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秋分菜,秋分寒露麦。"秋分是二十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随着它的到来,天气变得更加凉爽,秋意越发浓郁。 放风筝、竖鸡蛋,秋分的民俗图鉴是怎样的? 为何说秋分"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秋分到来时,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日至24日。《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的含义有两个。简单来说,其中之一是昼夜时间均分,各12小时;再有便是气候由炎热真正转为凉爽。中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起始,秋分日正好居于秋季90天之"中",所以,也有平分秋季的意思。 秋分到来提醒着人们关注农事活动。《四民月令》中写到:"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后十日中美田。"也就是说,秋分正是收获的大好时节。 它曾是传统的"祭月节"? 据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提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 在另外一种说法里,则认为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即祭拜"月神",在整个仪式中,要设大香案,摆上月饼、红枣等,全家要依次祭拜月亮,希望能得到福佑。 更有观点认为,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的由来也与此有关。 不过,民俗专家王娟提出,其实祭月之礼自古就有,根据《礼记·祭义》的记载,古人"祭日于坛、祭月于坎",而这里所谓的坛和坎就是祭祀日月的场所。 但是,祭祀日月的仪式历来都是国家礼制、国家大事,这些仪式庄重、严肃,过程繁琐复杂,气氛也过于沉重,拘谨,很难将民间传统节日与国家祭祀行为连在一起,因此,中秋源于祭月仪式的说法需要进一步商榷。 饮食图鉴:喝"秋汤"、吃汤圆 此外,据说在岭南地区,有个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 所谓"秋菜"其实是一种野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叫做"秋汤"。人们认为,这样有益于身体健康。 在饮食上,古人认为秋属肺金,为了顺应自然天时,秋日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食品,适当多吃一些酸味甘润的果蔬。 另外,为了犒劳一年的辛劳,过去在秋分这天农民要按习俗放假,有的地方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煮一些不用包心的汤圆,搁在田边地坎"粘雀子嘴",防止它们来破坏庄稼。 放风筝、竖鸡蛋 俗话说"秋高气爽",此时天气变得凉爽宜人,孩子们往往会去放风筝。 也有说法认为,秋分时会出现挨家挨户送秋牛图的,送图人还会说一些不违农时之类的吉祥话,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 此外,王娟说,秋分也可以玩"竖鸡蛋"的游戏。其道理和春分一样,"秋分到,蛋儿俏",秋分也是昼夜等长,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总有人愿意尝试"立蛋"的试验。(记者 上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