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培训工作应当重视的几个问题之我见 作为公共、公益文化的践行和服务单位,文化馆根据其职能要求,开展一系列免费培训活动,是对社会的回报,也是自身工作的具体展示。因此,做好免费培训工作,在明确自身责任和职能的同时,还必须有的放矢地开展好这项工作。以笔者之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应当引起重视。 一、不断改善培训环境,提高自身服务技能。 免费培训环境包含软件、硬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有的场地、设施、设备已过于陈旧老化,各种安全保障系统也急待改造。因此,为适应培训工作要求,在硬件上需要更新和改造的应当及时更新和改造好,为培训工作提供安全保障。免费培训工作还需营造培训宣传氛围(特别是培训场所),配备齐全各种教材等,这些软性工作是否到位,同样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好差。 提高自身服务技能,主要是参培的教职人员要有与时俱进的展示,不能总是停留在老的方式方法上。没有创新的文化艺术培训,就没有艺术上的提高。所以从事培训工作的同志,平时更应注重学术研究和艺术探讨,不断提升自身技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二、制订规范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要达到的目标。 公益性的文化艺术培训,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引导作用,它代表了一个时期一个时代的文化艺术发展趋势,所以培训工作计划应当是十分重要的。这一计划除了常规的组织领导结构、培训时间、内容等等,还必须突出培训的目的和目标。没有目标的免费培训,就会出现走过场结果。就目前的免费培训情况来看,就是一种数量上求到位,效果上不明显,质量上待提升的培训。如何改进一局面,必须有一个严谨的培训计划来作保障,有了严谨的培训计划,才能促使培训工作者,有其责任感和目标性,培训才能事如所愿。 三、保持培训工作的连续性和广泛性。 连续性是培训出效果的保证,广泛性则是公益性免培方向。在文化文艺免培工作中,很多知识都从入门学起,而且培训的时间又因被培训对象是学生,或是在职人员,培训工作多数利用节假期、周末来进行。这里所指的连续性是指对某某课目从入门初学到达到一定目标的连续性,以被免出现“猴子吃包米”现象,影响培训的实际效果。 文化馆作为公共、公益文化的践行和服务单位,确保被培训对象的广泛性是一种培训方向。有的文化馆,将免费培训对象扩大到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据此还可以将培训对象从学生、在职员工扩展到失业人员、老年人员,免费培训涉及人员越广,党和政府的文化文艺政策宣传越能广泛地深入人心,达到让全社会体会和共享文化、文艺成果的目的。 四、组织对免费培训项目进行阶段性验收、总结和才艺展示。 免费培训工作既成为文化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就应当进行阶段性验收和总结。一方面是对自身工作到位情况的自我验收,另一方面则是了解和掌握被培训对象达到技能程度。这样更有利于促进这一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更有利于提升双方的热情和积极性。特别是对学生和老年人进行培训工作总结和才艺展示,更是如此。通过总结和才艺展示,会发现取得成绩、存在不足,同时也会推出一些文艺骨干,有利于大家互学、互补,促进提高培训效率,促进培训出成果。总结验收和才艺展示,既可以有阶段性进行,有目的性进行,还可以结合一些重大活动或各类艺考工作进行。目的都是一个,让被培训人员学有兴趣,学有所成。 五、建立完整的培训档案,做好各种后续工作。 完整的培训档案,要从培训初始注重收集、整理。从培训档期、类别、计划、参训人员情况登记到成绩、成果收录;从培训经验总结到培训项目展示等等,都应当有档可查。同时,还应当注意档案保存持续性和完整性,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有专人从事这项工作。这项工作不单纯是对所做工作经历的积累和经验、成果的保留,更重要的是为今后工作借鉴、发展留下宝贵的资料,有利于促进文化文艺事业的承传和发扬光大。此类档案在保持其完整性的前提下,有必要注重精、简有序,分类明显,典型优先,重点突击。作为免培工作的后续工作,建档是一项份内工作,更是一种责任心较强的工作,所以必须持一种责任心和责任感去做这项工作。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六、注重人才培养,不断推陈出新,充实文艺人才队伍。 这应当作为培训工作的任务之一,特别应当注重在青少年群体中发现人才,对推进发展大文化事业意义重大。如何在培训工作中出人才?仅限于目前一些普教式、任务式免费培训是很难做到的,必须善于在培训工作过程发现和挖掘人才,重点地加以培训、培养。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比赛、演出、才艺展示活动,广揽人才。还要注重在这些活动中发现民间才艺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将传统的文艺推陈出新,发扬广大。文化强国建设,关键在于人才。特别是作为公共、公益文艺的践行和服务单位,文化馆的人才队伍建设更显必要。应当勇于接收和培养各类文艺人才,并鼓励他们勇挑重担,担当主角,这样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求,促进文艺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