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葡萄·车前子》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一颗葡萄被结实的水 胀得沉甸甸沉甸甸后,坠落了。 坠落就是展开的过程。 这颗葡萄像一架绿色的软梯一直 拖到了大地上。 结实的水被泥土吮干。 那些核就仿佛是从一扇门里出来 又开始爬向梯顶。 葡萄更多更多了乱哄哄地说 跳呵跳呵一起往下跳。 从很遥远的地方 跳下。跳下 我们。我们 一直跳到大地上 梯子从自己的影子中探长双手叉开两腿。 梯子把黑暗的影子从身上脱下。 从很遥远的地方 我们跳下后又爬上梯顶超越墙头眺望天外。 接近天堂的是梯子穿过地狱的是门。 星球转动我们生生死死。 但有一颗葡萄不会消失。 这颗葡萄像一架绿色的软梯从高处展开 一直拖到了大地上。 这首诗揭示了死亡与新生即坠落和升华这两种生命情调的共存。诗人通过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客观的又主观的流动视角,讲述了一个美妙的"故事"。一颗坠落的葡萄和"一架绿色的软梯"之间有着精神上的呼应。葡萄是实在的,"绿色的软梯"则是无形的,纯粹精神性的。"这颗葡萄像一架绿色的软梯一直拖到了大地上",绿色的软梯用来形容葡萄坠落和重新生长的过程,实在是太微妙了。粗心的读者如果没有感到这里诗行配置的奇兀,那是因为,他轻易地放过了由"像"而点出的极为关键的关系,而自然联想到了绿色的葡萄藤。如果这样,这首诗就整个被败坏了。此诗的两个复现意像一颗葡萄和一架绿色软梯,造成的是虚实相应、平行推进的结构,前者是"事态"的具象发展,而后者则是"事态"的抽象进程。前者用诸多短句进行简洁的"交代",后者着意采用绵长的句型完成无限弥散的"具象的抽象"。诗歌结构的复杂、深入和孤立,于此可见一斑。这里如果再进一步借用立体派的审美眼光来看此诗的结构,我们会发现此诗的外形是格外考究的。这里有端凝的诗行像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有绵长絮叨的诗行像一架绿色的软梯,而第五节的排列形式则像一篷葡萄架!这些视觉形式在这里是为了追求阅读快感,也是为了一下子就以"整体"的结构扑入你的眼帘。 从语言上看,本诗在文本接受方面几乎一无障碍。这里的语言态度不是一般的"体验"式的,而是一种冷客观的"讲说"。诗人没有"进入"葡萄,也无意于"移情",说来说去他只是做一个"窥视者",说来说去那只是一颗葡萄。在诗人看来,葡萄不一定非得和人的意志有关才显得重要,葡萄本身的生命力就足够他赞美了。这本身就是一种"精神",诗人不是"发现",而只是"呈现"罢了。这种不动声色的客观化处理,使诗的语言成为不可穷尽的东西,因为它没有表现更多,反而有着更多的东西被读者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