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深刻阐释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1月15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张正红在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上表示,2020年四川将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积极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立法,启动实施新一轮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以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和垃圾焚烧处理项目为重点,加快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设施建设。 除此以外,除三州以外的1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大力开展示范片区建设,推动公共机构先行先试,不断扩大生活垃圾分类小区覆盖率。县级城市、乡镇和农村要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硬核"方案出击 将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到底 2019年11月20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县级城市、乡镇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成效,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显著提高。 《方案》明确,城镇生活垃圾分类以"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为基本类型,确保有害垃圾单独投放,努力提高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的单独投放比例。同时,要求各地探索具有农村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方法,鼓励采取农户初次分类和保洁员二次分拣的"二次四分法"实施生活垃圾分类。 2020年4月,张正红在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就《四川省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方案》的出台背景、总体要求、重点要求、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深刻解读,并就工作中需要把握的六个方面问题作出详细说明。 "生活垃圾分类意义重大深远,应避免认识简单化。"张正红指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也是关系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问题。在推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两个误区:一是简单从业务层面、技术层面来理解垃圾分类,就垃圾说垃圾、就分类说分类;二是要避免过多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理解垃圾分类,过度重视垃圾的回收利用价值。 "生活垃圾分类涉及千家万户,应避免标准复杂化。"张正红说,生活垃圾分类面向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如果分类标准过于精细复杂,垃圾分类就变成了老百姓"额外的负担"。各地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因地制宜探索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切忌搞得太学术、太复杂。"比如,在居民家庭中,我们建议只需要设置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2类垃圾桶。可回收物,不是每天都会有,无污染、体积较大,不需要设置专门的垃圾桶。有害垃圾,仅占生活垃圾的1%左右,可以半个月或一个月投放一次就行。但在厨房内,我们推荐摆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2个垃圾桶,避免厨房内的其他垃圾混入厨余垃圾。" "生活垃圾分类连片才能产生效应,应避免推进碎片化。"张正红指出,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连片推动、整体推进,才能见到实效。地级及以上城市应以区为单位,整体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此基础上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的街道开展示范片区建设。各地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推进与点上示范的关系,以整体推进为前提,开展试点示范;以试点示范为引领,助推面上工作,决不能简单搞成局部的、点上的几个试点示范或者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终端处理设施规划布局要与前端分类相协调,避免终端‘吃不饱’或‘处理不了’。"张正红介绍说,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矛盾集中在"一头一尾",即前端分类投放和终端分类处置。前端分类投放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解决;终端分类处置的问题,主要是政府的事。各地需重新审视和评估各类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分类收集量,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科学规划布局厨余垃圾处理、有害垃圾处理、焚烧发电等终端处理设施,确保终端处理能力与前端分类投放基本相匹配,不能盲目求大求全,造成处理能力的闲置和浪费。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要因地制宜,应就近减量、化繁为简、方便群众。"张正红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不同于城市,在分类投放环节,一定要充分考虑广大农民群众的认知度,让复杂的垃圾分类认知简单化、操作简易化,让绝大多数农民易学易用、易记易分。 "生活垃圾分类需要久久为功,应避免工作运动化。"张正红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具有广泛性、日常性、专业性、环闭性、系统性五种特性,决定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生活垃圾分类上要摈弃速胜思想,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既要有决心,也要有耐心,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还即将制定出台《生活垃圾分类指南》和《生活垃圾分类导则》,对四川生活垃圾的类别、不同场所的分类方法、各类垃圾的投放要求,以及收集容器、收集站、运输车辆、中转站等设置要求进行规范。 动员再部署 垃圾分类工作再发力 4月24日,四川省政府召开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去年省统计局民调中心做过一项调查,有88.0%的受访居民表示‘知道’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有82.6%的受访居民愿意配合做好垃圾分类。"