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南 唐瑛 内容摘要: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汉字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而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也是值得重视。汉字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也能在课堂中对汉字文化的传承。从当前教师自身的汉字文化素养、学生的汉字学习意识、课堂教学内容重点偏向等情况来看,中学课堂对汉字教学的重视不够。促进中学语文汉字教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于:一是教师自身具备汉字文化意识;二是课堂中注重汉字文化的渗透与讲解;三是切实体验汉字的发展过程。通过提升汉字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作用,来促进教学中的文化传承。 关键词:汉字教学 中学语文 传统文化 语言文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为重要的工具和载体,是人类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中华民族的汉语言文字的创造与传承,更是文明历史上的重要篇章。汉字在记载、传播和促进文化交流上都发挥了其宝贵的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学语文课堂上肩负着汉字教学的重任,不仅要教会学生认、读、写汉字,同时也要渗透汉字背后的文化意蕴。本文将以中学语文汉字教学为研究对象,探究在汉字教学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理解其意义所在。 一.中学语文汉字教学的现状探究 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汉字教学是语文课程学习的基础构成部分。从中学语文的课堂而言,汉字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不及小学汉字教学多样化。从培养方式上来看,小学识字教学的价值更高于中学的汉字教学。小学是奠定良好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阶段,也是汉字教学的集中学段。初高中階段的学生有一定的汉字认知基础,基于此学情上的汉字教学不及小学有着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和专题性。为了促进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对于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要有着足够的了解分析。对于现今的中学语文汉字教学现状看,呈现着如下的特点: (一)中学教师汉字知识的贫乏 扎实的语文素养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是语文老师应具备的能力,基础的汉字专业知识则是检验教师功底的重要方面。对汉字溯源的解读、对文言知识的梳理、对古文的品鉴等都是在考验着教学的知识储备。中学阶段的教师,能够凭借教学经验与敏锐的文学鉴赏力,能够为学生呈现精彩的语文课堂。但涉及对汉字的教学时教师往往力不从心,很难讲汉字清楚地讲解甚至跳过对汉字的讲解。汉字教学被认为是小学阶段已经完成的任务,也是小学老师的教学责任。因此,由于中学语文教师对汉字教学不够重视,加之自身的汉字专业知识不够充实,导致在中学语文课堂对汉字教学的忽视。 (二)对当前教学的关注,忽视汉字的长久影响 在中学阶段,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所占的比重大于汉字教学,这也正是对汉字教学被忽视的地方。语文教育中小学的大部分课程内容都与识字写字有关,初中也有会采取识字和巩固汉字的教学内容,高中的汉字教学内容是少之又少。在中学语文教材里,文言文、古诗文所呈现的内容愈加多样,文章数量也日益递增。在这些古诗文中,存在着很多难以理解的实词、虚词,其中的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等,都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古诗文一直是中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是学生难以突破的学习内容。对古诗文的通读都有阻碍,学生对其中的文化体会便更难以掌握。教师教学时,为了疏通文义直接教给学生字词的意思,甚至有时教师自己也讲不清楚而直接照搬参考资料的内容。教而不教深,学而不学透,这样的文言教学对学生来说收获极微。中学阶段的文言教学结合汉字学的知识,将汉字教学融入其中,对语文课来说是有必要的。 (三)中学生的汉字学习意识较弱 随着识字量的增长,学生对字词混淆的情况也在日益渐长。学生在识字写字中,常出现写错别字、错读字以及书写不规范等问题。教师在对学生出现汉字错认、错读、错写的情况时,乏于严格纠正,一味地要求学生抄写而为挺高学生的辨别能力。由于汉字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对汉字的读音、字形、字义掌握地不透彻,导致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对汉字的辨认有误。同时,对汉字的规范书写要求不高也导致学生对汉字的字形义的认识不够深刻。作为中学生,能够正确规范书写汉字是基本的语文能力。 对于汉字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不论是对于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都是需要重视的。 二.中学语文汉字教学对优秀文化的传承意义 汉字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生存的象征。"汉字的文化内涵主要通过两方面体现出来,一方面是汉字本身蕴含的文化;另一方面是汉字在历史的进程中所记载的文化。"