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子"一听就让人有些不寒而栗,但其实就像是老子、庄子一样,尸子也是对古代一位先贤的尊称,他的本名尸佼,虽然名字很少有人知道,但是曾经的很多寓言故事,甚至是"宇宙"这个概念,最早也是他提出来的,说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这位尸子也是相当厉害的人物呢?那么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听上去很恐怖,但实际上很渊博的尸子吧。 说起诸子百家,大家肯定都会想到老子、孔子、孟子、墨子、孙子、庄子等等影响力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各位大家。 但是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大人物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各个流派的学者,其中就有一位本文的主角:尸子。 一、尸姓 尸这个姓很是少见,许多看多了网络小说的朋友甚至问我:尸姓是不是来自于古代和墓地、丧葬有关的职位呢? 这是大谬啊! 尸姓是一个冷门的姓氏不假,但是尸姓根据记载是来自于西周天子的姓氏--姬姓。尸姓的祖上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周武王的两个兄弟周公旦和召公奭辅佐周武王伐纣成功,而且在后来在周武王去世后一直辅佐周武王的后代,保证了周代的统治,功绩很大。 召公奭这一脉的后代在东周年间的时候,有一支迁徙到了一个叫做尸乡(也叫尸氏)的地方(今河南省偃师市西,距离古洛阳三十里)居住下来,于是就以地为氏,是为姬姓尸氏。 尸氏在历史上也算是鼎鼎大名,秦末汉初,刘邦逼迫齐国田横投降,田横走到尸乡的时候决定自杀身亡,随后田横手下的五百人听到田横自杀的消息,也都一起自杀了,史称田横五百士。 简单说一下尸姓的来历,接下来我们说尸子的故事。 二、尸子 说起尸子,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战国时期还有这样一位人物,可以说尸子在诸子百家中是一个非常冷门的人物。 根据汉代班固的考证,尸子原名叫尸佼,是鲁国人。也有人说他是晋国人,但是不管他是哪国人,尸子这个人之所以能被尊称为"子",他也是留下来了许多著名的理论和名言。 以史为鉴随便举几个例子,大家一听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句话出自于尸子啊。 比如:"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这句讲述君民关系的名言一言点破百姓的重要性。 比如:"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简单明了的概括了宇宙的定义。 再比如:"自井中视星,所见不过数星。"坐井观天的故事,极有可能是在这儿得来的。 根据历史记载,尸子留下来了大约二十卷的著作,称之为《尸子》,而且凭借这本著作,他才得以晋升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一员。 我们从尸子留下来的著作中发现,尸子基本上什么儒家、法家、墨家,道家、阴阳家……都懂一点,是诸子百家中的杂家的代表。 而且尸子极有可能和商鞅有关系,甚至是商鞅的老师。 三、尸子和商鞅 根据汉代班固在《汉书》的说法,尸子原名叫尸佼,是鲁国人。在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秦国相国商鞅,并加入商鞅团队。 由于尸佼本人才华横溢,甚至一度被商鞅当 成老师一般,事事请教。但是后来商鞅因为得罪了贵族只能谋反,结果不但自己被杀,而且整个家族、门客、亲朋好友,被牵连的人不计其数。 尸佼作为商鞅的门客和老师,在商鞅失败后竟然跑路去了蜀地。 尸子,名佼。鲁人,秦相商君师之。鞅死,佼逃入蜀。--《汉书》 所以说如果按照汉书中的记载,尸子就应该是商鞅的老师。而且应该在商鞅的生活、思想、治国理念里,尸子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因为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尸子》等书籍,在东汉时期,已经不怎么流行了,所以班固的记载也只是一面之词。 所以我们在往前看看,在汉武帝之前就已经成名的著名学者刘向记载:尸子名佼,是晋国人,他不是商鞅的老师,而是商鞅的一位重要门客。 刘向还说,商鞅在制定立法、政策的时候,曾多次向尸子请教。 当然,最后的结果和《汉书》中记载的一样:商鞅造反失败了,尸子逃脱了秦国的追击,潜逃到了蜀地,死于蜀地。 四、尸子和《尸子》 虽然说尸子没能干出啥大事来就成了逃犯,但是此后尸子却成功的成为了诸子百家之一,为啥呢? 根据刘向记载:尸子逃到蜀地后,并没有招兵买马替商鞅报仇,而是发奋著书,把自己的思想写成了二十卷,大约六万余字的《尸子》,最后著书立说成功后才死于蜀地。也凭借此书成为先秦诸子百家之一。 今按《尸子》书,晋人也,名佼,秦相卫鞅客也。卫鞅商君谋事画计,立法理民,未尝不与佼规之也。商君被刑,佼恐并诛,乃亡逃入蜀。自为造此二十篇书,又六万余言。卒,因葬蜀。--刘向 这种说法和班固的说法比较,除了尸子到底是鲁国人还是晋国人有争议,甚至还有说他是楚国人的,但是尸子和商鞅之间的关系其实反而得到互相印证,可以确定的是: 1、尸子和商鞅关系非常好; 2、尸子在商鞅变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3、尸子在商鞅死后活了下来,整理了《尸子》一书。 根据这三条我们大胆假设,尸佼虽然祖上是周王王族,但是随着礼乐崩坏的大时代到来,别说尸氏姬姓,连周王自己都不能自保。 于是尸子可能跟后来"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差不多,只能在乱世中前往各国寻求用武之地,后来发现秦国在招贤纳士,于是从鲁国或是三晋之一来到了秦国,因缘巧合之下以门客的身份结识了商鞅。 秦国相国商鞅在了解了尸佼的才华后,非常尊重他,一些关于秦国变法、治国理念、政策执行都要和尸佼商量。(这恐怕就是班固说的师事之) 在《康熙字典》的《集韵》一部中也记载,尸子是商鞅的老师这种说法。 秦有尸佼,即商君师,著《尸子》。--《集韵》 等到商鞅死后,尸佼看事不可为,于是跑到蜀地,隐姓埋名把自己这么多年的思想和认知写成二十卷的《尸子》一书,也因此被尊称为尸子。 刘向在《荀子书录》里评价《尸子》是"非先王之法,不循孔氏之术。"更多的是类似法家的记载。后来汉代人描述《尸子》却是有十九卷写的 是道德仁义,一卷写的是山川地理。 大家怀疑这个记载和之前西汉刘向的记载不一样啊?会不会西汉后《尸子》就已经流失了? 十九篇陈道德仁义之纪﹐一篇言九州险阻﹑水泉所起也。--后汉书 可惜的是,在屡经战乱后,三国时,这个《尸子》就丢了大半了,魏国人还给续了九篇。到了唐代还有学者看到三国时期续写的《尸子》一书,但是到了宋朝的时候,这个续写的版本也已经遗失不可考证了。 目前可以看到的《尸子》是清代学者整理改编而成,但是原始版本的《尸子》到底是啥样的了,已经不可考证了,遗憾啊。 《隋书·经籍志》杂家记载: "《尸子》二十卷﹑目一卷。梁十九卷。秦相卫鞅上客尸佼撰。其九篇亡﹐魏黄初中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