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我国市场经济日益繁荣、GDP持续增长的宏观形势下,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体监督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文章以媒体监督为研究背景,从媒体监督的功能、媒体监督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机制、媒体监督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效果三个方面整理相关文献,总结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现状,并加以评述展望,以期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媒体监督;企业社会责任;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09-0094-03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为企业承担其社会责任提供了新指引、新内涵。2018年11月24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指出,中国300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得分为34.4分,十年来整体保持增长趋势,但仍处于起步者阶段。因此,企业应当更加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为我国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十分丰富,至今国际上对其具体内容尚未形成一致的定论,但本质上都要求企业在追逐自身利益及投资者利益的同时,还应承担对债权人、政府、员工、顾客、供应商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遍应用,媒体被视作第四种权力,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外部治理功能。在媒体的报道和监督之下,一些不负社会责任的企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现如今,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得到了学术界日益广泛的关注,学者们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探讨也逐步深入,因此本文从媒体监督视角出发,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总结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现状,以期完善有关理论,促进我国企业更加充分地承担社会责任。 二、理论基础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主要源于国外学者的研究,一般有社会资本理论、企业所有权社会化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公民理论,其中以利益相关者理论最具代表性。这些理论从社会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渊源,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不断进步的基石。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最早源于斯坦福研究所的有关研究,随后弗里曼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弗里曼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够对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产生影响,或者在组织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即发挥作用的全部对象。企业设立的初衷是降低交易费用,提升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因而企业存在的意义是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谋求收益,而不仅仅是为了某些利益主体。 从长远来看,虽然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履责费用",但消极地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有损于其他利益主体的合法利益,还使其遭受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盈利质量、营运能力、甚至未来发展前景的质疑,从而损害了企业的品牌与声誉(耿云江、常金晓,2018)。因此,为了维护企业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提升财务绩效,企业将努力迎合利益相关者的预期和要求,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三、媒体监督的功能及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机制 (一)媒体监督的功能。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以电视、报纸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有所下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正逐步跃居成为我国的第一大媒体。大多数学者认为,媒体在大体上具备信息传递和监督治理这两大功能。其中,信息传递是基础功能,是其他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和根本。媒体将企业的相关资讯和实时动态及时高效地传递给利益相关者,从而降低信息的获得成本,提升信息传播效率,减少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使信息更加公开化、透明化。而监督治理功能则是信息传递功能的拓展和延续,也是维护信息传递功能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目前监督治理功能已经成为各大媒体互相竞争的重要途径之一。简而言之,当新闻媒体对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事件公开报道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将对此做出反应,向企业或有关单位进行投诉,从而督促企业改正其行为或使有关部门介入并强制企业做出改变。 (二)媒体监督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机制。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同时又涵盖了信息载体和外部监督两大功能,使其在资本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媒体话语权、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其对企业的报道、监督与评论逐渐成为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和采取行动的指向标(范琳等,2017)。因此,媒体能够督促企业自觉承担其社会责任。 已有研究表明,媒体可以借助声誉机制或引起相关行政介入以实现其治理目的。