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试论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实践策略


  摘要:数学教学是小学教育机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加小学生数学理论知识积累,培养其逻辑思维,提高其解决实际数学问题能力等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有研究资料表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体验性学习"这一实践教学策略,可有效增强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本文主要从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现状及其凸显出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探讨新时期背景下该学科课堂教学中体验性学习的实践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实践策略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各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策略逐渐被引入到各教育机构的学科课堂教学中,其中尤以体验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较为明显。但现阶段,我国许多小学数学课堂体验性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师对体验式教学认识不深、对生活化问题的理解存在误差、不重视学生的体验学习过程等多种问题,学生学习兴致与课堂参与度均不高,整体教学效果不佳。[1]本文笔者总结了多项教学研究资料及相关文献报道,主要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体验性学习的具体实践策略,现简要论述如下。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学科知识比较抽象,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单纯采用理论知识讲解,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且其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乐观。所以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需以"学生"为中心,以其学习兴趣及课堂关注度为教学目标之一,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实施"体验性学习"教学策略,通过创设独特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西师版(即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锐角与钝角》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可先向学生提出启发性问题:
  1、同学们知道"角"可以分为几种吗?
  2、你们了解锐角与钝角的主要特点吗?
  3、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东西是锐角或钝角的吗?
  通过以上连续性提问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之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一幅"游乐园"基础设施的图像,并以此为主题,构建本节课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认识游乐园设施中的各种"角",同时利用教学用具,对学生进行"锐角"、"钝角"的图形详解,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比如,在同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相遇问题》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一名男同学充当甲,一名女同学充当乙,然后指导两名学生从教室两端采用不同的步行速度同时出发,在已知教室两端距离的情况下,问:两名学生相遇时间为多少?通过此种情境设置,将教材知识融入现实生活,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验积极思考,寻找解题技巧,突破教学难点。
  二、积极联系实际生活,实施"生活化"体验教学
  有数学教育家曾说过:"数学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且应用于现实。"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将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需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以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2]
  例如,在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测量长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充分进借助教室中的教学用具,如粉笔、课桌、黑板、多媒体显示屏等,向学生提出问题:讲台上这个讲桌的长边有多长?请同学们估算一下;然后教师可指导1~2名学生上台来配合作业,让他们亲自动手测量一下讲桌长边的真实长度,最后汇报并总结。或通过"比一比"或"找一找"游戏来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如:①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一下"10cm"是多长的距离。②阅读教材内容,明确10cm=()分米。③用手指比出"10cm"为多长,并向前后桌同学展示一下。④仔细观察并找出自己周围或身上哪些地方的长度约为10cm。通过以上这种游戏和问题的课堂设计,能够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10cm"的具体长度是多少,并通过寻找或测量自己身边事物的长度,引导学生将课堂教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活性"体验,使其感受到亲切和真实感,提高其课堂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实验操作,鼓励其体验知识生成过程
  在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指导其积极参与实践操作,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感性知识,激发并增强其学习兴趣, 应用效果良好。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多给学生创造"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可先借助多媒体演示"直角三角形"、"長方形"或"削铅笔"等旋转一周而形成的立体图形,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并提出问题:你认为本节课中所讲的圆锥的体积与刚才演示中的哪个图形具有联系?待学生七口八舌的回答后,教师可先不公布答案,直接转入下一教学环节: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指导每组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使其感受或体验"圆锥的体积"的具体计算方法这一教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其中实践操作材料主要有圆锥(1个)、圆柱(与圆锥底、高相等1个、底等高不等1个、高等底不等1个)、红水一盘以及沙子等;待学生完成实践操作后,每组由一名学生代表在班级中汇报本组的实践方法和结果;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汇报情况进行汇总,得出结论:V=1/3sh(s:底面积,h:高)。利用以上此种实践操作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参与观察、动手操作、验证以及推理等一系列体验学习的活动,能够使其明确圆锥体积的具体计算方法,充分体验教学知识的生成过程。
  总之,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笔者建议教师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积极联系实际生活等多项教学策略,实施"生活化"体验教学,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需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实验操作,指导和鼓励其体验知识生成过程,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曾燕红 .小学数学课堂"体验性学习"的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14,(03):43-44.
  [2] 董夫奏.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5,(14):94-95.
网站目录投稿:怀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