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15.09.04 文|李健 若不是因为最近搬家,无论如何我也想不起这些来自上个世纪的家信。那是20年前,我在大学读书时,家人写给我的信。感觉它远得已有一个世纪那么长,长得让人有些恍惚,近乎不真实。可当我重新读起这些书信,从前的一切又逐渐清晰起来,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我出生成长在哈尔滨,尽管它不是一座经济发达的城市,但人们的幸福感很强。人们热衷于过节和聚会,记忆中,家家都是人口众多,每到节假日,亲朋好友聚会连连,这也让我从小就感受到无处不在的亲情。这座城市给予我的,除了得天独厚的美好景色之外,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由于我之前从来没有离开过家,刚上大学时,很不适应一个人独立生活,总是想家。而盼望家信,则成为我校园生活里不可或缺的内容。每天放学,我就在传达室信件堆积如山的桌子上,寻找自己的名字。其实每封家信的内容都大致相同,而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读了一遍又一遍。家信中,除了嘱咐我努力学习和注意身体外,就是告诉我别怕花钱。那时候,每个同学的家庭情况大都差不多,不太富裕,尤其是我们家里有3个孩子,抚养的过程像是在爬上坡路一样,多少还是有些费力。可是在信中,母亲经常有意无意地透露,家里的经济状况很好,让我安心学习,而我也是竭力找出一些可能会让他们高兴的事情,甚至是自我描绘对未来的畅想。 1995年,我随学校艺术团去香港演出,那时香港还没有回归,去香港相当于出国,看什么都觉得很新奇。我在信中向父母描绘了香港的样子,还告诉他们,其中的一所大学非常喜欢我,有可能以后去那里读研究生。母亲来信说,这个消息让全家人兴奋了好几天,还说了将来学成归来要好好建设家乡,将来家乡也会赶上香港之类的话。 清华大学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份很大的荣誉,而这份因我而获得的家庭荣誉让我觉得更有责任去守护它。这是一所功课繁重的学校,尤其是我们电子系,更是以学习压力大而著称。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开始厌学,心中竟隐约闪现了退学的念头,整天都郁郁寡欢。 记得有一天,我在宿舍里整理书信时,翻看了大一时家人的来信,那来自父母的满篇的喜悦与自豪,让当时的我羞愧难当,一时竟泪流满面。我心想,我不能为难善良的父母,不能打击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刚刚建立起来的自信,更不能让我的家庭布满愁云。我暗暗下了决心,我一定要坚持到毕业,拿到学位。 回想起来,我应该感谢那些信件,感谢我平凡而温暖的家庭,给了我最初的力量。事实证明,许多事情就是一念之差,许多结果也只有一步之遥。 当时我在大学经常演出,也写歌作曲,母亲担心这样会影响学业,在信里写道:"你现在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不要总想着当歌星之类的事,那些都是梦,不现实。咱家人都是普通人,你要学一门技术,毕业后找个好工作,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父母不指望你能出名挣钱。" 其实那时我就是热爱音乐而已,在校园里比较活跃,并没有想过要把音乐当作职业,因为就像我母亲说的那样,这样的职业离我们这样的家庭太遥远了,我不可能成为经常在电视里出现的人。她也深知,靠唱歌为生有多难,因为我的父亲就是一名京剧演员,他知道从事艺术工作所付出的代价。 父亲是我见过的最老实善良的人,用当今的话说,就是"完全无公害"。记忆里,关于他最初的印象是在一个初冬,当时我也就3岁左右。我记得我站在床上,父亲边给我穿棉裤边说:"下雪了,冬天来了。"