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的特点,在高校内部审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剖析,旨在探讨高校内部审计的审计模式创新,探索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如何有效进行高校分层内部审计,提升内部审计价值。 【关键词】新时代;大数据;高校内部审计;创新 审计信息化,首先是建立在当前的全网络、大数据及云计算的基础上。网络就是连接。对大数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作了如下定义:"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化理解为建立通讯、网络、大数据为基础的信息网络体系,而将审计工作信息化要求结合到审计创新中,就是立足于审计实践,建立审计资源数据库,构建审计信息网络,开发研究推广各类审计模型软件,推进审计信息技术的应用,培育高素质的信息化审计人才等等。 一、新时代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的变化 (1)审计对象的演变 过去,高校内部审计的重点往往是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重大事项;现在,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还包括了数据本身,在审计信息化充分发展的今后,审计的重点也许会变成对数据的有效分析和处理。由于数据的庞大和复杂性,需要在平时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数据平台的构建。 (2)审计模式的演变 传统的审计模式是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大量的走访、实地调研、查阅资料,依靠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审计经验作出判断,得出的结论也会千差万别。今后,即便是不同的审计人员,通过相同的大数据模型推演计算,就可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得到较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果。将来审计的难点,可能在于如何根据各种繁杂的事务,构建不同类合适的审计数据模型加以分析。 (3)审计风险预警方式的演变 当前倡导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指的是内部审计人员利用自身的职业优势,帮助领导和管理人员辨别关键风险点,通过风险预警,加强内部控制,提升工作成效。这中间,风险识别和风险防控,都是通过一次次的现场沟通完成的。但大数据背景下的风险预警,就完全是自发的。只要管理者在操作中触发了风险点,数据平台就会自动警告,并根据风险类型和风险严重程度给予不同的处理结果。 二、目前高校内部审计的困境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高校内部审计的范围不断扩大,业务逐渐拓展,内部审计的风险也日益凸显。 (1)管理层认识不足,尚未形成上下联动的内控管理体系。 2018年1月12日出台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的活动。18版规定将内部审计的职责范围拓宽为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四个方面,增加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环节。但实际上,很多高校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理解和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足,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或者只建立完善了内控制度体系,执行力却不够。很多管理层认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都只是内审部门的事情,认识存在较大误区。 (2)审计人员配备不足,审计方式较为粗放 审计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财会、法律、工程的专业审计人员协同开展工作,需要审计人员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付出艰辛的劳动。现在教育系统一般高校纪检监察处和审计处是分开设置的,但高职院校纪检和审计都是合署办公,只有1-2人负责审计和监督,大部分的时间都被繁重的监督任务占据,用于内控审计及评价的时间较少,导致无法把审计做细做深。而且有些学校审计部门地位较低,审计计划难以实施,审计全覆盖就无法铺开,导致审计不够深入,发现的问题流于表面,或则发现了问题整改措施无法落实,最终审计变成纸上谈兵。 (3)审计监督流于形式 目前高校的内部审计方式限于人力物力,都较为表面化。如对采购的内部审计主要有参加重要的采购活动,其他采购活动采取备案制,以确认采购程序的有效性等。但往往得不到采购部门的配合,采购资料不按照提交备案或者干脆就不提交,采购审计监督变成不了了之。又如对经济合同的内部审计,在合同审签时实施各部门会签的规范程序,但在合同签订后,不再对合同的执行情况比如保修金的缴纳和退还进行监管。又加上现在高校普遍开展对外合作,对外合作方式多样,经济合同十分复杂,以前的审计监督方式难以有效实施监管。 三、有效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创新分层内部审计模式 运用大数据平台,将纪检监察与审计形成合力,通过精细的分层审计,做到内部审计准确定位,精确走位,效果到位。 (1)搭建内部审计数据库,内部审计全面数据化 在大力倡导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今天,内审方法仍然基本处于手工审计阶段。一方面,审计软件的开发和使用程度普遍较低。另一方面,单位财務工作使用财务软件,而内部审计人员对软件操作不熟悉,缺乏会计电算化方面的技能,不能对财务数据库里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审查,而只能凭借打印出的纸质材料进行审计,手段落后、效率低下,完全不能要求。[1] 以前我们的审计工作,是通过一系列的审计报表来体现我们的工作成绩。在这种基础上,如果我们想了解一项审计工作,就必须从头查阅审计台账,翻看审计报告,才能得到结论。这样既耗时又费力。如果能够把审计工作电子化、数据化,对审计数据进行汇总和分类,最终形成审计数据库。这样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在电脑上看到所有的审计报告和审计数据,任何时间都能调出审计数据加以对比,不但提高了审计效率,也便于审计总结和提高。结合我们的工作平台,可以做到内部审计线上开展工作,线上完成审计,线上提交结论,大大提高了工程成效。 如果各个高校都能形成自己的内审数据库,就便于上级领导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比照,加快外审工作的进行。将这些数据库汇总,最终形成全国的审计数据库,就能为教育系统审计实现信息化打下物质基础。 (2)重点突出,重点工作审计精准化 内部审计工作日益繁杂,就要统筹安排,量力而行,通盘考虑,突出重点。