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的太子,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太子最后都能够当上皇帝的,有太多的太子死于非命,古代皇宫之中的皇位争夺实在是太激烈了。然而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却可以说是所有的太子当中最为另类的一个了,他可以说是地位最稳固的太子,稳固到他死后,朱元璋根本不想把皇位传给其他儿子,而是直接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元璋这样一个疑心很重的人,却从来没有怀疑过朱标,可见朱标真的是朱元璋最为信任的人了。 1.历史上其他的太子 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需要注意的是秦始皇之前的太子,不能称皇太子,仅帝制时代的太子,才可称皇太子。也称为后世之君。 在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会有太子,但继承人可以也有通过皇太弟、皇太孙的身份存在的;这个庞大的继承人太子群体里,其中被废的被杀害的都暂居了三分之二,属于高危工作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身为君王总是有很多的猜疑,正所谓天威难测,而这种猜疑包括对子女的猜疑,这种猜疑里更突出的就是对太子的猜疑; 其实太子也是有个分水岭的,第一个就是九死一生的开国太子;第二个就是不断在被废的边缘来回试探的建国后的太子。 中国每个王朝都会有开国皇帝,都会有太子。但是历朝历代无论是哪位太子,在开国时期或多或少都会遭到迫害,要么就是被皇帝猜疑在被废的边缘不断的试探。就像是一个魔咒一样,让大家特别意外。 举个例子,当初秦始皇好不容易实现了统一,也让大家十分震惊。可是没有想到他在四处征战的过程当中,竟然死在了路上,他本想传位给扶苏,可是没想到李斯,赵高等人竟然将当时的圣旨给改了,用计谋把扶苏陷害致死。扶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算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太子,也开始了,各朝开国太子的悲剧; 除了他之外,隋朝太子杨勇也是如此被自己的弟弟陷害,最终被贬为了庶民,包括杨勇的子孙后代,不是被杀死就是被流放。唐朝的开国太子李建成被弟弟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斩于马下。西晋开国太子司马衷这是历史上出名的低能儿皇帝,所以皇帝的实权也落到了她的皇后贾南风手中。虽然他单纯善良,但是他始终是痴傻的人,他在夺权的诸侯当中辗转,被不同的诸侯凌辱,最后被司马越下毒杀害。北宋赵德昭他作为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长子,继承父亲的皇位理所应当。但是因为烛光斧影事件,他的亲叔叔,赵匡义夺得了皇位。因为担心自己会被赵匡义抓住机会报复,干脆就挥剑自刎了。当然,他的子孙后代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除却开国太子,在朝代中的太子也是被皇帝猜疑不断,比如周朝的宜臼,他是周幽王的儿子,他和他的母亲都被废了;汉朝的刘荣,他是汉景帝的立的太子, 后来被汉景帝废了;刘据是汉武帝立的太子,后来被陷害自杀了;唐朝李承乾他是李世民立的太子,被废掉了;李忠是唐高宗立的太子,被废了;李贤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二儿子,被立为太子,废掉了,后来流放在巴州死了,他是怎么死的又是个千古之迷;唐玄宗的太子李瑛,唐玄宗宠爱武惠妃,想立武惠妃的儿子为太子,把他废掉了;康熙皇帝的太子胤礽被废;唉...都是被皇帝看不顺眼,直接废掉了。 2.朱标为什么是太子中的太子 可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太子朱标绝对是太子中的太子,绝对的第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历朝的所有太子不是被皇帝所猜疑就是被兄弟围攻陷害的,手中的权力那是中看不中用,整天不但需要小心翼翼装糊涂,还需要提防那些兄弟被又来一剑。可是朱标却完全没有这些苦恼,只需要发挥自己的储君风范,散发太子光芒就好了。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大明开国太子朱标;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明朝第一任太子,母亲孝慈高皇后马秀英。