在法律制度足够完善、信息披露相对充分以及经理人市场较为成熟等条件下,经理人可能因为注重职业声誉与社会地位(郑志刚等,2011),使企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并完善社会责任的相关信息披露。这在为企业树立良好公众形象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在经理人市场中的地位。另外,行政介入作为市场失灵的一种有效补充手段,能迫使企业修正其社会责任履行缺失、损害利益相关者利益等行为(李培功、沈艺峰,2010)。张晓盈等(2017)基于信息披露相关理论,依据公司是否存在国有参股对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分组回归,验证了媒体监督具备通过政府介入来发挥治理效果的作用机制。 四、媒体监督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效果 总体而言,大量研究证明了媒体监督对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具有积极意义。徐珊、黄健柏(2015)研究发现,在竞争性行业、环境高敏感性行业和消费者高敏感性的行业中,媒体监督对企业社会责任具有更加显著的作用。吴德军(2016)针对敏感性行业与非敏感性行业的不同特点,实证检验了媒体关注度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呈正相关且媒体监督主要对非敏感性行业的影响显著。李百兴等(2018)认为,媒体并非天生的"执法者",只是天生追求轰动效应。这种特质使其虽有助于维护公平正义,但本身并非公平正义的准绳。对于重污染行业企业而言,正面的媒体报道能更加有效地激励企业对企业自身与其利益相关者负责。 具体来说,媒体监督在直接作用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还产生了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促进企业重视节能环保、改善企业经营业绩等作用效果(刘海龙、齐琪,2017)。 (一)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随着媒体对企业关注度的提升,公众可以获得更多的企业信息。在监管机构、非政府组织及社会公众的压力之下,企业更愿意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公众的需要。黄雷(2016)等认为,媒体能弥补正式制度环境的不足,有效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如果上市公司存在媒体的负面报道,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水平更高。当负面报道的数量越多时,信息披露的质量将随之提高。张俊民、张晓(2017)研究发现媒体监督能有效减弱国有企业中管理者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动机,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而提升国有企业信息披露水平。徐蓉,王素玲(2017)在研究中发现,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手段,媒体能显著改善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由于国有企业受到的体制约束和政府干预较多,媒体的外部治理功能主要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显著。 (二)促进企业重视节能环保。近年来,企业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与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媒体作为信息传播者,一方面将企业的违法违规的信息给传递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另一方面引导企业的行为以符合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保护环境、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刘海龙(2011)依据不同省份的媒体传播能力,将我国的省份划分为四组,分别考察媒体与上市企业能耗以及废气排放的关系。结果显示,当媒体的信息传递作用越大、企业面临的法律和政治压力越宽松时,企业就越能降低其资源消耗水平,减少环境污染行为。王云等(2017)研究发现,当媒体对企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负面报道增多时,企业就会增加其环保投资。在较强的政府行政监管和环境污染监管下,媒体关注能有效增加企业的环保投资。而在较弱的环境经济规制下,媒体关注起到了替代环境经济规制的作用,因此也能提升企业的环保投资。 (三)改善企业经营业绩。企业的经营业绩既体现了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也反映了企业的未来成长空间,是企业自身、股东、债权人以及潜在投资者十分关心的话题。当媒体对企业经营业绩等热点话题提供轰动性报道时(李培功、沈艺峰,2013),社会公众更容易对企业产生关注,并最终作用于企业,使企业不断提升绩效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姚益龙等(2011)在研究中发现,媒体监督与企业绩效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在媒体的监督治理作用下,企业绩效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这表明媒体可以通过社会舆论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以及采取的相关措施,进而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而企业管理层出于企业生存发展的考虑,将使企业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以改善企业业绩。夏泰凤、刘萌(2017)认为,经理人因重视其职业生涯的连续性,会选择迎合媒体,从而放弃损害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行为,并自我规范和约束,努力提升公司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 五、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上市公司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水平并不高,但随着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日趋完善、利益相关者和媒体对企业的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大部分公司逐渐认识到了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存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2018年发布的《蓝皮书》显示,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数呈增长趋势,35家企业连续十年对外公布社会责任报告,其中国有企业占比为70%,是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因和方式都是多样的。一般而言,履责动因主要包括消费者影响论、职业经理影响论和政府驱动论等,履责方式则以依法纳税、慈善捐赠、保护生态环境等为主。 近十年来,为了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使企业接受更广泛、更有效的监督,国家陆续发布了一系列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规范性文件。