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更好的保护公路交通量观测仪地面传感线圈的长期使用,公路交通量观测仪地面传感线圈路面采用水泥路面铺设,通过对水泥路面材料及各项施工要点的控制,做到水泥路面与沥青路面的无缝搭接,使交通量观测仪地面传感线圈部位铺设水泥路面达到规范的压实度、平整度及抗弯拉强度。 【关键词】交通量;地感线圈;路面铺设 一、交通量观测仪传感线圈的布设位置 1、公路交通量观测仪器基本安置在公路道班内,便于设备长期维护及供电,方便管理人员读取交通量观测数据。 2、路面传感线圈布设在公路道班附近路段上,便于传感线路连接观测仪器及掌握线圈的使用情况。 3、路面传感线圈按设在路基结构强度稳定、无大修规划及改线规划的路段,确保传感线圈长期使用提供保障。 二、铺设地感线圈的路面结构 1、在交通量观测站附近路面铺设长度11米混凝土路面,首先路面结构垫层采用10cm天然砂砾,基层采用35cm水泥稳定砂砾,为做到较好的粘结及防水采用1cm沥青表面处治,面层采用25cm C30水泥混凝土。 2、混凝土路面中心设一道施工纵缝长度为11米,二道横缝为传力杆长度为路面宽度,传力杆采用φ25的拉杆钢筋,宽度为70cm,间距为40cm。 3、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形成阶梯式搭接,采用4cm沥青路面下面层双侧1.5米与3cm沥青路面上面层双侧3米的双层结构连接,使混凝土路面对沥青路面平稳过渡。 三、地面传感线圈路面的原材料选用 1、水泥控制 公路交通量观测仪地面传感线圈部位铺设水泥路面,采用42.5级硅酸盐水泥,水泥混凝土的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小于5.0MPa。集中搅拌时水泥含量不得少于320kg/m,不得掺入煤渣、煤矸石、烧黏土等物质,摊铺施工时水泥混凝土面层的表面构造深度为0.8mm。 2、粗、细集料选用 粗集料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级别应不低于Ⅱ级。其中卵石取值范围粒径不宜大于19.0mm、碎卵石取值范围粒径不宜大于26.5mm、碎石取值范围粒径不应大于31.5mm。碎卵石或碎石中取值范围粒径小于0.075mm的石粉含量不宜大于1%。 细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洁净的天然砂,细度模数达到2.5以上标准,其硅质含量应大于25%,含泥量小于2.0%,坚固性小于8.0%,各项质量标准应不低于Ⅱ级。 3、水 混凝土搅拌及养生采用清洁用水,检测水源PH值、含盐量及杂质含量。其PH值应大于4.5、碱含量小于1500mg/L、不得有漂浮油脂和泡沫及明显的颜色和气味。 4、钢筋选用 选用钢筋为HRB400和HPB300钢筋,钢筋不得有裂纹、断伤、刻痕、锈蚀及毛刺,使用前喷涂防锈保护层,传力杆钢筋两端制成一定弯度的圆倒角,拉杆钢筋中部防锈层不小于10cm,不可局部缺损。 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基层选用整体强度高、板体性强、水稳性好、易于施工的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7%,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建议采用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建议水泥计量为5%。 四、地面传感线圈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1、路面铺设前严格控制混合料的标准配合比例,对骨料的级配进行经常性检查,同时控制含泥量,确保达到规范标准。在配比时应注意水灰比例的控制,在摊铺过程中要注意摊铺的均匀性,控制交界结合处收缩率或受热膨胀率,对出现裂缝和断板等情况,应随时注意水灰比,并及时进行调整,在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混合料的配和比。 2、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应注意蒸发失水和水化失水。运送时间不能超出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夏季不超过30—40分钟,冬季不超过60—90分钟。若时间超过限值,或者在夏天铺筑路面时,应使用缓凝剂。混凝土运输时,车厢底板及四周应密封,以免漏浆,装载混凝土不要过满。天热时为防止砼中水分蒸发,车厢上可以覆盖帐布。 3、地面传感线圈水泥路面的施工摊铺。采用分层摊铺和振实方法,施工前对模板的间隔、高度、基层的平整等事项进行检查。达到标准后进行分层摊铺,浇注过程要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混合料不能离析或结团。混凝土灌入时高度不得超过2米,浇注时要连续不断,以防因时间间隔而形成的断层。浇注期间,应随时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的稳定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局部边角、端头模板部位缺损,需人工用锨端运混凝土,避免边角部位因振实不足引起的蜂窝及麻面,下层厚度略高于上层厚度且时间间隔不超过30分钟。待混凝土初凝后,模板不得振动,拆模时间以控制在24小时左右为宜。过早拆模,混凝土强度太低,造成混凝土的损伤。 4、水泥混凝土振捣夯实分为三步:第一步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应插至前一层混凝土,以保证两层铺筑良好的衔接,插入深度控制在距基层3—5cm,振捣时间不低于30s,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有效震动半径的1.5倍,对于边角地带应加强振捣,以防蜂窝、麻点的产生。第二步平板振捣在同一位置停留时间,一般以10s—15s,行走时重叠10—20㎝,保证有足够的水泥浆提出混凝土面。第三步振动梁进一步拖拉振实初步整平,振动梁往返拖拉2-3遍,前进速度1.2-1.5m/rain。对不平的位置,及时进行人工补填,补填时應用较细的混合料原浆,牵引绳不可过短,以减少振动梁底部的倾斜,振动梁底面要保持平直。最后再用平直的滚杠进一步滚柔表面,使表面进一步提浆并调匀。 5、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完成后应进行养生,养生时间由混泥土弯拉强度增长,注意前7天的保湿养生,养生为14-21天,保持潮湿状态,确保养生温度,也可采用喷洒养生剂实施养生,保证水泥良好的水化、水解,防止收缩裂缝产生,当水泥混凝土路面达到设计强度40%后方可通行。 五、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有效的延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从而减少了交通量观测仪地面传感线圈损坏,大大的增加了路面传感线圈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JTG/T F30-20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