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遭遇灾难如何进行心理急救


    通常个体遇到突发事件时,内心的平衡将会被打破,从身体到思维、行为、情绪等将出现一系列的紊乱。
    1、身体方面可能出现: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哽塞感、肌肉紧张等。
    2、情绪方面:可能会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怀疑、不信任、沮丧、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紧张、不安,愤怒、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担心家人健康,害怕染病,害怕死去等。
    此外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
    3、行为方面:呈现反复洗手、反复消毒、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不敢出门、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
    这样的反应通常将持续6~8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反应,也不是每个人都将持续这么长的时间。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看待问题的方式、家庭、社会的支持、以及过往的心理状况、身体状况都可以影响灾难经历者的反应时间和反应强度。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如果能及时获得适当的心理援助,则其有望尽快摆脱正在经受着的种种不适,争取早日康复。
    心理急救通常在创伤发生后72小时内进行。在心理急救阶段稳定当事人内心的平衡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救援者,我们要尽可能的给予当事人充分的安全感和确定感。
    1、要倾听和理解当事人,如果当事人希望讲述受伤过程,那我们只需要安静的倾听;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倾诉,切不可强迫其讲述创伤的详细经历。
   2、了解当事人当下的需要,为其提供实用性的帮助也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包括日常用品、生活所需,以及种种医疗救助。尽可能提供精确的、被及时更新的关于灾难的信息、受治者自己身体状况的信息、其家人亲属状况的信息等,避免让当事人处于不准确或者令人不安的信息。
    3、要尽可能的提供给当事者与其家人、朋友、单位等社会资源、支持系统建立相应的联系。如果是受伤者是儿童,由于孩子常常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也可能拒绝与他人交流,那么作为救援者,我们更应该谨慎安抚,切忌强迫其与他人沟通,可通过绘画、游戏、阅读帮助其转移注意力。此外,能够让其尽快回复学校生活将有利于其康复。
    4、如果当事人情绪激动、烦躁、紧张,可给予催眠、呼吸训练、想象放松训练等帮助情绪放松下来。必要时可请精神科医生给予适当药物,帮助其尽快安静下来,处于稳定状态。
    5、对于受伤较轻、愿意倾诉以及自己虽未受伤却目睹灾难的人,可以通过交谈来减轻心理压力,这样的交谈通常在事件发生后48小时之间开始,可以其讨论自己的所见所闻,内心感受、自己的反应,获得的支持和安慰、自身存在的资源。
    创伤发生之后,面对当事人,我们尽量避免用如下安慰的话语:" 我了解你的感受"、"你应该尽快走出这个阴影"、"你会尽快好起来的"、"你需要放松"、"你要坚强些"、"你还活着,这很好"、"一切都会按照预期好起来的"、"你是很幸运的"等。这类话语常常会让当事人感到更加无助、虚弱。
    从根本上讲,我们还是要充分相信人类的自愈能力,面对灾难经历者,我们能提供的除了谨慎、细致、耐心,更需要的是尊重、保护、和安定。
    99药剂师温馨提示当事人当时、当下的需要才是真正的需要,也是当事人的需要。在灾后危机干预这样的救援中,大多数时候,救助者的精神,往往比专业知识更能实现救助目的,此为根本救助。
网站目录投稿:笑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