[1]在中学语文的汉字教学中,在其中渗透汉字的文化有助于学生对汉字的学习,也能使学生接受汉字的文化并得以传承。 (一)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学生在学习汉字时,不再简单地将汉字视作文字的符号,而是得以联想,参透汉字背后的始源与文化进程。对于在汉字教学中与把汉字的文化背景纳入其中,有效地在语文的课堂上对中国汉字传统文化的传承。增进学生与汉字文化的距离,对汉字的认识更为丰富和深刻,同时也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更多的汉字奥秘,领略汉字文化内涵,开阔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视野,也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比如"页"字,是象形字,用线条勾勒出人的头、眼、耳、口、鼻等,本义指人头。"页"字发展到金文时,象形字的特征便不再明显,发展到小篆时,"页"的象形字头顶已无"头发"的特征。"页"发展至今,引申为书页、纸张、量词等意义。汉字用有多样的文化魅力,学习汉字能够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也能造就正确的审美和文化品味,来修缮精神境界。 (二)语文教学传承文化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一直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背后蕴含了中国五千年来的历史文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血肉相连,水乳交融,对推动和维护国家统一和文化的传承发展,创建了不朽的历史功绩。"[2]从《诗经》到《论语》,从《西厢记》到《红楼梦》,这些都是文化的瑰宝。在这些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中,可以洞悉古人的生活、思想和文化智慧。汉字,为现代人与古代人搭起一座桥梁,既是对古代文化的传承,也是古今文化交流的纽带。汉字不仅将中国的过去与现代相连,汉字也将中国与国外的文化相系。在中学的语文课堂上,能够发挥课堂传承文化的最大价值。将汉字的传承文化的功能,开展在语文教学中,在增强学生的文化视野之时,也是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语文汉字教学对文化的推动,也影响着语文教育对文化的传承之用。 (三)培养汉字文化美感 在汉字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能增进师生对汉字文化美感的体验。中学阶段的汉字知识的传授,不仅是对汉字的读音、字形的简要认识,而是进一步深入到汉字文化的背景之中去学习。汉字传承至今,凝聚了从古至今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们聪明才智的体现。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汉字中挖掘汉字的文化之美,学生从知识的探究中体会汉字的文化美感,使得汉字能在教学间培养师生对于汉字文化的美感体验,同时也能增强文化自信。 三.中学语文汉字教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策略 中学阶段的学生仍是接受新奇事物的年龄阶段,对学习上知识依旧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依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汉字教学中渐渐融入并提升学习汉字的深层内涵及意义。"科学高效的汉字教学不仅是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还是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挑战之一。"[3]对于汉字内容的延伸拓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中学语文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一)教师具备汉字文化意识 在汉字教学中,教师的知识储备与能力素养对教学内容起着关键作用,决定于学生接受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在汉字教学中,教师自身就应具备丰富的文字学和古代汉语的文学基础,应有高度自觉的汉字文化意识。如教师不仅对《说文解字》进行研究与学习,还要掌握3500个常用字的意义,并将其融入语文教学之中。只有使自身对汉字的教学能力足够扎实,才能将汉字的知识、汉字的文化清楚、透彻地教授给学生。 教师不仅要在汉字文化意识上的提升,在教学上也要有所改进。对于中学生来说,教师对汉字教学的忽视,也会影响学生对学习汉字的态度。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先进教学方法,结合图文、视频、杂志文章、游戏等多种媒介活动,来帮助学生的汉字学习。教师也要对教材进行解读,能够科学地处理和组织语言文字的教学内容。"在识字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可以通过汉字文化底蕴的讲解,让民族文化对学生产生亲和力,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亲近感,进而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4]对于现今的汉字教学现状,促使着教师通过自身意识与教学方式来完善汉字教学。 (二)注重汉字文化的讲解与渗透 基于汉字的特点,对汉字文化进行讲解,从教学中渗透汉字的文化教育。"讲解汉字时引入汉字文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语文综合能力。"[5]汉字教学不仅仅是认识和学习汉字,同时也是挖掘其中文化的内涵的重要途径。重视对汉字的教学不仅对中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文学价值,对于整个民族而言也是推动文化传承的必要方式。 