承认了曾绑架拉提莎,为了找出拉提莎的下落,警方一遍又一遍的审讯马克,马克的回答让人不寒而栗。
  他说:"你知道吗?我可以给你两个女孩。"
  在马克的引导下,警方发现了藏于房屋下面狭窄肮脏的地牢,在那里面关着拉提莎和消失80天的莎宾,虽然被折磨得精疲力尽,但还活着。
  事实上,马克给的远远不止两个女孩,警方后来在不同的房屋里找到了其他4位失踪女孩的尸体,她们当中有的被下药活埋,有的被活活饿死。
  马克带着伪善的面具一遍遍的侵犯女孩们,给女孩们编造父母抛弃她们的故事,少女们含着泪写下一封封带着忏悔的求救信,始终得不到回应。
  单纯天真的孩子遭受着长期的身心折磨,马克享受着这一切。
  他以伤人为乐,操弄人的心智使他愉悦。
  他极度的自我表现来自于他强势的母亲和充满攻击性的父亲,他从小就习惯小偷小摸,青少年时期甚至为了金钱出卖肉体给老男人。
  可见,儿童并不是马克满足性欲的唯一对象,他更喜欢控制的快感。
  随着幸存者吐露的细节越多,人们开始疑惑为什么马克在如此长的时间跨度里能为所欲为?
  对马克的调查越深,更惊人的事实就被剖开展现在大众面前——
  他自称属于某个恋童癖组织,而这个组织牵扯到众多政客、富商和高官,他们会定期组织"派对"或进行某种交易。
  不断深入调查的8年间,警方对此的说法一直是:
  没有找到任何蛛丝马迹证实该组织存在。
  而另一边却有20名本案相关人士离奇死亡。
  黑暗那么大,里面不仅有敌人还有你所认为的保护者,这才是可怕的地方!
  为了掩盖真相,你都无法想象他们能做出什么事情!
  连环杀手大多都有着动荡又无人关心的童年,幼时的伤害影响着他们一生的选择和判断,他们的灵魂被永远困在了小时候。
  他们曾经被很坏很坏的对待,从未感受过世界对他善,如今要如何去热爱这个世界呢?
  但是,无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都不能放弃向善的选择。
  ---他们没疯,只是坏!---
  连环杀手中的大多数都享受杀戮,从受害者身上获得完全的控制感令他们兴奋不已。
  棋盘连续杀人案——
  很多连环杀手都喜欢制造属于自己的标记,杰克喜欢开膛,屠夫喜欢雨夜。
  亚历山大则喜欢把伏特加酒瓶插入受害人的脑袋里。
  亚历山大是一名俄罗斯裔连环杀手,上至60岁下至9岁,无论男女亲疏,都是他行凶的目标。
  他把初次杀人比喻成初恋的感觉,越亲近的人杀起来越爽。
  每杀一次人他就在棋盘上标注,棋盘很快就被号码占满。
  他自称01年至06年间在莫斯科西南近郊的比茨维斯基公园杀了60人,警方目前只能证实48人在公园被他谋杀。
  01年并不是亚历山大第一次杀人,早在1992年,他就因为同学不与他合作杀人将自己18岁的同班同学勒死并抛尸窗外。
  一开始在公园杀人他习惯将尸体投进下水管道,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人发现他在不间断的杀人。
  不杀人的时候,他幽默风趣,善于交朋友,人们乐意围绕着他,他也很享受获取人们信任之后把他们带到公园杀掉。
  用榔头敲碎头骨,把伏特加倒插进去。
  他渐渐不甘于只是杀人,他把杀人比作功劳,他想让大家知道他有多大功劳,他随意处理尸体,想要引人注目。
  他从头到尾都很清楚自己的行为,天生反骨。
  当警方抓捕他时,他很快就承认了杀人事实。出席法庭时他毫无悔意,他唯一遗憾的是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抓到了,本来2天后他打算再杀一个的说。
  伦敦杀人狂——
  人的恶意能大到什么程度?
  大概就是他认为杀人是他存在的唯一理由吧。
  连环杀手丹尼斯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了杀戮狂欢,至少屠杀了15名年轻男子。
  他习惯夜晚去伦敦街道上的酒吧寻找"猎物",同性恋、男妓、无家可归的人,他会邀请他们回家一起吃饭喝酒。
  当受害人被酒精彻底麻醉之后,丹尼斯就用领带从他们背后绞杀,这使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
  受害人死后,丹尼斯将尸体剥光,对着尸体手淫,把尸体舒服的放在沙发上,一起看电视,听音乐,甚至和尸体聊天,同床共枕。
  丹尼斯与第一具尸体共处了6个月,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才会把放置在地板下或橱柜中的尸体取出来清洗并肢解,骨和肉分开,装锅煮熟冲进马桶。他也会取出部分在后院烧掉,埋进花园里。
  新公寓的局限性成为他放置、处理尸体的难题,当他把尸块冲进下水道时,较大的骨肉堵塞了管道,他堂而皇之的打电话给管道工来疏通管道。
  警察利用下水管道的人手骨顺藤摸瓜找到了丹尼斯,令人意外的是丹尼斯十分冷静,并且爽快承认,还很高兴能将事实一吐为快。
  审讯时丹尼斯很配合,你能感受到他言语间对生命的漠视。
  他杀人不需要动机,毫无理由就是杀,杀人令他感到慰藉,他喜欢死亡伴随身边,喜欢尸体永恒的陪伴。
  他曾是公务员,担任过主管职位,受人尊敬,你怎么都想不到他会变成恶魔本身。
  暴力犯罪,大多都发生在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的人们身上,但连环杀手案件中打破"冤有头债有主"的常规,凶手和受害人不必有关系,缺乏明显动机。
  大多仅仅是为了享乐或是杀人,不敢相信人性竟能泯灭至此。
  人们对连环杀手的恐惧不仅来自他们的危险性,也来自他们代表人性的幽深和黑暗。
  了解凶手内心的魔鬼能让我们更深入的尊重生命和认知人性。
  谁知道你身边衣冠楚楚的人是不是恶鬼呢?
网站目录投稿: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