四川省副省长杨洪波指出,2015年起,四川省逐步在城市和农村地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宣传教育逐步深入,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试点示范效应初显,尤其成都、广元等生活垃圾分类重点城市,更是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 疫情防控期间,四川各地住宅小区、商超、工地、写字楼等区域,有了专设的废弃口罩垃圾桶。专门垃圾分类收集和消毒处置,也让垃圾分类再次受到关注。 就在去年,成都被国家确定为46个生活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之一。据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成都市重点围绕"一个目标",狠抓"三个重点",谋划"六篇文章",着力推进具有成都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 针对"前分后混"难题,成都市按照"整体实施、成片推进"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垃圾分类示范街道、示范社区、示范小区建设,制定以街道为单位成建制整体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及示范区评定办法,成建制推进分类设施及分类收运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已在52个街道、792个社区开展示范创建工作。 同时,组织编制《成都市餐厨废弃物处置设施专项规划》《成都市长安静脉产业园建设专项规划》、修订《成都市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科学推进分类投放、收运中转和处置等设施设备建设改造,推进"静脉家园"建设。截至今年3月,全市6571个小区配备了四分类设施21万余个,配备四分类运输车1910辆,建成投用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设施5个、无害化卫生填埋设施6座,日处理生活垃圾1.8万吨以上。 截至2020年3月,成都全市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累计达379.69万户,同比增长61%以上;全市城镇社区和农村集中居住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60.92%,党政机关、学校、公立医疗机构、商业综合体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均达100%。 而广元,早在2017年就被列为全国46个生活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之一。 "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专员中端精准分是关键。"广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一是分类员"督导分",机关单位安排专兼职分类员500余名,负责垃圾分类宣传培训、检查指导、监督考核,确保本单位垃圾分类工作落地见效;二是分拣员"精准分",垃圾中转站落实300余名环卫工人兼职分拣员,对街道、广场等公共场所收运的生活垃圾进行再分类,实现应分尽分;三是分类师"指导分",智慧居家馆垃圾分拣点配备161名垃圾分类师,进小区、进单位面对面普及分类知识,提升分类投放正确率。 "可回收物‘变废为宝’,厨余垃圾‘循环利用’,其他垃圾‘绿色利用’,有害垃圾‘无害处理’。"该负责人表示,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实现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是目标。对废塑料、金属、纸板等可回收物由回收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实施范围内回收利用率达21.1%;广元市去年年底建成投产日处理能力10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厂,配备专业运输车12辆,厨余垃圾实现"一体化"收集、运输、处理,共回收废弃油脂40余吨,全部转化为生物柴油;同时,建成日处理700吨的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已焚烧处置其他垃圾40余万吨,发电量近2亿度,产生效益1.2亿元;建设有害垃圾暂存点1处,配备收运车2辆,集中暂存有害垃圾6.2吨。 通过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广元市仅2019年回收的可回收物达6.2万吨,节约收运处理费1000万元,增加居民收益3500万元,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初步实现了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群众得益的多赢局面。 "要深入总结试点工作成效和困难,进一步明确垃圾分类工作重点。"杨洪波在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一要抓好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积极推进垃圾分类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商场,让大家充分认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重要性,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习惯;二要抓好垃圾源头减量,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源头减量"是关键,抓好生产、流通、消费三个重点环节的管理;三要抓好前端分类投放管理,建立落实责任区制度,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站点,建立激励引导机制;四要抓好分类系统配套完善,按照前后配套衔接、规模适度超前的原则,以实施新一轮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为抓手,加快构建完善分类收运、回收利用和末端处置体系。"要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为契机,推动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有机结合,不断把绿色、低碳、环保等价值观念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促进公众文明素质和公共意识的提升。" 共建共治共享 厅长到社区宣讲垃圾分类 "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每个人是垃圾的制造者、受害者,也可以是垃圾分类处理者。 2019年12月20日,张正红到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道倪家桥社区,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谈心,共同商讨"以生活垃圾分类和绿色社区创建为抓手,推进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等工作,就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必要性作出强调:"传统的‘混合收集-混合运输-混合处理’垃圾处理模式,既浪费了垃圾中的有用资源,又消耗大量的土地和财政资源,推行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不做不行。" "社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首要的是把群众发动起来。"张正红指出,在社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关键是要抓好分类投放这个环节。