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我们能关注和了解到更多的案例。在许多案件中,我们经常看到与此类似的判决: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有些人不理解"判三缓五"、"判一缓三"、"判一缓二"等是什么意思,有的人甚至认为这是要判八年的含义。缓刑是什么?如何执行缓刑?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实施缓刑?大家对缓刑也有很多疑问,不如来看一看多了解一下,反正也没坏处。 实际上,缓刑不是一种刑罚。既不属于主刑,也不属于附加刑。缓刑也叫刑法的暂缓执行。指违法行为人构成犯罪,依法应当判处刑罚但暂不执行判处,有关机关在一定期限内对其进行监督,决定是否对其执行具体刑罚的制度。 缓刑期间,如果没有尚未发现的其他罪行或者判决宣告前没有其他罪行被判决,缓刑期间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对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还有判决宣告中的禁令的,原刑罚不再执行和公开宣告,但被判处附加刑罚的,仍需执行附加刑。 但是,如果没有在考验期满后通过机关考察的,也就是说,仍然需要接受收监服刑,原判将继续执行。执行缓刑期间违反法律法规的,情节严重的,撤销缓刑,应当立即将收押到监狱,并执行原判决的处罚。 从这个角度来看,缓刑是一种监督和观察的手段,可以暂时不用坐牢,甚至在表现良好的情况下也可以免除坐牢。我国《刑事诉讼法》有相关规定,对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在犯罪分子居住的社会进行社区矫正,由社会机构负责执行。也就是说,虽然执行缓刑罪犯不需要被监禁,但他们并不代表他们有完全的人身自由,他们的言行仍然受到监督和管理,他们的活动范围也是有限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违法者都可以被缓刑,缓刑必须符合以下五个条件: 1.主刑刑法为拘役或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也就是说,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的人不得缓刑。"判五缓三"的说法也自然是不存在的。 2.犯罪情节较轻的,依照《刑法》相关规定,缓刑不适用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3.罪犯有明显的悔过表现。 4.没有再次犯罪的危险。 5.缓刑宣告对犯罪人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对缓刑地区的居民不构成威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