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说了"不应该有"用户体验设计"这个说法之后"(链接),又看到不少人在讨论产品经理、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这些分工之间的协作问题。刚好,前些天帮某中小型公司提了个"产品中心"的配备方案。晒出来,且作为我对于产品、设计、体验之间的看法。欢迎讨论,不欢迎挑刺。 HI,all 对于这个"产品中心",我的这个想法有几个基础前提如下: 0、以下观点仅针对我所看到的"大部分"企业,是否适用尚未可知。 1、不应有专门的"UED"部门,设计和产品要放到一起。2、我心目中的PM是"产品市场经理",除了产品还应该考虑产品运营和产品体验。项目经理应该定义成PM在某个阶段的助手。 3、PM的定位和能力,根据企业和产品的模式不同,应该有所偏重。比如,百度是偏体验的、淘宝是偏运营的、阿里B2B是偏销售的,Google是偏协调 的。 4、PM应该决策该产品的所有事宜,因为他要承担产品的所有责任。但不是自己亲手做所有事情。当然,更应该充分尊重其他角色领域的专业意见。 5、交互设计和产品设计根本撤不清,所以就别指望撤清,我们往往说"多沟通"就能解决,其实是在避重就轻的扯蛋。 6、类似文案设计的工作不应该列专门的部门,而是谁做的产品谁负责,谁写的文字谁负责。但,需要有角色去倡导、协调、管理所有文案的统一气质和质量。 7、必须要有一个"架构师",来负责协调所有产品之间的关系,和统一风格。 ………………………….. 岗位和职责 1、产品架构师/首席产品设计师:负责整体产品的架构设计和管理、通用规则管理。 1.1,架构设计和管理是一个很见功底的活,需要有耐心培养,更需要赋予足够大的权利和义务。 1.2,对于偏"体验"的产品,通用的呈现层规则必须文档化管理起来。所谓的"通用规则",主要指:信息架构、页面结构、交互规则、文案规则、视觉规则。 原则上,并不是要他来整理或者设计这些通用的东西,而是需要归档到他这里来管理,原则性的变更必须经过其同意。(当然,其实也可以把视觉、交互、文案交给 这些角色中的"组长"或者"首席"。) 1.3,另,产品架构师最好只有一个,同时设一个助理。一来事情多,二来需要有后续的架构师储备。当架构师流失的时候,对企业会是灾难性的事情。 2、用户研究组:协助PM和产品设计师做需求调研、竞争分析、可用性测试、用户行为数据分析,整理相关用户体验反馈并出具报告。 2.1,这应该是一个中立的"第三方"研究组,对于产品体验质量的评判需要靠他们,产品决策和设计的来源也得靠他们。这个组不能参与到具体业务太深,更不 能脱离业务。 2.2,这个组的各种研究,仅提供给具体业务角色作为参考,具体决策甚至更深入的研究还得靠业务角色自己来完成。 2.3,这个角色的产出物最好只是好、不好,同时一定要有"为什么"。可以给具体产品建议,但一定要是来自用户的建议,而不是经过自己"揣测"或者"设 计"的"设计方案"。 3、产品市场经理:所负责产品的用户和需求分析、产品发展规划、市场和运营规划、架构设计、资源调配、通用规则管理。 3.1,所负责产品的所有责任和决策权都应该是他的,但不是所有事情都他来做,同事他还要充分尊重其他角色的专业意 见。 3.2,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决策,为什么这样决策,后续计划是什么,必须要有文档。 3.3,除了必须从用户需求出发,也必须要有成本观念,任何一个计划都需要有对于成本和收益的考虑。 4、产品设计师:所负责产品的功能设计、业务流程设计、使用流程设计、系统(研发)需求分析 4.1,功能设计一定要基于产品经理的需求分析而出,不能无中生有。 4.2,业务流程设计和使用流程设计是两回事,都需要有。需要清楚给用户呈现的是什么,也需要清楚背后的业务逻辑是什么。 4.3,系统需求分析是个体力活,也是保证产品设计被最终实施的必须步骤。 5、界面设计师:界面的视觉设计和互动设计 5.1,界面设计师先考虑的不是"好看",要是"用什么样的视觉逻辑更清晰的呈现给用户界面内容",然后才是用视觉来影响用户的情感。如之前在微博上讨论 过的一样:视觉设计是用视觉手段解释界面元素的逻辑关系,并达到情感化的影响。 5.2,单页面的互动问题应该交给视觉设计去做。产品设计应该去做交互,但不应该过多考虑"互动效果"。 ………………………….. 人员配备 1、理想状态下,我会按照产品的关系,分成几个产品组。如:xxx、xxx、xxx 2、产品架构师只有"一个",设计助理一名作为后备。直接向产品中心负责人汇报。 3、用户研究组是独立部门,直接像产品中心负责人汇报。视需求而定人员数量。但不能超过产品设计师的一半。 4、根据需求每个产品组,1个PM,2到5个产品设计师,1到3个界面设计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