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是怎样的人物形象分析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的早期表作,也是她具有写作特色的代表作。她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细腻、幽默和诙谐的笔调描绘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形象,特别是 对小说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成功塑造体现了奥斯丁在婚姻问题上的价值取向。《傲慢与偏见》历久不衰的根本原因也许就是作者"最感兴趣而最拿手的本领:人物创造"。
  一、 伊丽莎 白形象的成功塑造
  1、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生活的社会环境
  《傲慢与偏见》所描绘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女性不论在经济、社会还是家庭地位上都依附于男性,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像伊丽莎白这样一个中产阶级出身但又财产微薄的知识女性,要想获得一种体面的生活和地位,唯一的途径就是嫁给一个好男人。正如奥斯丁所写 :"一个有钱的单身汉,每年有四五千镑的收入真是女儿们的福气 !""总之,婚姻是人们寻求经济保障及社会地位的途径。伊丽莎白的堂兄柯林斯深知这一点所以经济殷实但庸俗不堪的他在向才貌出众的伊丽莎白求婚时,认为自己这是便宜了伊丽莎白;伊丽莎白的好友夏绿蒂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在柯林斯向好友伊丽莎白求婚未果转而向自己求婚时欣然应允。
  2、伊丽莎 白的爱情婚姻之路
  全书的中心人物伊丽莎白是一个聪慧、坦率、思维敏捷、风趣活泼而有教养的小姐。她的爱情是从在麦里屯碰到民兵自卫团的军官韦翰开始的,伊丽莎白立刻被韦翰一副"讨人喜欢"的仪表迷住了。韦翰跟她一见如故,滔滔不绝地表白自己中伤达西先生说道:"老实说,除了在尼日斐花园以外,我到附近任何人家去都会这样说。哈福德郡根本就没有人喜欢他 ,他那副傲慢的气派哪一个见了都讨厌。你绝不会听到人家说他一句好话。"这些话破绽百出但聪明过人的伊丽莎白竟然毫无察觉,被韦翰牵着鼻子走完全被爱情冲昏了头脑 。她为他抱屈,心里责怪达西,"怎么竞如此对待像你这样 的一个青年,光凭你一副脸蛋儿人家准知道你是个和蔼可亲的人"。
  她与韦翰分手时"脑子里只想到他一个人"。总之,优秀的伊丽莎白现在成了被人嘲讽的"愚蠢人"了。这正是恋爱中的伊丽莎白的真实写照。由于听信了丰翰的谗言,加之伊丽莎白获悉促使姐姐吉英和彬格莱先生分离的主使人竟是达西,对达西的愤恨和对吉英幸福不可得的心痛完全控制了伊丽莎白的头脑她断定是达西的门户偏见和想把自己妹妹许配给彬格莱先生的自私想法导致了吉英和彬格莱先生分手。她深恶痛觉地指责达西毁了自己姐姐一生的幸福,剥夺了韦翰幸福生活的权利。达西的傲慢基于他不屈不挠的性格,由于他出言伤害伊丽莎白,引起她的偏见;也正由于伊丽莎白的自爱才产生了她对达西的偏见,傲慢与偏见都达到了最高峰。
  达西给伊丽莎白的一封信促使伊丽莎白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达西在信中坦承了自己之所以拆散吉英和彬格莱是因为他误认为吉英对彬格莱并无真爱;而韦翰的所作所为又是那么地令人不齿,甚至想诱使达西的妹妹和他一起私奔。这信件在伊丽莎白心中宛如一枚重型炸弹,炸毁了她先前心中的种种障碍和芥蒂。伊丽莎白重新认真、冷静地审视了自己,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以往未免太盲目,太偏心,对人存在偏见而且不近情理",正是达西和韦翰对自己态度的不同促成了自己的偏见和无知,长期遮蔽双眼蒙蔽心智的薄纱终于被揭除新的正确的自我认识帮助伊丽莎白走出误区,消除了对达西的偏见,而达西也因伊丽莎白激昂的谴责产生了极大的震憾对自己从前的言行举止进行了新的认识和改造。再次出现在伊丽莎白面前的达西与求婚前的达西大相径庭。伊丽莎白看出他原来是个性格很柔顺的人,于是尊敬之外又添上了几分亲切,爱慕之心悄无声息地产生了。傲慢变成了谦逊,偏见变成了亲切。伊丽莎白的妹妹丽迪雅和韦约翰的私奔依仗达西的资助得以平息,更使两人在感情上越走越近,浓浓的茶香中渗出甜蜜的滋味 。咖苔琳夫人狂妄愚蠢的到访不仅没能阻挡伊丽莎白与达西结亲的趋势。反而像爱情的催化剂大大激发了西第二次求婚的勇气。性格上的共同之处和对方对性格相互欣赏是两人最终走进婚姻殿堂、走向理性幸福的一坚实基础傲慢与偏见化为浓浓的柔情蜜意 。有情人终成眷属 。
