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资治通鉴》第166卷 梁记22 【案例】当初,北齐平秦王高归彦幼小时成了孤儿,高祖高欢命令清河昭武王高岳抚养他。高岳对高归彦寡情薄礼,所以高归彦心里恨他。待到文宣帝高洋即位,高归彦当了领军大将军,很受宠爱。高岳认为高归彦会感激自己的抚育之恩,所以对他更是倚赖。高岳多次带兵立功,威名赫赫,而又性格豪放奢侈,喜欢醇酒女色,在城南修建了大宅第,并在办公视事的大厅后头开了一条巷子。高归彦在文宣帝那儿进谗言,说:"清河昭武王高岳私自模拟宫禁的建筑式样,修了一条永巷,只差没有修阙门罢了。"文宣帝从此厌恶高岳。文宣帝把娼妇薛氏接进后宫,高岳早先曾托薛氏的姐姐把薛氏接到家里。有一天夜里,文宣帝到薛氏的家里去,薛氏的姐姐替她父亲要求赐给司徒的官位。文宣帝勃然大怒,就把薛氏姐姐吊起来,用锯子锯成了两段。文宣帝责备高岳奸淫薛氏,高岳不服气,文宣帝更加生气了,乙亥,派高归彦去毒死高岳。高岳申诉自己没有罪,高归彦说:"你把这毒酒喝下去了,全家就可以保全。"高岳只好把毒酒喝了,他死之后,朝廷按礼仪加以埋葬。 【解析】高岳把高归彦抚养成人,不仅仅没有得到他的报恩,反而养虎成患,最终被高归彦陷害致死。我们作为权谋家不能仅站在道德角度来批判高归彦,而是要看到这背后的人性原理,那就"恩生怨",现在权谋网从权谋角度,通盘详细的分析如下: 1、原理的背后是什么? 号称小通鉴的《反经》中写道"凡怨者,不怨于所疏,必怨于亲密。"意思就是说,凡是怨恨的人,不会埋怨和自己疏远的人,只会埋怨自己最紧密的人。还举了一个例子:假如有一个越国人在这里,弯弓射我,我可以一边说笑一边谈论这件事。这没有别的原因,只为我和他素不相识。可是假如是我的兄弟用箭射我,我就会哭着诉说这件事,这也没别的原因,只为他和我是亲人。2、高岳究竟错在哪里? 高岳不仅仅在抚养高归彦的过程中有疏漏,让高归彦产生了怨恨,而且"岳屡将兵立功,有威名,而性豪侈,好酒色,起第于城南,听事后开巷。"从这一点说明,高岳自己已经有功高震主的嫌疑,而且放荡不羁不会自保,行为越制。这些行为,即使高归彦不去诬告,也会有其他的政敌去汇报给皇帝,即使不汇报给皇帝,皇帝自己也会为了权力安全而找借口除掉高岳。 3、高岳到底该怎么办? 高岳并非主动自愿去收养高归彦的,而是依照高欢的托付命令。这个抚养关系,高归彦其实并不感恩。很多人会想,高岳应该对高归彦好点啊,其实好不了,亲生儿子还怨恨父亲呢,何况养子?高岳之所以死,要抛弃这些假象,他的只要有两点,一个是自身没有自保意识,另外就是和皇帝关系不亲密。职场中,能要你命的只有领导。这是一切的核心。一个人可以犯很多错,但是一定要和让导保持信任。 4、高归彦做法对不对? 如果站在高归彦的角度去看职场,其实就更加透彻,就是如果曾经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人,被领导讨厌,这时候一定要主动递交黑材料,一来能够主动切割关系,不被牵连,二来能够大义灭亲,布诚示忠,三是能够暗地保护,减少亲密人损失。从这个角度看来,无论是不是高归彦怨恨高岳他都会这么做。其实最终也只让皇帝杀了高岳,而其他的家人没有受到株连,且还正常的礼节安葬。 5、背后真正权谋黑手! 这一切其实都是皇帝高洋的布局,他才是真正的黑手,和高归彦无关,高归彦背了黑锅而已。重点的线索在哪?就是最后一句话,"葬赠如礼。"也就是说高岳"他死之后,朝廷按礼仪加以埋葬。"高洋病没有给他任何的罪名,这说明,皇帝内心只是担心高岳有可能造反,被当成潜敌除掉的,并不想声张和做扩大化。无辜除掉大臣终究会让人恐慌的,但利用高归彦怨恨的心理,就变成了家庭内斗。 所以,我们去分析一个事情,首先要看到利益的流动,谁是最大的受益人,那些表面志得意满的人,是不是真的明白自己会被人当枪使,其实真的权谋高手都是借势布局,都是深深的隐藏在幕后。高洋重用高归彦,其实就是想借刀杀人,除掉高岳的。权谋高人都是导演,从来自己不上场当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