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形容某人力气小,身体弱时,一般就会说他手无缚鸡之力。不过"手无缚鸡之力"的含义不止表面上这一层,其实还内藏深意。今天正好借此机会,和大家好好讲讲"手无缚鸡之力"还表达了哪些东西,或许能给你带来新的认识和理解。其实有不少俗语都隐藏了不一样的智慧,只是现在大家很少会去思考,如果用兴趣可以多了解看看,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手无缚鸡之力 "手无缚鸡之力"这话,多见于对旧式(含古代)知识分子(读书人)"无能"的形容。绝大多数看到、知道的,会想当然理解成这样的意思:读书人"百无一用",连"缚鸡"的力气都没有。 为什么是"缚鸡"而不拿别的什么来比方?何谓"缚鸡"? 照笔者理解,所谓"缚鸡",大概可以指向三种动作: 其一,将鸡的双腿绑缚在一起以使其无法正常活动。 其二,将鸡的双翅束于掌握之中并将其提起悬空;稍有常识就会知道,这通常是宰杀前的预备动作。 其三,即"二"的"固定",就是有人将鸡手缚双翅悬空提起,让另外的人保持这种状态地"接手"——我把这鸡"缚"住了,你来擎好,勿令其逃脱。 上述三种动作,不管哪种,放在今天,如果不是行家里手,恐怕都并非轻而易举;能不能办成,跟力气大小,似乎没有直接关系。当然,力气如果太小,比如孩童,或许可除外;可纵然力气大,若不掌握必要的技巧,想要完成,也并不容易。城市长大的人,从小到大没见过活着的鸡,就是举重运动员,想要"成功"地"缚鸡",怕也会很难。 其中含义 这道理,咱们懂,古人其实也懂。比"缚鸡"更能形容所需气力弱小的动作、事务、说法,可谓比比皆是——手不能提篮、肩不胜斗米、上难举锄下难怀幼(抡不起锄把子,抱不起幼小的子女)……总而言之是"够弱"啦。 似乎只有"够弱",才算真正的读书人。 这种病态的"行为艺术",不知祸害了多少读书人。他们和他们的"先生"似乎都忘了"子驭二石弓,然不以力闻"(孔夫子能拉得开"二石"的硬弓,但人们熟知他却并不是因为他力气很大)的旧话,好像只要"够弱",就说明读书是有多么勤奋而顾不上别的,就说明是多么的清苦而又……而又什么?对了!是——清高!清、高! 这就大概是"手无缚鸡之力"之语更盛行于其他形容力气弱小之词的缘故——清高!手不能提篮、肩不胜斗米、上难举锄下难怀幼,等等等等,都只能表现"够弱",但似乎表达不出清高。而"手无缚鸡之力"则不同了。 首先,是"鸡"——鸡,是最"基础"的家禽,很显然,涉及"农事"。 再就是"缚"、"缚鸡",缚鸡,如前述,意味着宰杀,一般来讲,宰杀之后,紧接着就是"庖厨"。 两下结合起来看,不"缚鸡",不会"缚鸡",就是"不涉农事"加"仁慈"和"远庖厨"!这么一理解,是否就有了"我读书人不谙农事,仁心君子一枚"的"凡尔赛"味道了呢? 作者:刘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