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手机下单可以随时买到心仪的商品,利用微信可以随时与外地的亲友视频交流。 这种网上购物、沟通无极限的方式,与40年前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凸显了科技创新的无穷魅力。 改革开放40年来,在国家和自治区一系列加快科技发展政策指引下,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围绕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目标,在能源、冶金建材、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六大支柱产业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据统计,2017年,我区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533项,全年专利申请11701件,是1987年154件的75.98倍;授权专利6271件,是1987年48件的140;年内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数3766个,比1987年的237个增长15.89倍。 农牧业科技创新让种养殖业大提效 40年前,由于通讯、信息落后,农牧民常常从《新闻简报》《祖国新貌》等科普影片中获取农业科技知识。现在,农牧民只需打开安装在手机上的APP,就可以与科技特派员在线交流,得到农牧业专家提供的实时技术指导。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白泥井镇海勒苏村村民王五命是全国种粮大户。自小务农的他依靠科技发展生产,承包种植的土地从十几年前的100多亩扩大到现在的4000多亩,收入也是直线上升。 "党的十九大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给我吃了定心丸,我科学种田的劲头更足了!"王五命说。 过去,河套地区用黄河水浇地大水漫灌,后来又改成滴灌,但是滴灌管道内泥沙淤积问题长期困扰着当地的生产。近日,由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等6家单位共同完成的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引黄灌区多水源滴灌高效节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 这个项目2013年由自治区水利厅和自治区科技厅批准立项以来,研发团队重点围绕引黄灌区滴灌规模化发展面临的水源保障、低成本过滤等重大关键问题进行联合攻关与协同创新,共完成河套灌区淖尔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示范等6项研究成果。 从改革初期的农民各家各户分散种植到规模化集约化种植;从起初的浇地大水漫灌到喷管再到膜下滴灌;从手工播种、镰刀收割到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收割,农业科技的发展不仅有效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而且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在畜牧业方面也成效卓著。奶牛性控技术的使用,让更多的养殖户得到了实惠。在我区部分家庭牧场,无人机放牧、北斗卫星放牧、远程牧井系统给牛羊饮水等高科技的采用,在让传统的放牧方式发生改变的同时,也推动了牧区经济的发展。 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路战远说:"‘十二五’以来,自治区不断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51.8%,较‘十一五’末提高了4.8个百分点。全区农牧业科研机构共承担和组织实施国家、自治区及地方科技项目1023项,申请国家专利86项,累计获得、省部级和盟市级科学技术奖励101项。" 科技创新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大提升 "科技改革就是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科技成果要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还要让科研人员走出去!"内蒙古计算机应用研究院董事长范德元说起自治区科技改革来感触颇深。 1985年,中央做出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987年到1988年,自治区先后做出了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的若干规定》《内蒙古独立科研机构承包经营责任制试行办法》等文件。20世纪90年代,自治区大力推进科技兴区和科教兴区战略,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加快企业科技进步的步伐。 按照自治区要求,内蒙古计算机应用研究院开始组建内蒙古灵奕集团。2013年,这个研究院彻底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内蒙古灵奕集团的股东。 从以前的公家人变成社会人,从坐在办公室里等活干到走向市场找活干,从靠国家发工资到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扶持和帮助下,内蒙古计算机应用研究院20年来不断发展壮大,职工从最初的6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人,自动控制、信息管理等主要业务已经走向全国市场。 "改革这么多年来,我们单位先后有3人获自治区杰出人才奖,有2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或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累计获得各种科技奖励54项。"范德元说。 体制机制改革,激活科技创新发展的一潭春水。进入21世纪,自治区科技发展战略开始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制定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内蒙古创新驱动发展规划(2013-2020)》等政策文件,有力地推动了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 自治区围绕科技体制改革、人才队伍建设、成果转化等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具体实施办法,为科技创新创造了良好环境。 《自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八项措施》《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方案》《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细则》等文件,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推动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曾几何时,高污染、高耗能、高隐患、高维修一直是电解精炼铜生产过程吹炼工序未能解决的难题。近年来,由赤峰有色金属研究院主持,赤峰两家公司共同研发完成的"双炉粗铜连续吹炼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成功攻克这一难题,打破了国外企业在大规模连续炼铜冶炼领域的技术垄断,并获得2017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是自治区积极探索新型产学研创新模式,推动科技创新的一个例子。 自治区采取科技重大专项资金引导,带动和吸纳社会力量共同出资的方式,建成以企业为主体,覆盖稀土、现代畜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领域的47家新型研发机构。内蒙古羊绒研究院、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内蒙古赛科星家畜种业与繁育生物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围绕羊绒、乳业、家畜性别控制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创新研发,催生了一大批创新成果。 自治区还围绕马铃薯、肉羊、燕麦、重汽、稀土等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联合组建了24家不同类型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 科技创新助推创新型内蒙古大发展 长期以来,科技和经济两张皮一直是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原因。 为克服这一顽疾,自治区出台《科技储备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通过对征集的科技项目进行实用性和先进性分析,有针对性地建设自治区科技项目储备库,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使项目安排更加公开、公正、透明。 为攻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低这一难关,自治区建成了集科技成果展示、供需对接、技术交易、专家咨询与政策激励为一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内蒙古科技成果交易平台。自治区还出台《科技专项资金后补助管理办法》,在全国率先对承接技术转化、转让技术成果的企业和科研机构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 针对科技投入低、科技型企业融资难、企业研发投入普遍不足等问题,自治区设立了科技协同创新基金,目前资金规模已达到8亿元,投资范围涵盖多个领域的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技创新不仅要有项目,还要有人才和平台来支撑。自治区积极推进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目前共建立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8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84家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的3家高新技术开发区、8家农业科技园区已经成为积聚创新项目和人才的热土。 自治区科技厅一份资料显示,近年来,自治区科技领域累计培养、支持创新团队62个、引进"草原英才"260人。目前已经形成45个自然科学类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 前不久,兴安盟袁隆平水稻院士专家工作站在乌兰浩特市正式成立。袁隆平院士将带领专家团队全力支持兴安盟水稻产业发展。 今年11月下旬,自治区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和人才交流机制完善四个方面开展高效务实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共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147家,协议引进院士163名,入站院士专家团队1100余人,联合开展科技攻关项目292项。 2017年底,自治区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发布,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全面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关键技术攻关、平台载体建设三大工程,在新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绿色农牧业、生态环境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在企业,2017年,世界首条稀土硫化物着色剂连续化隧道窑生产线在包头建成,并成功实现产业化;年产7万吨国内端的热镀钢(铝)复合板热转印生产线在包头点火成功。 在高校,我区第一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科技部和自治区政府批准,并在内蒙古大学成立。 据统计,近年来,自治区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由2011年的35%提高到2016年的45%,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0家,是5年前的3倍。 40年弹指一挥间,实现自治区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目标,需要找准短板、找准差距、找准突破的着力点。 直面我区科技创新能力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瓶颈和短板,自治区科技厅厅长孙俊青说:"推动我区科技创新,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要强化科技创新供给,着力支撑现代经济体系建设;要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推进各类创新资源协同创新。"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现代化强国的号角。面向未来,自治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朝着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现代化内蒙古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