汉字具有强大的表现力,汉字编排出的文章也同样具有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这就要求汉字教学时,要能够带领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去感悟文化的价值。中学正是学生的价值观形成阶段,是对未知世界有丰富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在语文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学学生品味语言文字之美。由"秋"字,回忆起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乐秋之情,联想到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悲秋之感,追忆起秋天硕果累累的场面。汉字,能给予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去感受诗词、散文、小说的语言之美,也赞叹与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 中学阶段,汉字教学可以初步教会学生通过用六书的方式,去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意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对于汉字的讲述具有丰富的趣味性和文化性。中学生对于汉字的学习,可以借助六书加以理解。对于中学的汉字教学,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六书的方式,去解读汉字。让学生从主动的学习和探究中去体会汉字的文化魅力和知识积淀。对汉字蕴藏的文化讲解,能够调动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发现汉字的独特之处。 (三)切实体会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是方块字,其书写形体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演变至今天的草书、楷书、行书等。汉字的书法同样是对汉字文化的传承,是对汉字演变文化的切实体验。"汉字书法是世界上唯一从文字发展而来的高雅艺术,它把汉字独特的结构美、形象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具审美价值。"[6]漢字书法作品是从古至今中国的文化瑰宝,对汉字的书写是对汉字必不可少的传承。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实际地感受用毛笔宣纸融合而成的书法作品,体会甲骨文的象形魅力,草书的放荡不羁,楷书的规正方圆。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认识汉字,解读汉字的文化背景,同时也可通过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笔顺,合理书写布局,对汉字的书写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切实感触。从写字中去陶冶性情,从书法中回归古人之境。不仅要会写汉字,还要将汉字写得正确、美观,才得以向汉字的文化价值靠拢。 在书写汉字的一笔一划之间,也能参透许多人生哲理。教师在汉字教学时,不仅要讲解间架结构,书法之道也可传授。从不同的字体中去领悟社会时代的变化,历史发展的演变,不同的书法家作品也各不相同,从中去学习求学之精神。书法能让学生会写字,写好字,同样也能练就学生的内心。 汉字教学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仍是重要的教学部分。即便现在提倡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但汉字学习是作为语文基础知识的一部分,仍需为学生把基础夯实。作为教育者,应当重视汉字的教育教学,在加强中学的语文基础教育的同时,从中领略中国传统文化,对汉字的文化传承也是至关重要的。 汉字发展至今,承载着广大的文化意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要使中学语文的课堂上充满语文味,对于汉字分析及其文化意味的品读是绕不开的。汉字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往往容易淡化。针对当今课堂、教师、学生对汉字教学的忽视情况,对汉字的教学、对汉字的文化传承影响需要日益扩大。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积淀,汉字承载着的文化对于学生、对于文化的传承来说是不应轻视的。在中学语文汉字教学中,要求教师自身应具备扎实的有关汉字文学素养,同时也要采用讲解与切实体会等教学方法去学习和了解汉字。只有让学生读懂汉字,才能在教育教学中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付菊梅.中学汉字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李润波.中小学汉字教学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02):31-32. [3]朱栋.中小学汉字教学中古文字知识的建构与运用[J].文教资料,2020(08):50-51+19. [4]戴汝潜主编;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汉字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主编.识字教育科学化论文集粹.2006.北京[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04. [5]刘彩霞编著.中小学汉字教学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05. [6]于维祥.在识字教学中发挥汉字的文化浸润功能[J].小学教学研究,20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