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美术)学科(二)年级(上)册课题:《染色游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浸染和点染的变化与韵味 2.了解折纸浸染与点染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感受美、实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制方法,色彩的搭配和染色的方法。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表现与创造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生宣纸、彩色墨水、乐曲 教案设计:(一)引题激情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条漂亮的围巾,看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对,这是一条扎染围巾。引出"扎染" 师:扎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手工印染工艺。最初人们不小心将纸的一部分弄上了颜色,开始很懊恼,后来发现被染的纸很好看,便开始了多种多样的染纸方法的试验,在试验中,人们发明了扎染。 3.课件欣赏扎染作品,感受扎染艺术。 师:扎染的运用很广泛,还有衣服、裙子、桌布等都用了扎染的方法。 4.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种和扎染相像的图形表现――染纸 二)教学新授: 1.工具介绍 实验:我想先请2个同学上来做个实验,我说什么,就做什么。(一名学生)分别在不同的两张纸滴上颜料,观察变化。 大家看看,同样的做法,为什么没有做出同样的效果呢?(找个学生)来摸摸看,知道什么原因吗? 原因就出在纸的不同,这张是宣纸,另一张是普通的纸。所以不是所有的纸都可以用来染,只有一些吸收性强的纸才可以用来染。 既然要染纸,颜色当然是少不了的,我们用的彩色墨水,既方便,染出来的色彩又鲜艳。 2.观察作品图案,找出规律 (1)欣赏染纸成品 师:这些染纸图案纹样复杂、色彩亮丽、图案优美,但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只要大家掌握好它的特点,就很容易染出来。 (2)观察作品上面的图案有什么特点阿?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着。怎么样能让他们有规律的排列呢? (3)学生发言:先折后染 3.分析染纸过程步骤 (1)步骤口诀:一看纸怎么折,二看色怎么染,三看作品美不美 (2)一看纸怎么折,学习折法 a.拿出一张事先折好的米字格纸,打开来,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形状,再演示米字格折法(二次对折、三次折、对角折),出示折纸方法示意图。 b.对。现在我们折的这种米字格是染纸中最常见的一种折叠方式,另外还有田字格、辐射法、折扇法、任意法及揉纸法、卷云法等,大家还可以动脑筋想出其他的折法。(投影仪演示折纸的几种方法) 在学生折纸的过程中,发挥其创造力,进一步调动学生求异创新的主动性。 (3)二看色怎么染,学习染法 a.教师将折好的纸进行演示,请学生观察。 b.介绍染法:浸染法:将折好的宣纸在不同的方向浸在不同的彩色墨水里。 点染法:用毛笔蘸彩色墨水,点在宣纸上,颜色自然染开。 注意色彩的搭配,颜色从浅到深。对比色、和谐色在画面中的运用 c.每张纸注意留出部分细小的地方不染色,形成空白,画面就更好看。 (4) 三看作品美不美,欣赏染纸作品 四)学生作业 看这了这些漂亮的染纸,很多同学已经按捺不住,很想自己试试了。老师一会儿要举办一个染纸展览会,但是老师这里的染纸不多,你们愿意帮忙吗? 要求:1、尝试不同的折叠方式和印染方法 2、运用多种颜色搭配,丰富画面。 五)师巡回辅导 1.播放音乐,染纸作品循环播放 2.在学生染纸时,提醒学生注意染色的位置、面积的大小、和色彩的搭配。 六)作业展评 1.作业展示:将完成的作业贴到窗户玻璃上。 2.先由学生自评,再互评,最后教师点评并鼓励学生创作出更多更好作品。 七)课后拓展 1.同学们,这些染纸艺术太奇妙了,它能染出这样美丽的作品,到这儿是不是就结束了?他们还有什么用途吗?师:对,只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就会挖掘出很多用途来。 2.课后作业:尝试用其他折叠方法和染纸方法进行染纸创作 八)小结 同学们,普通的材料凭借我们的想象和灵巧的手,变成了如此精美的作品,美就在我们的手中,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染出更多更美的作品,让我们用双手来美化生活,打扮世界吧! 训练案设计:用浸染好的纸做手工或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