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如何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以全新的教学模式适应市场需求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产教融合是我国高职院校一种具有特色的教学思想,有效融合了教学、科研、技能培训、经营管理等内容,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文章在对当前市场对ERP创新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制定培养目标,探索培养方式,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培养ERP创新人才进行了实践教学探讨,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培养ERP创新人才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ERP创新人才;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3;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04-0128-02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主体的企业,为了在市场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摒弃以往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推行集约化管理。ERP集采购、生产、销售、财务、服务等各项管理功能于一体,可以根据当前的市场需求,致力于企业资源的科学配置,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现阶段,依托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实行现代化的经营与管理,是企业关注的焦点。在企业推行ERP系统的过程中,很多重要的职位需要大量的ERP创新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加强ERP创新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
  一、高职院校制定ERP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一)企业对ERP创新人才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因此,现代企业需要引进ERP创新人才与创新的管理思想。企业需要的ERP人才不仅可以对软件进行开发、维护或者进行项目实施,还要使ERP软件产品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得到成功应用。这对ERP人才的要求比较高,不但要求其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还要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并熟悉所从事的行业,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管理方法和企业的文化背景等信息。因为只有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才能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
  (二)ERP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紧扣企业的实际需求,与企业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综合素质的要求相对应。ERP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为:认真实行通识教育,培育一批IT知识、生产管理知识、ERP基础知识牢固,能够熟练应用ERP系统,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项目管理能力,并具有自主学习、开拓创新能力,可以应用ERP系统有效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增设相关的ERP课程,加强学生对ERP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经过系统的学习,有效实现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完美对接,为企业输送高素质、实用型、创新型人才。
  二、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建立ERP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一)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的思想有利于建立新式的师生关系。相关教师应从知识或技能的讲解者逐渐变成知识的引导者。学生在学习期间,应从传统的被动学习,逐渐变为主动的探索者、积极的参与者。在实践中学习要求学生以企业或科研实践中的ERP项目作为教学的载体,围绕项目的要求展开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侧重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明确教学、学习、实践之间的联系。通过引导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实习和实践,逐渐培养他们自主探索、团队协作、自觉分析与处理问题、沟通协调等能力。通过在校期间对相关的ERP项目展开不断的实践与学习,使学生逐渐形成跨行业、跨学科的学习技能,更为关键的是,还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创新进取的优良品质。
  (二)"产学研"协调发展。基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教学思想,推行"产学研"协调发展是培养ERP创新人才的良好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技能,提高其科研水平。教师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引导其提前参与相关科研课题的探讨,激发学生对科研的积极性,将校内的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实行"发现知识"的研究性教学,学生可以通过深入调查、积极探索、发现知识的形式展开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获取新知识,发展新技能,激发创新思维。
  高职院校应积极争取与ERP系统研发企业或者实行ERP的企业之间的联系,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创建"产学研"联合基地,成立ERP项目实践小组,在齐心协力完成相关项目的同时,也实现了ERP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再把培养的ERP人才与产品派到相关企业进行孵化。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实践的平台,有利于提高其创业能力与专业素养,还可以将研究的成果迅速转化为相关商品投放到市场,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为高职院校加强"产学研"合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三、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培养ERP创新人才的具体实践策略
  (一)建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ERP是一种依托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系统,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与实践技能,学生不仅需要比较系统地了解现代企业的生产、运行、管理模式,还需要掌握相应的财务学等基本理论和编程语言、数据库等应用技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置相关的专业教学模块,具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管理类、计算机、综合性课程。其中,管理方面的课程包括统筹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等;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包括数据库理论及应用、编程基础、网络应用等;综合性的课程包括电子商务、会计信息化、供应链管理、ERP沙盘、信息管理系统等。
  在教学课程体系中,要充分体现ERP综合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科学地制定ERP相关课程教学的顺序,如大一集中学习计算机类和管理类课程,大二和大三学习管理类和综合性课程,循序渐进地学习,有利于学生把握各学科之间的关系。此外还需要将对学生个人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划入ERP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学习相關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专业的会计职业能力。
  (二)实行集成式教学。一体化教学的实现主要借助于集成式的教学方式。也就是通过研究ERP项目,把前后有联系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系统地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教师需要有效地选择ERP项目,以此为主线,建立相关的课程体系,侧重表现ERP项目研究的系统性、完整性。而且在开展ERP项目时,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相关知识,并反复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项目管理、创新思维等技能。此外,关于课程体系以外的知识,必须由专业教师指导再展开学习。接受集成式教学,有利于学生运用已知的理论与技能开发新的ERP项目,进而提升其创新能力。
  (三)创建开放型的实验基地。培养企业需要的ERP创新型人才,是一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且以提升学生智力水平、实践技能为根本教学目标的创造性教学实践。因此,为了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可以将教学活动、生产活动、社会实践三者密切结合,建立开放型的实验基地,更好地培养ERP创新人才。
  第一,教师应建立ERP项目研究小组、组织ERP竞赛活动等,建设学校内部的创新、创业实验中心,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渗透创业思想,对增强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能力意义重大。例如:建立相关的项目组,充分调查学生对ERP系统的了解程度、应用水平、创新能力等,添加网站建设、需求分析、项目管理等小组。为此,高职院校应将实验室向相关的项目组开放,为其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而ERP沙盘模拟竞赛为学生展现了一个亲身体会创业的过程,使学生了解创业需要应对的难题以及可能创造的经济、社会效益等,有效調动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会计信息化大赛包括企业财务核算和业务核算等内容,也为学生进行ERP软件的学习创造了平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高职院校可以依据企业的需求,制定"订单式"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与企业共同制定ERP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并积极邀请一些项目经验丰富的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软件编程等专业人士共同搭建校企联合的业务实战平台,使学生在ERP项目洽谈、技术交流、需求分析、产品策划、编制程序、安装调试、售后等过程中进行实战演练,增强其综合素质。
  (四)构建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在ERP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产教融合的思想,为了更好地对学生实际的学习成效加以评价,高职院校有必要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充分结合ERP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过程等内容,综合评价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同时,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可以发挥促进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一是笔试、口试。经过这项考核,能够对学生的专业理论、技能加以合理评价。二是考察记录。主要由相关教师在ERP教学中对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记录,对其作出综合性的评价。例如:在学习和参与项目的过程中,考核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及沟通协调方面的能力等。三是提交文档。通过学生上交的进度报告、阶段性成果等,可以反映出学生在构思、规划、实行方面的技能。S
  【主要参考文献】
  [1] 彭文武,陈国生,刘小凤.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软"专业"硬"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03).
  [2] 蒋才良.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优秀会计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商业会计,2016,(10).
  [3] 周艳,周敏.ERP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管理观察,2016,(21).
网站目录投稿: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