要抓好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通过网络媒体、广播电视、微信微博、手机短信、社区宣传栏、宣传手册和资料等途径,让大家知道为什么要分类、怎样去分类。同时,合理布局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社区要根据辖区内生活垃圾产生情况、分布情况,合理设置垃圾箱房、垃圾桶站等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在设置收集设施方面,要通过与居民充分沟通,在‘分类’与‘便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通过‘小手拉大手’,努力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目标。要逐步将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写入基层自治章程、小区居民公约,不断形成生活垃圾分类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张正红说,加强分类投放行为的引导和监督,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动党员骨干、网格员、热心市民、志愿者、保洁人员,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现场引导员队伍,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的现场宣传、引导和监督,可通过设置生活垃圾分类"红黑榜"制度等方式,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要注重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全面普及生活垃圾分类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去年7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还通过"厅长面对面:垃圾分类系列访谈"的形式,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就生活垃圾分类热点问题作出回应,并编写了生活垃圾分类的顺口溜——玻金塑纸衣、汞灯药池漆,帮助群众区分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 分类方式"接地气"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有诀窍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治理好农村生活垃圾,避免"垃圾围村",才能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真正成为现实。 4月1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财政厅、生态环境厅、省供销合作社共同印发《关于推进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到2020年年底全省乡镇和农村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覆盖90%以上行政村。《指导意见》明确了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方式、治理模式、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垃圾收运转处置体系建设、村庄保洁要求以及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整治要求,鼓励各地采取农户初次分类和保洁员二次分拣的"二次四分法"为主,农户"一次四分法"和"三分类法"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的分类方式,因地制宜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回归田园、回归市场、回归老百姓的腰包——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上,作为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全国首批1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创建示范县之一的成都市蒲江县,实行"二次四类"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通过"三个回归",为明月村的农村生活垃圾找到了基于其各自不同分类、属于自身的安放之所。 实行可堆肥垃圾就地处理,实现生活垃圾前端减量,是明月村处理生活垃圾的第一步——生活垃圾回归田园。"堆肥坑是蒲江农民因地制宜、就地资源化处理易腐烂垃圾而自创的‘土办法’。"蒲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而如何不让垃圾池变垃圾堆,则是关键性的第二步——回归市场。"我们将垃圾分类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同时,还积极推进垃圾治理付费制度。"据该负责人介绍,蒲江县农村地区清扫保洁和清运已经实现了全域市场化。目前,蒲江县正投入5400多万元,建设每天压缩400吨的生活垃圾压缩站,预计今年10月投用,届时,生活垃圾将会得到更为"周到"的处置。 明月村生活垃圾处置的第三步,则是回归老百姓的腰包。"这是一个共赢的过程。以前,村民们需要积攒很多废旧塑料瓶、纸板等垃圾送到回收站,现在只要在家门口的‘垃圾银行’就可以进行处理。"据该负责人介绍,所谓"回归",就是利用"互联网+",通过先进科技建立的"垃圾银行",把可回收的生活垃圾变成钱揣进村民的荷包里,变成老百姓踏踏实实的收入。"完全不用给一分财政补贴,而村民又得到了实惠。" 不同于明月村的做法,雅安市名山区百丈镇高岗村则探索出一条完全不同的"高岗村模式"——取消垃圾池。 张正红到倪家桥社区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 "农村生活垃圾混乱,主要原因还在于人。我们取消垃圾池的目的就是倒逼村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倡导垃圾不落地。"高岗村党支部书记王英介绍说,他们确立了一条独特的垃圾分类模式:第一类,包括拆房子等在内的建筑垃圾,拿来铺路铺院坝;第二类,动物尸体、果皮以及菜帮子等厨余垃圾拿来深埋在茶园里作为肥料;第三类,瓶瓶罐罐、纸板等可以回收的废品,直接拿去卖钱;第四类,油纸袋、烂衣服、烂鞋子等生活垃圾,每家每户放在自己家门口的垃圾桶,每周定期收集。"综合下来,两个词。就地分类!源头减量!" "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减量,真正需要收集和运走进行统一处理的,只有原来生活垃圾的三分之一左右。"名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罗卉说。 "无论哪种模式,对农户来说,分类的主要标准就是看是否易腐烂,先把易腐烂垃圾分出来就地资源化利用,其他的再由农户或保洁员进一步分类。"张正红在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各地要大力发挥保洁员作用,通过保洁员加强对村民的宣传、引导和教育,从而提高源头分类、二次分拣的准确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不同于城市,分类方式要‘接地气’。"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后期还将出台《四川省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建设指南》,并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手段,研发推广"全省农村垃圾收转运设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