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绿皮书》兼具"旅行文学"与"成长主题"的基本特征。黑人钢琴家谢利与白人司机托尼在南下巡演旅程中亲历黑人遭受的歧视与压迫,在种族隔离的困境中互相了解、建立友谊,最终实现彼此精神上的成长,凸显了创作者追求种族平等与融合的理想情怀。 关键词:《绿皮书》 旅行文学 成长主题 种族平等 电影《绿皮书》(2018)讲述了白人保镖托尼被黑人钢琴家谢利雇佣,驱车前往种族歧视严重的美国南部进行巡演的故事,通过一白一黑两位主人公性格、地位、文化修养的倒置与错位,以轻松戏谑的语调反映种族歧视的沉重主题,使观众在笑声中思考,心酸中感受温暖,沉思后获得共鸣,一经上映即获得广泛赞誉。 在文学批评领域,本片目前批评视角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种族主题分析[1];文化身份的错位与建构[2];人物形象及文化内涵[3];心理分析[4]及字幕翻译[5]等。毋庸置疑,这些研究有助于观众更深刻地理解影片的内涵与外延,但经过比较与思考会发现这部作品符合"旅行文学"与"成长主题"的基本特征。本文将从这两方面入手,探讨旅行经历对主人公世界观的改变,通过磨合、交流与互助,两者都实现了精神上的成长。 一.旅行文学与成长主题 (一)旅行文学 "旅行"(travel)在字典中的定义是:"从一地到另一地,尤其指路途遥远。"[6]1130"旅行"意味着地域的改变、环境的变化,未知因素的出现,以及冒险和猎奇。随着科技发展,旅行逐渐成为常见的社会现象,而旅行文学因为跨越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等交叉学科,是构建复杂故事情节及展开叙事的理想载体,越来越多的作者把旅途作为叙事背景,"旅行文学"开始成为独立的文学类别。关于"旅行文学"的特点,《旅行书写面面观》中写道:"正如旅行本身可被视为某种流动的经验,旅行书写也可被看作相对开放的、多样的形式。"[7]3 此外,公路片是好莱坞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具有深刻的批判现实意义。公路使主人公离开熟悉的环境,置身于陌生旅程之中,从而产生特殊的空间和情境。人物是行动的主体,公路则是人物行为和情感叙事的客体,两者互相作用推动故事发展。"公路—旅行"引起的地域改变、人文环境的变化也能促进个体的成长,因此"旅行文学"与"成长小说"可以看作文学创作中的孪生兄弟,两者相伴同行。 (二)成长主题 成长主题脱胎于"成长小说"。学界普遍认为"成长小說"始于18世纪的德国,后来流传到英美等国家。美国的成长小说偏重对成长过程中冲突、痛苦及蜕变的描写,侧重精神追求,也被称为现代成长小说,代表作有《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麦田里的守望者》等。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手段革新,文学表达形式不再局限于小说,诗歌、戏剧、电影也成为重要艺术形式。成长主题最显著的特征是:成长过程中的主人公在自我与社会的相互改造中经历一系列事件,视野得以开阔、心灵得到震撼、人生观获得塑造,最终发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影片中主人公驱车一路向南,在旅途中亲历"黑皮肤"带来的种种困境,磨合中增进了解,互助中获得友谊,最终完成精神上的"成长之旅"。 二.谢利:从封闭到开放 本片背景设在20世纪60年代,南方黑人依然生活在剥削和压迫之下,像奴隶时代一样要么在种植园辛苦劳作,要么作为奴仆服务白人。北方状况相对较好,黑人从事的职业更加广泛,但种族歧视依然存在。 在此背景下,谢利的出场颇具戏剧意味:印度裔管家组织面试,操持家务;住所富丽堂皇,摆满极具异域特色的艺术品。当身着华丽长袍的谢利轻快而不失庄重地出现在镜头前时,相信观众与托尼一样惊愕。他坐在华丽的椅子上俯视面试者,屈尊迂贵的气势宛如国王。黑人身份与其经济地位和贵族气质形成巨大反差,强烈对比使这一幕充满戏剧张力。虽然身为黑人,但他的言行举止处处透露出上层白人才有的优越感,南方之旅使他走出"宫殿",亲身体验残酷的种族歧视现实,经历思想上的洗礼。 谢利从小学习钢琴,一直接受白人教育的他对白人文化更加认同,而对黑人群体知之甚少。白人思想与黑人外貌的不对等给他带来巨大的困惑与痛苦,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归属何在。为了寻找答案,拿着高薪受人景仰的钢琴家决定像"莴苣姑娘"一样走出"高塔",试图通过自身努力一定程度上改变白人对黑人的刻板印象,南行可以看作是精神探索之旅。 谢利一直在思考"我是谁"这个哲学命题。他的主要工作是为白人弹奏钢琴,是白人文化的装饰品,但走下舞台依然不被主流文化接受;身为黑人,他所受的教育和从事的工作也因为与其他黑人不同,而不被黑人同胞接纳,失去了种族文化根基;更有甚者,作为同性恋,性取向使他"不够男人"。愤怒无助的谢利不禁悲叹"我到底是什么?" 旅程中,谢利逐渐了解到黑人喜欢的食物和音乐,并经历种族歧视的痛苦:堂堂音乐家只能屈身于杂乱的小旅馆;被白人小混混肆意侮辱殴打;在"日落镇"身陷囹圄。这些经历使他认识到不管自己有多大成就,都得不到主流社会的认可,转而向黑人群体和文化靠拢。