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聊聊古人的饮茶史


  作者:柠檬
  我喜欢喝茶,也爱品茶。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这点毋庸置疑。因此,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关于茶的记载,从诗词到专集,可谓是灿若繁星。可以说,中国的茶文化也是伴随着中国历史三皇五帝的朝代更迭而不断地向前发展的。
  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有曰:自秦人取蜀之后,始有茗饮之事。因此可见,中国人喝茶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那是不是在最早有"饮茶"记录的时代,古人们便围在一起喝"功夫茶"了呢?非也。历史的前进,必定推动着文明的发展。我们华夏的饮茶史也是紧跟着时代的步伐,而不断地变化着。
  古人最初发现茶,是从口嚼生食开始的,后来便煮熟了吃,这有点像现在我们煮的菜汤一样。在《神农本草经》有这样的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日遇得七十二毒,得荼而解。""荼"就是指茶。在最早的阶段,茶还谈不上什么制茶工艺,在古人们的眼中,就知道这"树叶"很神奇,可以让自己少生病,有保健的作用。
  纵使几千年过去了,我国的一些地区,还沿袭着那时用茶做菜的方式。我曾经去云南攸乐山,见到过"凉拌茶"。"凉拌茶"是基诺族最具特色的"茶菜"。做法是采下鲜嫩的茶叶,搓揉至碎放入碗内,再加入大蒜、辣椒、食盐等调味料。这倒有点像我们东北的凉拌菜,只不过是将黄瓜、拉皮换成了茶的鲜叶而已。
  这又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在CCTV-2的一档节目中,看到用明前西湖龙井来烤鸡的"肉茶菜"。虽然只能隔着屏幕看着主持人评价这道菜的口感,但却也能感受到这道菜的精华。隔着屏幕,望着冒着热气的、金黄的烤鸡,自己想想:龙井茶咱喝过,烤鸡咱吃过……啧啧舌,仿佛也能感受到这道菜的美味。挺美妙。
  将思绪从现代的"龙井烤鸡",再转回到古代。
  后来,到了周朝和春秋时代,古人们发现鲜嫩的茶叶虽然好,但不易保存呀,怎么办?于是,他们想了一个办法,将茶叶晒干,随时取用。这个很容易理解,当茶鲜叶中的水分被晒干后,就像"干菜"一样,保存的时间自然就会久一些。当茶叶被晒干后,古人是不是就该像我们现在这样泡茶了呢?也不是。晋朝人郭璞在《尔雅》这部古代字典作注时说,茶叶"可煮作羹饮",说明那时的古人还是以煮作羹饮为主,但是已由鲜茶叶慢慢转变为干茶叶来煮"羹饮"了。
  到了三国时代,人们饮用的茶已由生食、生煮到晒干收藏后的羹饮逐渐转变为饼茶。自从有了饼茶,便标志着茶加工工艺和古代茶文化已经开始了。
  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那时的饮茶之风达到了一个高度,将茶的艺术性和文化性推向了最高峰。唐朝的饮茶形式也与先前的朝代不大一样,而是"煎茶。"
  唐代流行的"煎茶"用的便是饼茶。这个饼茶,你可以将它理解成现在饼茶的外观。因为是饼茶,不宜直接煎饼,所以必须经过加工。加工的过程分为炙、碾、罗三道。炙就是烤茶,为的是通过烤来将水分烤干,同时也将茶的香气激发出来;然后碾;最后罗。"碾"很容易理解,因是饼茶,很结实,所以在煎前需要先碾碎,最后就是罗,罗就是特定的筛子。筛子我们都应该见过,但筛茶的筛子和我们平常用的筛子不一样的是,筛子上面一般覆有一层纱或绢,至于这层纱或绢的"缝隙"尺寸是多少,这就不得而知了,但我想,总应该是筛得出最细腻的茶的尺寸吧。
  当这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煎茶了。唐朝的"煎茶"可谓是一种艺术,为何这样讲?在煎茶的过程中,从水第几沸时加茶,茶量多少,如何搅动,如何加水等都有翔实而具体的规定。最后还要以茶汤面的浮沫多少、薄厚来判断茶煎得怎么样。古人认为,茶以"沫饽"多为胜。在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一书中,他就对汤花作了详尽的解释:华之薄者曰沫,厚者为饽,细轻者曰花。就连最后的酌茶也有规定。酌茶即分茶,分茶时,各碗的沫饽均匀,则为技巧高。另外,还有酌茶的数量,燃料的选择以及水质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大家都在匆匆忙忙地"赶路",哪有时间去享受这么繁琐的饮茶工序呢?但在当时,正是在这种轻啜慢品的过程中,使一些文人雅士沉醉于一种安谧恬淡、陶然自得的境界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词,也将中国的茶文化推向了一个高度。