朱标生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自小随宋濂学习经传,由于从小接触儒家经典,性格宽厚仁慈,受到当时及后世的夸赞。 《明史》评价:"太子为人友爱。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帝初抚兄子文正、姊子李文忠及沐英等为子,高后视如己出。帝或以事督过之,太子辄告高后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 朱标出生时,朱元璋刚好打了胜仗,自然会认为朱标的出生是老天的赏赐,再加上这是他第一个儿子,欣喜之情难以名状;朱标自小养在朱元璋的身边,从下就受到最顶尖的培养。比如李善长,刘伯温实际上都是朱元璋的常客,自然耳濡目染都会教导他。加上朱标自小就聪慧,朱元璋给他找了自己阵营之中最好的老师,所以说朱标的培养就比其他的皇子更加优秀。长大之后的朱标,不但拥有很高的才华,他的心胸非常宽广,性子也很柔和。朱元璋也觉得,自己这个儿子哪里都好,就是有些过于仁慈了,国家的治理,还是需要强劲的手腕的。 为了能改变儿子的缺点,打造成一个完美的君王,朱元璋也下了不少功夫。朱标也是明朝最大胆的太子,多次跟朱元璋吵架,却从未收到惩罚。 3.朱标的地位为何这么稳固 朱标的地位非常非常稳固受不到一点点的动摇,首先是因为当年朱标身份的问题,他是嫡长子。自从秦始皇统一之后,天下世袭的制度就开始实施了,也就是说皇帝的第1个儿子有继承权力。按道理说他们的继承权利非常合法,容不得任何人质疑。 第二个原因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很优秀的人,而他的儿子朱标,同样也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当时朱标的父母都特别喜欢他,有了皇帝和皇后的支持,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人迫害。天下权利最大的两个人,都希望他能够继承皇位,自然也就没人有胆识诬陷太子。而且朱标与朱元璋两个人的感情不一样,朱标从小是养在朱元璋的身边,深受朱元璋的宠爱,父子的情分是从朱元璋还没有登基的时候,便已经开始培养了。 自洪武十年后朱元璋就下令"朝中政事先启请太子处分,然后奏闻。"要知道,让太子主持处理政事会对皇帝权力构成相当威胁,所以历代皇帝很难做到放手让太子参与政务,更别说朱元璋这种工作狂型的开国之君,只有对太子有极大的信任和真心倚重才能有此决定。朱元璋更是亲自给朱标安排太子班子成员,朱标的文武班子有多可怕大家应该都很清楚,文有李善长宋濂,武有常遇春徐达蓝玉,在这帮大佬面前和自己亲爹面前谁敢动摇朱标的位子。可见朱元璋对朱标的重视度,而朱元璋给予朱标的信任和喜爱是恨不得朱标比自己都强的那种老父亲心态了,完全没有皇帝的猜疑。这些是朱元璋所有的儿子中都没有的,也可以说朱元璋把唯一的慈父心态给了朱标。 第三个原因是朱标有极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皇家没有兄弟情,皇子之间勾心斗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朱标却可以处理好这些关系,在诸王中威信最高。 第四给原因朱标在朝廷之中也具有极高的威望。在朱元璋,驰骋沙场的时候,朱标就留守在南京,成为朱元璋最有力的后盾。当然,不要认为朱标留守在后方,就代表他是一个胆小的人。后方所要承受的压力,虽然没有前线那么大,但是也是不小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朱标礼贤下士,宽厚仁慈。朱元璋麾下的文官们,全部都折服于朱标的才气和智慧。也就是说文官集团基本上成为朱标的拥护者。能获得这么多人的支持,朱标确实是非常的厉害。朱标成年后就一直帮朱元璋处理朝政直到自己去世,将自己治国理政的理念在小范围内付诸了实践,很多仍有借鉴意义。由此可见朱标本人也是一个极具个人魅力,才能卓越的! 所以朱标也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上权势最大的太子,也是最特殊的,老子是皇帝,儿子是皇帝,兄弟还是皇帝,唯独自己不是皇帝;朱标这位太子之所以能够和历朝太子不一样,就是因为他所处的处境和别人有很大的不同。一是自身非常的优秀,让人敬佩,二是有很多人保护他。只可惜在所有人都觉得,他会成为一位好君主的时候,朱标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视察陕西回来后,因病而逝,也是非常的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