  3、伊丽莎白情磨婚姻的意义
  伊丽莎白与达西的情感风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主人公对自我认识的偏差造成的 .不公正的认识导致了伊丽莎的偏见 。公正的认识帮助伊丽莎白自得到了真正的幸福。她们的婚姻既是理性的选择又有深厚的感情基 础 。伊丽莎白自身上体现着婚姻的真正价值和时代追求 。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 .实际上反映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 。伊丽莎白聪明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这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主见,并因之而获得幸福。面对情感她不像妹妹丽迪雅凭一时的冲动作决定,保持了做人 的尊严体现了思想和理性的力量;面对现实。她不像夏洛蒂那样完全放弃感情的追求伊丽莎白敢于面对阻挠她的一切力量勇敢地捍卫了自己高尚纯洁的爱情。尤其值得敬佩的是她坚持男女双方的真挚感情是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反对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 。这在当时妇女处 于无权地位把婚姻当作己唯一出路的社会是极具进步意义的 。
  二、奥斯丁的婚姻理想
  1、奥斯丁的婚姻情感经历
  在奥斯丁42年 的人生中婚姻生活却是一片空白,她也有过感情历程 。她创作《傲慢与偏见》之蓝本初次印象时年仅 21岁,与其偏爱的主人公伊丽莎白同岁。这年她与一位爱尔兰青年相爱,但不久这位青年离开了英格兰 ,在爱尔兰娶了位有钱的太太 。1801年 。她 26岁时在巴斯与一位标致的青年坠人情网,情感甚笃,但此人却暴病身亡1802年 27岁的奥斯丁遇到一位有产的庄园继承人向她求婚,慎重考虑之后,她毅然拒绝了。1808年 33岁的她几乎答应嫁给一个中年牧师但却没有下文 。这样的情感历程在小说中也有所体现 。
  2、奥斯丁的婚姻理想小说中的伊丽莎白出身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富有个人反抗精神 。
  她以她的聪明才智 ,高尚的精神境界处处向瞧不起 她的上流社会挑战,并且不断取得胜利。从伊丽莎自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奥斯丁的影子,而伊丽 莎自也是奥斯丁自己最喜爱的人物,她在写给姐姐的信中说:"我承认她是出现在文学中的最可爱的人物,谁要是不喜欢她,我可不答应 。"从伊丽莎 白的爱情和婚姻上 ,体现了奥斯丁的婚姻观 :"结婚为钱是错误的,而结婚得不到钱则是愚蠢 的"伊丽沙白和达西的婚姻不仅是一桩有爱情的婚姻也是一桩有金钱 的婚姻。除了高雅一无所有的伊丽莎白却嫁给了最有钱 、最英俊的男 子。她母亲以商人眼光看待这桩婚姻.满意地说这是一宗不坏的买卖;而对女儿的聪明一直非常赞赏的父亲却未曾料到.他给予她的教育在婚姻市场具极高的交换价值。
  纵观《傲慢与偏见》可以说奥斯丁认为爱情与婚姻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爱情是婚姻幸福美满最基本的条件。美貌虽能给人以良好的印象 ,但唯有具备独立的个性和良好的品性才能产生恒久 的吸引力 。由于当时女性特殊的社会地位 .每当谈论婚嫁 .金钱和门第又脱不了干系 .对决定婚姻关系 .乃至人 的一 切关系的物质原因。奥斯丁可谓揭露得深刻,但这种揭露 ,在这部喜剧性的世态小说中。不是凶狠的 .不是感伤的 .不是道德义愤的。也不是玩世不恭的.它是嘲讽的。奥斯丁的嘲讽渗透在全书的字里行 间。在人物塑造 上起了关键作用,也是叙述中的灵魂。但这种嘲讽不是文字游戏 .也不在抽象品格上兜 圈子 .而是紧紧围绕对人们的现实关系的揭露。
  总之,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 》中对伊丽莎白形象的成功塑造。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中产阶级及贵族通过婚姻各自实现其目的这一普遍的社会现象。正如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大卫·马克思说,在"揭示人类行为的经 济原 因"方面奥斯丁"从某种意义上可 以说在马克思以前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了 。" ·
网站目录投稿:千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