巡演最后一程,谢利拒绝为种族歧视者表演,转而到黑人餐厅就餐并免费演出,看到观众们闻乐起舞,他也绽放出由衷的笑容,这一刻谢利真正敞开心扉融入了自己的族群。这次旅行,他有没有改变其他白人的看法不得而知,但至少改变了托尼,使托尼从抗拒到认同并支持黑人。 南行之旅也使谢利拥抱友谊。托尼在给妻子的信中提到谢利的"孤独"。出发前,他独自住在封闭的"宫殿"里,离异并与兄弟断绝来往;旅行中,他每晚靠威士忌来助眠;看到乐队白人成员与女子畅谈,他只能远远旁观;即使入住黑人旅馆,也与其他黑人缺乏共同语言。旅途中,托尼与谢利有争执有误解,但更多的是互相扶持和体谅;巡演结束时,谢利在黑人餐厅为同胞演奏;与托尼成为朋友,雪夜中帮忙开车;最后敞开心扉加入托尼的家族圣诞聚餐。 这次旅程不仅使谢利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融入黑人族群,更使他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观念转变,完成了思想上的成长,而共同享用圣诞大餐昭示了导演对种族融合的美好期盼。 三.托尼:从拒绝到接纳 白人托尼与谢利形成对位,颠覆了白人高高在上的传统形象。他生活在贫民区,生活捉襟见肘。影片一开始塑造了酒吧保安托尼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动辄使用武力的莽夫形象。稍后,失业的他为了养家糊口四处钻营,甚至为了五十美元与人比赛吃汉堡,最后"屈尊"接受巡演司机的职位。这次旅程不仅改變了托尼对黑人的看法,也使其经历道德洗礼,实现思想的升华。 受时代影响,托尼一开始歧视黑人。后来迫于无奈接受司机的工作,但羞于承认受雇于黑人,辩称是为唱片公司工作。途中离车时,不忘把钱包带走,因为在白人心中黑人都是小偷,哪怕这位黑人是他的雇主。途中托尼亲眼目睹身为行业精英的谢利作为黑人遭受不公,也认识到谢利文雅高尚的品质,逐渐改变对黑人的看法。从一开始只是行使职责帮助谢利脱困,到最后宁愿放弃收入也要维护朋友的尊严。在最后一场演出开始前,因为黑人不能进入餐厅吃饭,愤怒的谢利拒绝登台演出。经理试图通过贿赂托尼使其劝服谢利,这也是托尼一贯处理问题的方式。但影托尼拒绝接受,宁愿放弃金钱来支持谢利维护黑人的权利和尊严。在平安夜他敞开心扉欣喜地欢迎谢利参加圣诞聚餐,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使观众看到种族融合的理想图景。 此外,托尼的行为方式也受到影响。影片开始时,托尼习惯于金钱贿赂不守规则;赌博、随地丢垃圾、小偷小摸等行为屡见不鲜;诉诸暴力是他解决问题最常用的途径。谢利坚持纠正他的错误举动,以身作则告诉他:"暴力永远无法取胜,坚守尊严才能赢"。最终,托尼受到感染,最后巡演前拒绝贿赂。 "家庭至上"是美国电影的母题之一。不管托尼在外多么粗鲁强硬,在妻子面前总是充满爱意,竭力承担起养家重任。旅程中不管身在何处,一直牵挂着家人。他对妻子的爱是一抹亮色,缓冲了种族歧视的惨痛现实,使影片满含温暖和浪漫情怀。托尼不间断地给妻子写信,字迹潦草、语言平淡、错误众多且词不达意,谢利取笑它像一封"勒索信"。随后,谢利用艺术的语言、美妙的修辞、深沉的感情代托尼完成信笺,这些催人泪下的鸿雁使托尼的妻子深受感动,并自豪地与亲人分享这份幸福。在影片的最后,托尼独力完成情书并决定亲手递交,这一温馨的举动令人感慨。学会浪漫地表达爱也是一种情感上的成长。 《绿皮书》着意把故事设置在种族隔离严重的20世纪60年代,主人公的旅程也浸染浓重的时代色彩。旅途中,谢利亲身体验黑人面临的压迫与歧视,对黑人群体有了更深的认同,人生态度从封闭走向开放;而白人托尼逐步改变对黑人的偏见,从歧视、抗拒到接受并维护黑人,实现了世界观的成长与升华。此外,两者跨越种族、阶级的友谊也象征了黑人与白人两个族群的和解,寄托着导演消除种族主义、实现种族平等与融合的美好愿望,这一希翼对今天的世界依然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孔博.《绿皮书》的"窘"与"囧"[J].电影文学,2019(22):150-152. [2]郭敏.《绿皮书》中文化身份的错置[J].电影文学,2020(02):144-146. [3]鞠薇."神奇黑人"和"白人救世主"—电影《绿皮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和种族关系呈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04):69-73. [4]夏静.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视角解读电影《绿皮书》[J].法制博览,2019(30):249-250. [5]徐琳,周小文.论电影《绿皮书》字幕翻译中的语境顺应[J].大众文艺,2019(24):195-196. [6]朗文当代英语词典(最新修订版)[K].英国朗文出版公司,1995. [7]Clenn Hooper & Tim Youngs. Perspectives of Travel Writing[M]. Santa Barbara: ABC-CLIO,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