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中国古代小说描写性语言探微


  内容摘要:小说中的描写性语言,是相对于叙述性语言来说的,它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在一部小说中所占比重更大,更能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烘托气氛,突出人物形象。描写性语言从早期的简笔勾勒,生硬晦涩逐步完善发展到后来的圆美流转,体现出不同时期中国古代小说语言的发展规律,因此十分具有研究价值。另外,从描写性语言角度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演变,也可以使人们从另一个视角来欣赏中国古代小说,深切感受古代汉语的魅力。然而,当前从描写性语言角度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较少,且缺少系统性,通过对古代小说中描写性语言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使人们进一步的了解汉语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演变中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代小说 人物描写性语言 环境描写性语言
  小说作为中国文学史中流传至今的体裁,历史悠久,以中国古代小说的形成发展为代表即能说明这一点。中国古代小说大致可以分为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高峰期四个阶段,发展速度缓慢且历时弥久。
  自从文字产生以来,小说也在其中孕育。以年代为尺,先秦,当是小说的萌芽期。在先秦时期,各类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的数目已经发展的很可观,这些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虽然还不能被称作小说,但他们却促成了小说的孕育和形成,因为神话是对现实的艺术性描绘,这与小说的艺术性、反映现实性相符合。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小说得到成长。因为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志人志怪小说,这些志人志怪小说虽然情节结构比较简单,粗略,但已具备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比如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但依鲁迅先生所言,"始有意为小说"是以《唐传奇》的出现为标准的,在此之前,小说的作者还并未有创作小说的主观意识,因此到了唐朝才能称作小说的成熟期。至于宋元明清,应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成长期和高峰期,两宋时期拟话本的出现,说明小说开始与戏剧表演相结合,以一种更生动的方式被表现出来。而明清的章回体小说创作,更使小说不仅在国内流传,而且享誉世界,比如我国的四大名著,至今在多个国家的图书馆中都有他们的译本。
  小说从萌芽期到高峰期的发展变化,是以其语言的变化来体现的。而在小说中,语言有描写性语言和叙述性语言两种,与叙述性语言相比,描写性语言在小说中所占比重更大,所用笔墨更多。
  一.从简笔勾勒到精刻细雕的人物描写语言
  小说的描写性语言又有人物描写语言和环境描写性语言之分。其中,人物描写语言比重较大,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性语言,起到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反应人物内心变化、交代人物身份遭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对人物的描写,是从外貌,对话,动作等方面展开的。分别研究人物描写性语言在外貌,对话,动作等方面的发展演变,有利于多角度探究人物描写性语言特点。
  (一)人物外貌描写性语言
  1.外貌描写性语言的混沌
  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在先秦时期的神话故事中已有记载。但那时人物占少数,一般为上古神兽,所以对人物外貌描写的语言只可见零星一二,如《山海经之西山经》中对混沌的描写"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这里关于混沌的外貌描写,说它形状类似黄囊,身体颜色好像丹火,虽然已经在使用比喻的修辞来形容混沌的身形颜色,但语言简单,缺少修饰性语言点缀。不會出现类似后来干宝《河伯婿》中的河伯女"姿容婉美"的"婉美",也不会是《紫玉与韩重》中吴王小女"才貌俱美"的"俱美",可以看出原始先民的语言具有浑沌性、具象性的特征,对神兽只进行简单勾勒,寥寥几句就会匆匆带过。
  2.外貌描写性语言的生动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主观意识的增强,人们学会梳妆打扮,修饰自己,小说中关于外貌描写的语言也丰富起来。不仅出现类似《弦超与神女》中弦超梦中的神女知琼"资颜容体,状如飞仙"这种光读起来就令人能深切体会女子柔美的描写,也出现了堪称外貌描写经典的《碾玉观音》中对璩秀秀的外貌描写:"云鬓轻笼蝉翼,蛾眉淡拂春山。"这里对秀秀的描写,运用对偶和比拟的句式,无论字还是词都十分优美,如果单独看,更像写的歌词,突显了小说与戏曲话本结合的魅力。还有形容她的嘴巴像樱桃,牙齿像碎玉,都体现出作者描写性语言的生动,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使读者阅读此处时,脑海中自然而然的浮现出秀秀的模样,有很强的画面感。
  3.外貌描写的隐喻性
