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文化治班新尝试


  在提升整个民族文化品位的今天,校园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兴起。作为学校教育和教学最基本的活动单位——班级,既是一种教育制度,又是一种文化模式,其核心内容就是班级文化。班主任是自己所在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因此,切实有效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笔者担任职业学校班主任十余年,近几年来一直尝试着"文化治班"。在班级文化建设实施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和具体实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以班级的物质文化取悦人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它主要包括班级教室的卫生情况、设计、布置以及班级的教育设施等,是班级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一个集教育性、美观性与发展性为一体的班级环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和交际的场所,也能促进班级文化的有效形成。
  优美的教学环境能给学生增添学习与生活的乐趣,消除学习的疲劳,陶冶情操,激发热爱班级、以班为"家"的热情。班级物质文化要体现班级特色,我们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说话"。如教室黑板的上方张贴班训"崇德励志 博学精技";黑板的右边张贴《班级公约》、《学生操行评定考核细则》、作息时间表、课程表和学校有关文件;在前面黑板的左下角,开辟了一个"名言角",由学生负责定期摘抄一条名言警句。学习一则警句,一句名言,对学生的思想的影响或许不能立竿见影,但是每天坚持不懈,必然会对学生思想的变化、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左侧是"我们的作品展示园地"和"我们的目标"栏。在展示园地里,时而展示班级活动剪影,时而粘贴学生生活随笔,时而展示学生获奖作品,时而刊出丰富精当的剪报。这样的教室布置,再配以窗明几净的卫生环境,不仅优雅,而且能对学生起到强有力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二、以人文的制度文化规范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班集体中,我们把那些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集体意识、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等现象。因此,笔者接手新班级一开始就把班级制度建设放在首位,组织学生反复学习《中学生守则》《双峰县职业中专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学生操行评定细则》,让学生领会精神,记住实质,内化为动力,并制定了合理化的班规。笔者不满足于几条文字性的公约的制订和强硬性规定的实施,而是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和精心设计的教育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制订制度的原因和意义,把班级有关公约、规定转化为学生的一种观念和形态存在,以无形制度替代有形制度,将"硬制度"与"软文化"熔于一炉,从而使学生逐步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我们班在一次次的讨论后逐渐形成了多种被学生认可的制度:值日班长制度、岗位责任制、班级信息交流制度、班规、行为规范评比体系等,最大程度地变强制的要求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和自觉行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以多彩的行为文化丰富人
  班级行为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它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反映了班级的精神面貌、教学作风和管理水平。是班级精神和群体意识的动态反映。具有多层次、多元化、开放性的班级文化活动,对于熏陶、培育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功能日益明显。
  在设计和组织班级活动时,笔者主要依据三个原则:一是教育性。活动要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二是趣味性。班级活动要精心设计,力求生动形象,丰富多彩,新颖独特,为学生所喜闻乐见,使学生在欢乐中受到教育;三是自主性。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出主意、想办法、订计划、组织活动,教师要善于在关键处帮助他们,把合理辅导与独立自主统一起来。
  针对职业学校部份学生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观、自由散漫行为及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的不良反映,笔者尝试在班级中建设有职业特点的行为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习惯。首先,利用班会课、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教育。通过一些事例把学生即将从事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业的具体要求,经过入身、入脑、入心的过程,转化为发自内心的需要,并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上。通过职业道德行为训练,把学生从被动地"要我做"变为主动地"我要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充分利用学生入学军训,把训练学生处理内务作为军训的重要内容。再次,制定一整套学生在校行为规范。如制定《学生在校行为规范要求》,从参加广播操到吃饭等集体活动,学生必须列队前往,上下楼梯,强调右行等;制定《教室公物摆放要求》,强调课堂上的书一律放在课桌的左前方,应横放不得竖放;制定《学生实习条例》,规定学生实习后"工具必须归位,做到整齐、有序","实习结束后必须对机器、工位保洁"等。做到学生在校行动有标准,考核有依据。通过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此外,笔者积极组织学生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增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四、以高尚的精神文化净化人
  班级精神文化是指班级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班级精神文化的主体是班风,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属感。
  加强班级的凝聚力,首先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要多方了解、精心挑选。大胆放权,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积极性,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与班级的中坚力量。其次,创建"温馨工程"。第一,班主任要尊重学生。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平常生活中平易近人地对待学生,在点点滴滴的近乎繁琐的小事之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学生病了,心里有解不开的疙瘩了,经济上遇到困难了,情绪上失意了,这些时候,是最需要老师给予关心的,此时的雪中送炭,更能密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只要班主任能真情付出,学生必然会真心相报,这将是凝聚力最丰富的源泉。第二,学生之间,也要求他们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比如同学生日大家同唱一首祝愿的歌,为困难的同学献一点爱心,都是很好的方法。从心理上、生活上的小事着手,关心彼此,努力让别人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快乐。当然,要使班级有凝聚力,重要的一点,班级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当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的时候,人才会走得更近,心才会靠得更拢。
  总之,笔者在"文化"治班的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优化班集体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为学生的素质发展创建良好的氛围,还能为形成一个勤奋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起到桥梁纽带作用。
  (作者单位:湖南省双峰县职业中专)
网站目录投稿:依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