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卸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的朱清时,正式受聘为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据报道,朱清时是国内大学首位按照国际惯例,由猎头公司全球遴选出的校长。在接受聘任后,朱清时表示,南方科大将实现去官化和去行政化,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实现教授治校。 熟悉中国高等教育和朱清时院士的人,都会对这所位于深圳特区的崭新大学寄予厚望。 如深圳代市长王荣所说,深圳是创造奇迹、实现梦想的地方。而这所筹建中的大学,从校长遴选到治校理念,以及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期待这条"鲶鱼",能发挥类似于当年经济特区的作用,为中国高校改革闯出一条路来。 众所周知,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成就巨大却也问题缠身。无论是出于对教育的责任感,还是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热切渴望,高校改革都可谓呼声日炽,而相关的实践也时有耳闻。然而教育体制和机制的改变非一日之功,行政权力和既得利益的掣肘也突破乏力。之前如北大等高校的改革,从最初的雷声隆隆,到现今的声音渐低,最多成为旧有机制的修补。 而体制内清醒如朱清时者,熟悉国外大学先进的管理理念,对教育改革不断发出声音,也进行了不少探索。比如他在担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期间,对于大学扩招、大拆大建,对于行政主导的高校评估,都进行过自觉的抵制。但也仅此而已。一旦涉及现有教育管理体制,诸如大学校长的任命,教授治校的确立,以及蔚为风气的行政化趋势,远非一个大学校长所能改变。坚守教育规律的自觉抵制,已属难能可贵。 相对于现有高校尤其是名校的尾大不掉,新成立的高校没有"历史包袱",没有业已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改革的阻力相对小得多。尤其是当这种改革在创校之初就被确立为公认的价值取向,并得到主管部门的主动支持和配合之时,将大大增加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经过近年来的扩建升级,目前我国现有高校的规模迅速膨胀,甚至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师资和生源竞争将不可避免。这也在客观上逼迫想在竞争中后来居上的新成立大学必须利用"后发优势",一开始就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 在人才和资本流动全球化的情况下,建设一流大学所需的硬件设施,以及高水平师资的引进,几乎已不存在障碍,所缺者唯有教育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以及打破旧有管理模式和利益集团的制度性推动力。如果在这些方面能取得大突破,那么为高校改革探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希望,或许就在新兴的南方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