  到了宋代,古人的饮法从唐朝时期的"煎茶"过渡到了"点茶"。所谓点茶,即将碾细的茶末直接投入茶碗中,然后冲入沸水再用茶筅在碗中加以调和,茶中已不再投入盐葱等调味料了。如今,我们看到的日本的抹茶道,实际上就是源自于我们宋朝的"点茶"。
  说到宋代的"点茶",一定得聊聊"斗茶"。"斗茶"是宋代特别有特色的一种饮茶方式。斗茶又称"茗战",就是通过比赛来判断茶叶的好坏。我生在北方,小时候经常看到"斗蛐蛐"、"斗鸡"这样的民间活动,我不知道在一千年前的宋代是否也有了此类有趣的活动,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宋朝那个时代,"斗茶"一定是充满趣味的活动之一,也是古代茶艺的最高表现形式。已达到了"君不见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的地步,上至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下至平民百姓,无不热衷着迷于"斗茶"。
  讲到"斗茶"说点儿相关的事儿。几年前,在朋友公司喝茶,在他偌大的茶桌面前摆着几个漂亮的建盏,只见银花四溅在杯盏中,在灯光的照射下,十分耀眼。朋友拿起一个爱不释手地把玩着,讲着关于它的"故事"。朋友对其的喜爱,在言语之中,表露无遗。宋朝的黑釉建盏,是为了能够在"斗茶"之时,可以明显看到如霜似雪的白色汤花而产生的,一种有着特殊意义的茶杯,而这种茶杯也只能是皇家御用的茶具,普通老百姓只能用简单的茶具。老百姓即使只用简单的茶具,也丝毫不会减弱"斗茶"的那份乐趣。但不知道,宋朝那会儿的皇家建盏是否也如今日朋友这里的建盏一般,璀璨生辉呢?无论如何,现代的建盏,虽然不再出现于一千多年前的斗茶现场,但这漂亮的黑釉茶杯却以另外一种"身份"继续述说着它的故事,意义也同样深远。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改散,慢慢地宋朝的"斗茶"之风便消失了,饼茶也被散形茶代替。"唐煮宋点"的饮法,随即也变成了以沸水冲泡叶茶的泡饮法,这种饮茶的方式,就很接近我们现在的饮茶方式了,因此,品饮艺术也在明代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明朝的人认为这种饮法"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也正是因为这种"简便异常"的饮茶方式,从而让茶从宫廷、文人墨客的清玩,开始转向整个社会的品饮。
  我们知道,明朝的社会动荡多于安定,使得许多胸怀大志的文人才子无法施展其才华,因此他们便将自己的一腔抱负寄情于山水或棋琴书画之间,而茶正好融入其中,因此,许多明初的茶人都是些饱学之士,也不难理解了。
  说到明朝的饮茶史,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朱权。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著有《茶谱》一书。他提倡品饮方法及茶具从简行事,从此,开启了清饮风气的先河,同时,他还构想了一些行茶的仪式,如设案焚香等。到了明朝后期,"文士茶"开始出现。"文士茶"的这些主持,都热爱"棋琴书画诗酒茶",于是他们经常在山间清泉抚琴烹茶,仿佛找到了桃源乐土。明朝的人通过一杯小小的茶汤,见微知著,达到一种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精神境界,这可以说是明朝的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最大理解和贡献。
  进入清代后,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局面。"文士茶"的形式开始转向民间,遍及市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礼仪结合起来。因康熙、乾隆都酷爱品茶,因此在整个上层社会饮茶之风非常繁盛,这种习惯很快也影响了民间。
  茶是文化,是艺术,更是一杯自在的生活茶。
  声明: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 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茶文化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文化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网站目录投稿:晓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