总的来说,就是要抓住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两条线,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降低审计风险。 总所周知,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一般是财务收支审计、领导干部的离任和经济责任审计、基建和修缮工程审计、校办企业的资产以及负债和权益、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审计等方面,而内部控制审计和绩效审计作为新的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我们认为,并不能割裂来谈内部控制和绩效审计,应该贯穿在前面六大内部审计重点的始终。 对这些审计重点工作,要分别分析,尽早介入。对每个关节,都要有相应的审计嵌入,做到审计精准到位。比如,对重大经济事项,一进入决策阶段,审计部门就应该介入了,并且要针对该重大事项,编写专门的审计调查方案,对该经济事项做全面的调查了解,深入现场获取相应数据资料,掌握第一手的基础情况。又比如,对基建项目,要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从项目论证和报批开始,每个关键环节,都要有审计工作的延伸,做到步步有审计,节节有监督。 (3)过程严管,经济合同审计程序化 经济合同是经济事项执行的关键环节,所以对经济合同的审签,内审部门都特别重视。经济合同的审签要通过数个职能部门,手续较为复杂,也是合同经办人员的苦恼所在。我们认为,对合同审签,要流程简便化、程序规范化,可操作,有程序,重执行,对内审人员来说,要把好合同预算关、采购关、履行关。 首先是预算关。合同的经费是否列入学校预算,有没有经过批准,或则是不是专项经费,是合同审签首先要考虑的内容。 其次,要把好合同的采购审计关。因为合同的主要条款,都是在采购或招投标过程中已经确定的,所以对采购或招投标过程要作为监督重点来把控。首先,要关注采购文件或招投标文件是否经过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核,审核意见是否得到落实。其次,要关注采购和招投标过程是否合规,评标专家是否按规范进行评标,在评标过程中有没有发现恶性围标和串标现象,设计图纸和采购或招标文件是否有对某单位的倾向条款,采购或招标文件是否存在漏洞。再次,还要关注合同是否得到履行,进而审视内部控制的制度设计以及合同的执行情况,是否需要改善,是否需要加强管理,对这些问题,要进行再跟踪。 (4)上下联动,干部经济审计入微化 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在加强高校内部领导干部管理监督、制约权力运行、维护财经纪律、推动反腐倡廉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特别是十九大以后,国内高校内部开展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被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4] 现在大部分高校已经实行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全覆盖,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短板。比如站位不够高,只是从审计角度着手,还不能为学校决策提供参考建议;力度不够大,审计工作因审计力量所限,即便引入了事务所,也是以抽查为主;在审计成果运用方面,还没有得到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和广泛采纳应用;在审计整改结果反馈方面,依然存在"审计走过场,问题年年有"的现象。 当前新形势下,经济责任审计也应该与时俱进、随时转型。首先是审计对象发生转型,从开始的以政为主转化为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其次是审计目标发生转型,从以前的审计追责到现在的风险防控;再次是审计要点发生转型,从追查违纪违规现象到现在贯穿始终的内部控制,这就意味着要把工作做细、做透,不光是要看到违纪违规的款项,更要对领导干部在任期间的工作进行梳理,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给出可操作性的建议;最后是审计模式发生转型,从原来的单纯内部审计到现在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联合审计模式。 (5)内审为主,联合审计规范化 现阶段,因为高校建设的蓬勃发展和经济活动的日益增多,单靠审计人员个人的力量完成审计任务不但不可行,也无法规避审计风险。要适应内部审计新形势,就要选择规范、有力的审计服务单位进行合作,形成审计整体合力,有效解决审计任务逐年增多、审计要求不断提高而审计人手相对欠缺的问题。 但是,引进外部审计力量的同时,也要看到高校内部审计同样有着自身的特长和优势。比如,内审部门一直参与学校管理,广泛参与学校决策与运行管理全过程,较为熟悉本校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管理,能在管理中提早发现问题,及早"纠偏",在风险预警与防范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部审计的强大"免疫系统"功能,以及作为学校在编教育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同样是外部审计所无法取代的。 所以,我们要从传统的依靠内审或则单纯的依靠外审的审计模式剥离,内审为主,外审为辅。首先要从财政厅、审计厅的定点服务单位中选择可靠的审计服务单位,然后在外审单位进场时,做好指导和規范工作,审前沟通,审中引导,审后督导,确保得到质量可靠、审计有效。 四、结语 前面介绍了新时代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践探索,但总体说来,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任重而道远,审计信息化刚刚起步,存在不少问题和实际操作困难,有些至今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比如,如何选择和推进适用性强的审计软件的应用?如何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搭建审计模型完成审计工作?如何建立信息化审计的规范体系?这都是下一步信息化审计工作需要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雷中浩,胡银茂,叶世利,《教育系统内部审计监督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N],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6); [2]陈焕昌,《浙江内部审计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汇编》,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5; [3]鲍国明,《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 [4]卿文洁,卿晨,《新时代高校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探析》[N],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