  除了可以如画一般描写人物,人们还逐渐学会在这种外貌描写中隐喻地加进对人物的感情和评价。比如《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肖像描写"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就只有八个字,就能让人明了曹操奸诈的枭雄形象。从早期神话中具象的简单描绘人物,到后来,用如诗如画的描绘展现人物的活灵活现甚至隐隐表达作者对该人物的褒贬,真可谓是小说作者对语言的精雕细刻了。
  (二)人物对话描写性语言
  1.直白呆板的人物对话
  在对话方面的简单勾勒到精雕细刻则更为明显。在早期的小说中,人物对话数量少,且缺少人物感情的表达,与叙述性语言相似,比如《搜神记·三王墓》中,干将与妻子莫邪的对话"王怒,往必杀我",只有几个字,就表达出如果干将去送给大王送剑的后果,再如《吴王小女》里韩重父母告知韩重紫女的死因时的对话描写,"王大怒,女结气死,已葬矣。"也是几个字就写出了紫女因何而死,对话里并没有表达韩重父母对紫女的去世有任何的悲伤。这种对话表达直白,略显呆板,缺乏语言的情感化,也就是对话过于简单。
  2.活灵活现的人物对话
  小说中关于对话描写虽然字数逐渐增多,这是作者对语言的越来越精雕细刻的体现。比如《赏誉》中王导叫何充一起坐时说:"来,来,此是君从!",虽然叠加了两个"来"字,但这不仅不是多余的描述,相反生动地刻画出何充被王导器重,语言幽默诙谐,通俗易懂,显而易见是作者匠心独具的语言。谈及人物对话语言体现人物性格的特点,最经典的还是曹雪芹先生穷其一生才著成的《红楼梦》,《红楼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铺垫写法,同样值得反反复复,深入研究的还有它的人物对话语言描写。比如林黛玉进贾府时,王熙凤出场一句出场:"我来迟了,未曾迎接远客"形象地写出了王熙凤的放涎嚣张,张扬跋扈,脂砚斋评价这里时,说这里的文字有如神助;再如,当着贾母的面,王熙凤对林黛玉说的话,"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一边赞扬了黛玉,一边也没有让三春丢了面子,一边又奉承了贾母,达到三重效果,很能体现作者运用语言时的精雕细刻了。
  (三)人物动作描写性语言
  1.简练的动作描写
  再来看动作方面,还是以干宝《搜神记·三王墓》来看。比如干将莫邪之子赤得知干将死后的一段动作描写,"于是子出户,南望",这里的动作语言描写与其对话语言描写有极大相似之处,字数少,交代事件过于直白,呆板,不能使书中人物的动作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描写动作的语言不会多赘述一个字,目的单纯,似乎只是为了写动作。这里语言的简单表达出的是作者对语言的未多加琢磨。从作者对语言的运用方面来说,依然是作者的简单勾勒,也就是说,早期小说的作者对语言的运用不会多费心思,所以语言的艺术性不强。
  2.艺术性加强的动作描写
  中国古代小说的逐渐发展成熟,关于动作描写的语言也越来越灵活,作者也会在语言的运用上多加心思,注重使用叠词,注重以静衬动等等。比如《红楼梦》里对黛玉的描写,"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十分生动又细腻地刻画出黛玉娇弱的人物形象;再如《霍小玉传》中对李益的描写,"生浣衣沐浴,修饰容仪,喜跃交并,通夕不寐。""衣""修饰""不寐"等动词都十分生动地表现出李益好色好淫的性格特征。
  总之,不难看出,早期小说里对人物的描写性语言作者大都琢磨的较少,十分朴素,缺少修饰性词语,所能体现的人物性格较为单一,片面,是简单勾勒人物形象。而随着小说的逐渐成熟,作者越来越趋向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人物,对人物的描写性语言多加润色,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立体,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二.从生硬晦涩到圆美流转的环境描写语言
  作为小说的三要素之一, 环境在小说中的作用无疑也是极为重要的,关于环境的描写性语言也就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环境描写性语言与人物描写性语言的发展演变虽然不是亦步亦趋,但两者大致发展趋向和轨迹是相呼应的,因为人物离不开环境。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以分为人文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两大类。
  (一)自然环境描写性语言
  1.生硬的自然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的描写主要是对 地理位置、空间方位、水土风貌等的描述。但在早期发展还未完全成型的小说中,这些方面并未全部涉及,所涉及的内容大多为山中矿物以及其中的生物,比如先秦时期的神话《山海经之东山经》中对藟山的描写,"其上有玉,其下有金。湖水出焉。",笔者以这些矿物,生物为语言表达的对象,相当于记载山水景物的文章,且与人的活动并没有关联,因此早期的环境描写语言不包含笔者情感,在语言的使用上多用"上""下"等方位名词,类似一幅"工笔画",横平竖直,生硬晦涩。
  2.带有主观审美的自然环境描写
  用生硬晦涩的语言来描写自然环境的情景,在我国古代持续的时间并没有很长。比如魏晋时期由于学术思想的多元化以及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的发展,语言就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道家哲学是以自然为宗旨的,虽然这里的自然并不同于自然環境,但它提倡的顺应本心所延伸出来的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主张却鼓舞了当时相当多的魏晋"风流人物"亲近大自然,促进了自然审美意识的觉醒。比如被称为"魏晋风流故事集"的《世说新语》中关于环境的描写,"俄而雪骤""白雪纷纷何所似"这里的"雪骤"和"纷纷"两个词语即写出了雪下得很大的景象,在语言上,这里关于自然环境的描写生动形象,字数不多,但却隽永传神 。
