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沈从文的乡土小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湘西特色,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其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湘西方言。本文通过分析沈从文乡土小说中充满乡土气息的方言词、修辞、俗语和歌谣,探讨其语言蕴含的自然感,从而更好地体会沈从文乡土文学中所构建的"湘西世界"。 关键词:沈从文 乡土小说 语言特色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出生于湖南凤凰,从一位只受过小学教育的"乡下人"到中国现代文学中具有鲜明特色的印象主义者,他用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诠释了文学的魅力。一提到沈从文,就会想起他所缔造的"湘西世界"。沈從文以乡村为题材的小说是典型的乡土小说,其中的人物语言大多来源于湘西方言,具有鲜明的湘西特色,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沈从文曾这样说:"我文字风格,假如还有些值得注意处,那是因为我记得水上人的言语太多了"。[1]沈从文通过文学创作把湘西方言推向全国,使湘西方言始终保持自然感和生命力。 一.方言词的使用 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中使用了大量的方言词,具有浓郁的湘西特色,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就会感觉自己仿佛身处湘西,正在跟当地的人们对话,让人意犹未尽。 (一)"子"尾方言词的使用 "子"尾方言词是湘西方言的一个显著标志,体现了湘西语言语音的形象性。沈从文不但在作品中频繁使用,而且还用来做题目,比如《菌子》、《鸭子》、《柏子》等。这些标志性方言词中,有表身体部位的,如耳子、膀子、腔子等;有表器物的,如帕子、杠子、板子等;有表称呼的,如汉子、厨子、哑子等;有表地点的,如堡子、寨子等。通过分析"子"尾方言词的使用,我们可以体会到沈从文乡土小说的语言具有浓郁的湘西特色。 (二)地名及人名方言的使用 沈从文是湘西凤凰人,湘西地区多山地丘陵,地形崎岖不平,河流纵横交错,房子大多靠山或沿河修建,所以地名大多以"坳"、"坪"、"溪"、"洲"、"寨"等字来命名。比如《长河》里的枫木坳、金沙溪,《龙朱》里的黄牛寨等,这些地名都与湘西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黄牛寨"是依山而建,"金沙溪"是傍水而成。向嵘(2008)指出:小说中的这些地名体现了湘西地区复杂的地貌特征,描绘出了质朴又富有人情味的"湘西世界"。[2] 在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中,很多人物没有特定的名字,而是用"女人"、"男子"或"水手"等泛称来代替。人物即使有名字,也都很普通、质朴,很少有特殊含义,比如"顺顺"、"翠翠"、"柏子"等,不像其他作者在作品中使用带有某种特殊寓意的人名,如鲁迅作品中的"闰土"。沈从文作品中的这些人名在湘西地区很常见,是当地方言特色的一种表现,表现了湘西人民质朴的生活状态。 (三)方言名词的使用 沈从文乡土小说中的方言名词所占比重大,带有明显的湘西特色,让人眼前一亮。如"水鸭子"、"吃水上饭的人"突出体现了湘西地区多水的地理特征;"保山"意思是媒人,体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作品中的方言称谓词也别具一格。亲属称谓词如"满满",称呼最小的叔叔"爹爹",称呼自己的父亲等。职业称谓词如"水鸭子",是对水手的称呼;"老舵把子",是对掌舵人的称呼等。一般称谓词如"三脚猫",是对好动的人的称呼;"老螃蟹",是对老手、内行的称呼等。这些方言称谓词跟普通话不尽相同,给人一种新奇感和亲切感。 (四)方言动词的使用 沈从文小说中的动词大都出自湘西方言,不仅将人物形象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还体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作品中较有特色的方言动词如"转来",意思是回家;"扯谎",意思是撒谎;"打望",意思是四处张望等。为追求语言的简练生动,作者还把动词单音化,如《长河》中"一双手肯巴,所以三五年后就发了旺。""巴"的意思是勤恳、努力地务工做事,生动具体地诠释出人物踏实肯干的性格特征。方言动词短语也很有湘西特色,如"吃闷盆",意思是上当了却不说出来,不知道怎么说;"磨牙巴骨",意思是磨嘴皮子、争辩;"插香",意思是男女订婚等。这些方言动词使语言更加简洁生动,突出了鲜明的人物个性和湘西地区独特的风俗人情。 (五)方言形容词的使用 沈从文在作品中使用大量的方言形容词将人物的性格、形象和精神风貌形象传神地刻画出来,使作品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作品中的方言形容词如"清白",意思是清楚、明白;"改歪",意思是运气不好、该某人倒霉。《边城》中"很敏捷地替祖父把路人渡过溪,一切皆溜刷在行,从不误事。""溜刷"意思是干净利落、敏捷、熟练,将翠翠动作快、做事利索的形象充分展现出来。重叠式方言形容词如"小小"、"硬挺挺"、"摇摇荡荡"等,不仅生动传神,而且增添了文字的节奏感,反映了沈从文清雅的审美内涵。《月下小景》中描绘了这样的秀美风光和自然趣味:"山坡上开遍了各式草花,到处是小小蝴蝶,好似向每一朵花皆悄悄叮嘱了一句话。" 二.浓郁乡土气息的修辞 沈从文在他的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有形象生动的比喻、整洁凝练的排比等,运用独到,想象丰富,寓意深刻,不仅加强了语言表达的形象性和表现力,而且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和感染力。 (一)生动形象的比喻 在沈从文乡土小说中出现频率最高、最具特色的是比喻。作品中的比喻喻体丰富,使语言呈现出朴素清新的特点,也展现了作家奇特的人生体验和审美情趣。 1.把人比作动物 沈从文小说中常将人比作动物,以独特的视角将人物特点展现出来,如男子"美丽强壮像狮子、温和谦驯如小羊";女子"洁白如羔羊、温和如鸽子";把会唱歌的人比喻为"云雀"等。《边城》中"若我不必像老鸦整天到处飞,我一定每夜到这溪边来为翠翠唱歌。""老鸦"指的是乌鸦。大佬喜欢翠翠,但是又忙于事务不常在家,他把这种生活状态比喻成"像老鸦整天到处飞",让读者真切生动地体会到他的生活状况及态度[3]。作者还经常把人比作公鸡、蜈蚣、猫、小公牛、海豹、狗等动物,使人物形象生动活泼,人物性格勇敢坚强,这也凸显了方言比喻的独特之处。 2.把人比作植物 沈从文不仅把人比作动物,他还将人比作湘西地区常见的植物,主要有桃子、大叶杨、柿子、菜瓜、姜、枇杷等。将它们作为喻体,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作品中的人物特点,让读者跟随作者笔下的主人公走进湘西的山间田野。如《边城》中"随时与身边篁竹相衬托的翠翠在风日里也渐渐长大了。"把篁竹与翠翠相对比,体现了翠翠独立坚强的成长过程,突出了翠翠的人物特征,既貼切又生动。 3.把人比作器物 沈从文运用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乡下人所具有的生活喜好和审美情趣,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对质朴的湘西人民的赞美。如《萧萧》中"婆婆虽自来像一把剪,把凡是给萧萧暴长的机会都剪去了。"作者别出心裁地用"剪子"比喻婆婆,将以前婆婆对待童养媳的社会状况具象化,映照出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 (二)独具特色的排比 排比是一种极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法,它能够增加文章的气势,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如《月下小景》中"他们用另一种言语,用另一种习惯,用另一种梦,生活在这个世界一隅,早已许多年。"小说中的排比句所具有的特色也正体现在这里,在语言上形成了一种对称美,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 三.浓郁乡土气息的俗语和歌谣 俗语大多由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独具地方特色。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中常引用一些方言俗语,通俗易懂,口语色彩浓厚,如《边城》中:"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走得好。""炒菜要人吃,唱歌要人听。"这些俗语生动真实地重现了湘西的风俗人情和生活趣味,字里行间流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给人留了下深刻的印象。 湘西具有传统特色的民间文学尤其是歌谣,也是沈从文乡土小说中的一渠清流。沈从文曾这样说:"任何一个山中地区,不论早晚都可以听见各种优美有情的歌声。"[4]他的作品中采用较多的白话方言民歌,爱情和信仰是其主要内容,体现了湘西的风俗民情,是湘西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歌咏青年男女纯粹、原始的爱情,使读者体会到最质朴的人情之美。如《神巫之爱》中"瞅人的星我与你并不相识,我只记得一个女人的眼睛。"湘西地理环境封闭、生产关系落后,人们崇拜自然、信鬼尚巫。《神巫之爱》中神巫唱的就是巫师为人还愿迎神的歌,它的内容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四.浓郁乡土气息的自然感 凌宇曾介绍沈从文(2006):"坐在房间里,我耳朵里永远响着的是拉船人声音,狗叫声,牛叫声音"。[5]乡音伴随了沈从文一辈子。沈从文乡土小说的语言虽使用大量的方言词,却给人一种自然感。黄献文(1993)认为:"清新、自然感主要体现在他的话语带有湘西地域独特的泥土芬芳和散发着爱意的温馨。"[6]如《月下小景》中:"薄暮的空气极其温柔,微风摇荡大气中,有稻草香味,有烂熟了山果香味,有甲虫类气味,有泥土气味。"文字中散发出的清新自然,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油然而生一种真实感和亲切感。 沈从文作品中含蓄清新的语言植根于湘西世界的土壤中,体现了他对自然质朴人性的向往和尊重,凸显出山乡人性独有的风韵与神采。他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方言,如地名方言、人名方言、方言称谓词、方言形容词等,同时也使用了独具特色的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寄托在湘西方言的运用上,使作品语言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湘西特色,给人一种自然感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文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 [2]向嵘.论沈从文乡土小说的语言风格[D].广州:暨南大学,2008. [3]周银.沈从文乡土小说中的方言现象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4. [4]李启群.美的乡音—试谈沈从文小说语言的音乐美[J].吉首:吉首大学学报,1993. [5]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M].长沙:岳麓书社,2006. [6]黄献文.清新、绮丽、隽永的文笔[J].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