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市场需求与中职学生的计算机教学


  现在是网络时代,计算机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工业的自动化、办公的现代化及个人PC的广泛普及,尤其是网络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计算机应用也朝着多功能化、行业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从原来一般文字、数据处理到现在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处理;从原来单机运行的个人计算机到现在的网络互联,只经历了短短的几年时间。但是,与之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教育却显得滞后,尤其是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更面临严峻的考验。从事计算机教学这些年中,笔者深感计算机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进行总结和研究,针对中职学校的特点来做好关于计算机教学的定位,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这将有助于毕业学生的就业。
  一、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很多中职学校在计算机科目的设定上,存在粗糙模仿,没有清晰定位的弊病。如笔者所在学校曾开设过C语言,虽然C语言是世界上很多大型应用软件核心部分的开发语言,但对于本科大学生也未必能全部消化,对中职学生来说更像是"天书",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知所云,课后毫无受益。当然,定位问题也有客观原因。一方面,由于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历史较短,没有经验可循;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领域相当广泛,大部分教师也只是精于某一门,造成师资定位的不完善。
  二、对于课程设置的两大观点
  计算机教师对于课程的设置持有不同的看法,其争论的焦点是:职业中学的计算机专业要不要开设计算机语言课,如C语言;要不要讲授计算机最底层的技术原理,如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转换,数据结构、算法等。
  主张开设计算机语言、讲授计算机最底层的技术原理的教师认为:开上述课的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点石成金"的手,也培养学生程序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其他应用软件时能举一反三。而主张"砍"计算机语言、计算机低层原理的教师则认为:学计算机语言、计算机底层原理没有用,其理由:一是职业中学培养的方向是技术工人,教学目的是学以致用。二是职业中学学生的文化理论知识和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薄弱很多。因此思维、逻辑推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而计算机语言都要求相当的数学基础。尤其是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更要求学生有深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这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显然是很难领会的。三是现在不少职业中学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通病是:动手能力弱,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弱,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这些弱点更是致命的。
  笔者比较认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对知识的看法:我们认为最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这个那个知识有无价值,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计算机课程的设置,自然应考虑哪些课程对学生比较有价值,而非课程本身的价值。
  对课程设置的争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检验标准或者标准过多。计算机课程如何设置才科学,哪些课程含金量高,也就是它的比较价值高一些,哪些是社会最需要而我们的学生又能达到社会所定的标准,而且我们的计算机教师又能胜任的,笔者认为应从四方面去分析:一是学生,二是市场,三是教师,四是证书。
  三、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四个面向"
  1.学生
  学校首先是为学生而存在的。高职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千千万万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因此,在教学理念上,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
  目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对人生的目标模糊,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好。
  针对以上特点,我们对课程的定位就不能按照教师能教什么就设什么课。由于学生的基础薄弱,就不应该设置有较大难度的理论性强的课程,比如汇编语言、数据库设计等;我们要考虑设置一些从简易开始的课程,并订一些图文并茂的教材,如PC组装课程、网络实验课程等,能够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使他们的学习热情、能力和创造力在短时间内迸发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当然,我们也不能全然放弃理论课程,不过可以选择简化版本,教案尽可能设计地通俗易懂。
  2.市场
  课程设置要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特点,学生学习才有动力。但我们并不是在办兴趣班,重要的是我们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受不受欢迎,故课程设置最重要的依据是市场。
  但市场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呢?通俗地讲就是"进公司就能派得上用场"。那么怎样把学校学的知识和技能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目前各大职中学校都在探求解决之道。普通中学可以不考虑市场,因为它盯的是高考指挥棒,而职业中学不能不考虑市场,因为它面向就业。这需要深入的了解社会,了解市场的需要才能科学地设置计算机课程。
  3.教师
  从课程设置我们可以看出,时代对计算机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他们不但要"学会学习"(每个计算机教师都要面对快速更新的计算机知识)、"学会动手"(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还要熟悉市场,否则他们的学生将不被市场接纳。
  4.证书
  目前职业中学的毕业证书,社会上普遍不认同。很显然,我们的学生还需要一些技能证书来作为就业的"敲门砖"。那什么考试证书"含金"量高呢?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是最好的选择。该考试重在考核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能力,侧重专门软件的应用和培养具有熟练计算机能力的劳动者。在考试管理上,采用随培随考的方法,不搞全国统一时间的考试。它的与众不同处是向社会公开考题和答案,不搞猜题战术,以求公平并提高学习效率。
  四、在教学方法上,应多"管"齐下
  在解决课程定位问题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讲授法、讨论法、课题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和实验法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在各种场合下灵活应用的。对于基础知识主要采用讲授法,通过精讲加巧练,使学生达到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上机操作课,主要采用讨论法。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加强对新知识的巩固和探索;另一方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课题式教学法也主要是用在上机课上,做到每课时一个专题(包括例题和练习)。多媒体教学法则通过制作一些幻灯片,使讲解内容和操作过程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一般情况下,授课时不必讲满一节课,应留下一些时间回答学生在上机中遇到的问题。这样的学习效果往往比学生从头到尾在教师安排、监视下好得多。
  五、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与计算机学习内容的相对滞后, 使得课堂所学并非将来之所用的情况越来越突出。如何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每个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都应重视的问题。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越是最先进的软件, 越没有人能教他们如何使用, 只有在学校的教学中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才能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从容不迫地面对陌生的软件, 并主动地学习利用。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和充分的备课。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技工学校)
网站目录投稿: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