  3.情感化的自然环境描写
  尽管《世说新语》标志着以往生硬晦涩的语言已经发展到形象生动的地步。可一部小说里的环境描写语言不能体现人的情感,那说明这时的语言只到了圆美的境界,却还没到流转的程度。因为这里的流转是指语言可以使人物与环境联系起来,相互交融,因为人在环境之中,而环境是人物情感的寄托,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可以说是环境描写语言的大进步大发展时期,但依然还有发展空间,这空间即是与人的情感的融合。情景交融,寄情于景的经典代表小说著作当属《水浒传》中有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情节,说当时天气严寒,风雪猛烈,阴云密布,在这一情节里,林冲是刚刚遭受诬陷,被贬,欺侮的形象,他内心里委屈以及恼怒是可想而知的。以风雪的天气衬托是十分恰当的,这里的语句同样不长,也没有十分繁复,但一系列描写风雪的动词,使得这里的环境描写极具带入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又能凸显人物心理感情,可以说达到语言圆美流转的效果了。
  从生硬晦涩的客观描写发展到后来圆美流转的主观描写,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语言完成了一个相当大跨度的发展,这也是中国古代小说逐步成熟的标志。
  (二)社会环境描写性语言
  1.序文形式的社会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尽管是环境描写的两个方面,但两者还是有较大区别的。社会环境的描写主要是为交代故事情节的背景,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等而存在的,它涉及的内容没有自然风景,山水湖泊等实实在在之物,只是社会现象。而社会是针对人提出的概念,所以社会环境描写与自然环境描写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社会环境描写一开始就是与人有关的,所以促进小说形成的神话中社会环境描写几乎没有,因此若研究社会环境描写的语言,早期就要从就不能从神话开始了。需要注意的是,早期的社会环境描写大部分以序文的形式存在,在春秋战国时期,有部分作品,已经有了写序的意识,在序中多有交代背景,但这存在于大量的史料作品中,并非小说里,也无法系统来分析。到魏晋南北朝,序文存在于小说中,比如干宝《搜神记》的前面所写的序文,"及其著述,亦足以明神道之不诬也。"表明干宝撰写搜神记的目的是为了证明鬼神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东西,句子短小,字数不多,也鉴于是序文,所以并没有过多辞藻修饰,只为突出中心内容,相当于写作手法里的白描,几乎没有用来读的艺术性,生硬是显然的。
  2.隐晦委婉的社会环境描写
  魏晋时期开始乃至后来唐宋元明的小说不在只以序文交代社会背景,在行文里也有社会环境的描写,如"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这一个小片段中"乘船避难"里的"难"是暗指司马政权高压的环境背景,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时的笔者为避免因文获罪,被追责,所以语言写的极为隐晦。后来无论是畏惧朝廷,还是避免文字狱,凡涉及政治的社会背景,语言都是隐晦委婉,但也正因为如此,用词谨慎使得笔者下笔时多有思考,语言上也就多做雕刻。
  3.渐入化境的社会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渐入化境,还要当属明清时期。比如《红楼梦》,《红楼梦》的整部小说可以说都是笼罩在对封建制度的批判这一大背景之下,这是其最基本的社会环境,里面的也有相关的描写如《红楼梦好事终》这一曲子中所写的,"为官的,家业凋零。"这里所写的家族中人被罢官,家族财运也衰败,不仅仅单只贾府一家的官尽家散,也是众多封建贵族家庭的官尽家散,是封建时代的预警与批判。从语言来看,已经是与行文融为一体,文笔流畅,圆美流转,文词娟秀,镶嵌在行文中,并不会显得突兀。
  社会环境描写在小说中因为受政治等多方面影响,创作时的局限就有很多,能在这种夹缝中发展到后来的圆美流转的语言,是人类智慧不断进步的表现。
  总之,人物描写语言与环境描写语言的发展都是中国古代小说从雏形逐渐成熟的表现,通过列举各个时期不同时期的古代小说著作,对比总结各个时期中国古代小说中描写性语言的特点,总结中国古代小说中描写性语言从生硬晦涩发展到现在的精雕细刻的发展历程,有利于读者阅读小说中的描写性语言,也有利于为以后研究小说中描写性语言的研究者提供依据。探索中国古代小说中描写性语言的奥秘,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应当继续努力,充分挖掘描写性语言的价值,这对我们现代小说的创作是有很大启示的。
  参考文献
  [1]张永兴.写景类文本语言表达艺术教学探微[J].小学教学参考,2019(07):23-24.
  [2]刘清涛.论《三国史记》中花郎形象的描写方法[J].兰台世界,2013(30):155-156.
  [3]吴怀东.鲁迅"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说补论——基于学术史的讨论[J].中国文化研究,2017(04):51-58.
  [4]王炜,丁凡.《搜神记》类别归属的调整与古代小说观念的嬗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9(02):98-105.
  [5]宋芝业.明末清初中西数学会通与中国传统数学的嬗变[D].山东大学,2012.
网站目录投稿:谷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