我至今还记得自己看着窗外鹅毛大雪从天而降的情景,那也是我关于雪的第一次记忆。但这次记忆中,完全没有关于寒冷的感受。 几年后的一个寒冬,我常常在半夜醒来,发现父亲在写东西,有时还捂着胸口。我感到很奇怪。原来单位给许多演员都涨了工资,却没有父亲,据说是一个给领导送礼的人占了本应属于父亲的名额,父亲在给上级部门写信投诉。 由于心情不好,他的胃病犯了。我想,父亲在乎的不仅仅是几级工资的钱,还有一个演员对职称的认可和对艺术的尊重。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他的忧郁,至今还能想起他的表情。 这件事后来的结果怎么样我已经不记得了,他的忧郁是何时消散的我也忘记了。普通人的家庭就像漂浮在海上的小船,随时降临的风雨都可以让它摇晃,而对我来讲,感受更多的是小船里的温馨。 初中毕业的时候,我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相当于中学里的清华。 有一次父亲要去俄罗斯演出,当天母亲让我去火车站送父亲,我感到有些意外。以前他出差时都是自己去车站,因为平时父亲的话不多,也从来不让我为他做任何事情,后来才知道,父亲是想在同事面前小小地炫耀一下他的儿子。因为小时候那些叔叔阿姨都很喜欢我,如今多年不见,我又考上了最好的高中,父亲特别想让他们见见我。我还记得当他们夸奖我时,父亲流露出满足的表情,那时我真正意识到他为我感到骄傲了。而同时我也发现他有些老了,和从前那个神采飞扬的武生父亲略有差别了。我的心隐隐地收紧了一下。 记忆中,我的父亲在我面前只流过两次眼泪:一次是有一年从北京放假回家时,我跟父亲说我给爷爷带了一件礼物,他告诉我爷爷去世了,我看到他流下了眼泪;还有一次是他得了癌症之后,要做手术,我和姐姐凑齐了钱去缴费时,他感动得哭了,他说孩子们懂事了,给孩子们添麻烦了。这让本已焦虑的我心如刀割。 我把当时仅有的几万块钱全都拿出来,我知道,父亲对我而言是多么重要。随后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我送他回哈尔滨。火车上,他已经很虚弱了,每次去洗手间都要我搀扶或者背着他,我一宿没怎么睡觉。记得当我背着他时,他说了一句:"原谅爸爸。" 那一瞬间,我强忍住了泪水。他太客气了,竟然对自己从小背到大的儿子客气,而我只是背了他几次而已。 尽管看不到他的表情,可我知道那是我熟悉的表情,我深知这句简单的话里的含义,有内疚、有感激、有牵挂,更有不舍……当时我的歌唱事业没有什么大的起色,他一直在担心我的生活。 多年以后,我偶尔会想起这个场景,想起这句话,常常不能释怀,就像在落笔的此刻,我的眼泪又夺眶而出。 我曾经写过一首歌叫《父亲》,里面写道:"你为我骄傲,我却未曾因你感到自豪,你如此宽厚,是我永远的惭愧。"去年我重新录制了这首歌,在最后加了一句:"我终于明白在你离去的多年以后,我为你骄傲,当谈起你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为他感到骄傲的,是他对生活的隐忍和对家庭的忠诚。 如今,我们3个孩子都生活在北京,母亲如候鸟般往返于哈尔滨、北京和海南。她在孤独中寻找快乐,寻找能让她过下去的生活。人生终究是残酷的,母亲步入这个人生阶段后,开始面临着更多意外的告别,她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中也陆续发生着生离死别,有时想想我真为她担心。 现在,每当我取得成绩时,她在高兴之余常常会说:"要是你爸还活着该有多好。" 前些天,她在看我的电视节目,我唱完一首歌后,她一个人对着电视机激动得鼓起了掌,还连声喊道:"好好好!"她把这些当作有趣的事情告诉了我,听后我也乐了,可随后心里却涌出一丝悲凉。是啊,要是父亲还活着该有多好,那鼓掌的就不是她一个人了,他们俩一定会热烈地讨论,我甚至可以想象到他们谈话的内容。 只是,我想象不出父亲如果活到现在时的面容,在我的记忆里,他最后定格的样子远远年轻于现在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