早在2008年1月,国资委就出台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以规范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随后,环保部针对16类上市公司出台了《环境信息披露指南》。2015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了社会责任系列国家标准,包括《社会责任指南》《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社会责任绩效分类指引》。同时,随着微博等新型网络社交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许多知名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都开通了官方社交账号,及时发布企业信息,与网民积极互动并接受其监督。此外,这种新型媒体具有"病毒式"的传播效果,使得不负社会责任的企业一经曝光就能在短时间内被大众知晓。因此,政府的严格监管、媒体的与时俱进,都促进了我国上市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六、评述及研究展望 综上可知,媒体监督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企业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促进企业重视节能环保、改善企业经营业绩等层面意义重大。但在研究时,我们不难发现媒体为追求新闻热点、博取眼球而进行了一些片面或者夸张的报道,这并不利于媒体有效实现其信息传递与监督治理的功能。因此,在研究与媒体监督有关的问题时,应该仔细辨别媒体不切实际甚至弄虚作假的报道,使研究结论真实可靠。与此同时,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应做出强制性规定来管理媒体,使其报道更加客观公正,促进媒体更好地发挥其外部治理功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已经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上市一般需要经过较严格的审核,上市公司往往具备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较强的盈利能力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预期。因此,上市公司应该更加自觉地履行其社会责任,提升信息披露质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同时努力提升企业业绩与企业价值,为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多的财富,促进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和现代化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虽然媒体具有信息传递、监督治理等重要功能,有关媒体监督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单方面研究成果丰硕,但目前关于媒体监督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以下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1)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企业内部治理水平的提升和治理结构的完善,媒体是否还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2)媒体报道的偏差对企业的发展与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造成了多大的影響?如何从媒体、政府、社会公众等层面消除这种偏差。(3)随着微博等网络新媒体的流行,社会公众与企业的直接交流逐渐增多,同时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情况下,企业应该如何面对以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 [ 1 ] 耿云江,常金晓.企业社会责任、媒体关注与企业价值[J].会计之友,2018,(10):14-22. [ 2 ] 范琳,金宇,苑泽明.媒体监督、危机公关与企业业绩[J].财会月刊,2017,(12)46-52. [ 3 ] 李培功,沈艺峰.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0,(4):14-27. [ 4 ] 郑志刚,丁冬,汪昌云.媒体的负面报道、经理人声誉与企业业绩改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1,(12):163-176. [ 5 ] 张晓盈,杨榛,钟锦文.媒体监督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基于重污染行业的经验数据[J].财会月刊,2017,(9):9-14. [ 6 ] 徐珊,黄健柏.媒体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J].管理学报,2015,(7):1072-1081. [ 7 ] 吴德军.公司治理、媒体关注与企业社会责任[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6,(5):110-117. [ 8 ] 李百兴,王博,卿小权.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媒体监督与财务绩效研究——基于 A 股重污染行业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18,(7):64-71. [ 9 ] 刘海龙,齐琪.媒体类型与企业社会责任治理:一个文献综述[J].管理现代化,2017,(4):122-126. [ 10 ] 黄雷,张瑛,叶勇.媒体报道、法律环境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6,(5):71-79. [ 11 ] 张俊民,张晓.经理管理防御、媒体监督与会计信息透明度——基于中国上市企业不同产权性质的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3):66-73. [ 12 ] 徐蓉,王素玲.股權性质和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4):51-56. [ 13 ] 刘海龙.媒体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基于中国省级地区节能减排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非营利评论,2011,(9):57-75. [ 14 ] 王云,李延喜,马壮,宋金波.媒体关注、环境规制与企业环保投资[J].南开管理评论,2017,(12):83-94. [ 15 ] 李培功,沈艺峰.经理薪酬、轰动报道与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J].管理科学学报,2013,(10):63-80. [ 16 ] 姚益龙,梁红玉,宁吉安.媒体监督影响企业绩效机制研究——来自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1,(9):151-160. [ 17 ] 郝琳.媒体关注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关系研究——来自沪深300指数样本股的经验数据[J]. 商业会计,2015,(2):55-57. [ 18 ] 夏泰凤,刘萌.媒体关注、公司业绩CEO背景特征[J].经济体制改革,2017,(11):19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