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褪去了夏的顽皮,我独坐幽室,与一壶热茗相伴,凉风吹起书卷,属于你我的那页已然泛黄。独倚幽窗,映入视线的是纷繁嘈杂的都市、匆匆走过的路人和霓虹闪烁的灯火。 我却总忘不掉那个初秋,视线里的那家小店。每每想到这里,那场被秋风吹拂过的往事便映入脑海,如陈年佳酿,即闻即醉。 第一次走进那家小店,映入视线的是琳琅满目的中国结,这对当时并不清楚传统文化概念的我来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每天放学,我都会飞奔到那家小店,小店的主人羽寻姐姐对我也很好。 我早已习惯于那家小店在我视线中的存在,四季如故…… 据说,这家中国结店从清朝开始就已经有了,如日中天之时还为皇家制作过中国结,羽寻姐姐是创始人的后代,她是这辈中唯一一个从祖辈手中接过这家店的人。旁人不理解她,但我理解,即使这家店在如今的都市中已然立不住脚,冷冷清清,无人问津。 一次偶然的机会,羽寻姐姐答应教我制作中国结,从最简单的"爱心结"做起。我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早早就来到店里,但当我看到材料的时候,我便发了懵。映入视线的是五颜六色的绳子,长短粗细均不一,这可怎么是好? "做中国结要有耐心,而且要坚持,如若放弃了便会一无所获。"羽寻姐姐如是说道。如今想起,做任何事又何尝不是这样?她站到我的背后,轻轻地握住我的小手,一点一点帮我理清每一根线。我注意到了她那双长 满老茧的手,这双手完全无法想象是一个二十岁的花季少女所拥有的,我想,生活一定对她洗礼过,磨炼过。我拿起两根线,打了一个普通的结,紧接着便将右边的绳子慢慢穿进左边两条绳子的中间处,再绕着左边的绳子穿回去,依次穿过右边的左边最外侧的线。羽寻姐姐握着我的手,向外一拉,绳子固定住了,映入视线的是一个小巧精致的爱心结,我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爸爸妈妈对羽寻姐姐表达了谢意,爸爸刚提出要给羽寻姐姐学费时,一向温柔友善的羽寻姐姐竟面露怒色,如今想想,倒是我们的无礼。在那之后,我又同羽寻姐姐学了"团圆结""同心结""双鱼结"等。 那天清晨,我如往常般慵懒地走到窗边,视线里却没有了那家小店,取而代之的是拆迁队扬起的层层尘灰以及轰鸣刺耳的电钻声。一霎那间我的心好像被什么东西刺穿了,不解、失落、惊讶扑面而来。 听爸爸说,羽寻姐姐付不起这里的房租了,她妈妈的病也更重了。她向爸爸表达了谢意以及对匆匆离开不能正式道别表达了歉意。 我坚信羽寻姐姐一定还开着那家中国结店,一定还开着,也许下次的相逢并不遥远。 那天以后,我的视线里再没出现过那家小店。流年安然无恙,草木山石依旧如故,青梅煎好的茶还是当年的味道,等候的人,却不会再来。我也再没见到过羽寻姐姐,但她千帆过尽后与生活抗争的勇气、对文化的传承和坚守,永远在我的"视线中",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