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运城交警开展社会化网络化立体化交通管理


  王继发 武奎玉
  运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始建于1987年,担负着全市14063公里城乡公路(居全省第一)和100万辆机动车、114万名机动车驾驶人的交通管理任务。今年以来,运城支队精心设计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作战挂图,坚持以人民生命安全为中心,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标,从构建体系入手,决战全面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确保重点车辆"三个不发生",着力构建"规划、设施、科技、整治、文化预防"五大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体系,综合运用"防、打、管、控"等多种措施,强势推进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常态化。
  建立预防交通事故目标体系
  日前,《人民交通》记者一行到运城市采访了运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李会峰。李会峰针对工作中的创新如数家珍。他说,关于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我们提前规划,建立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目标体系。
  运城交警支队从分析近年来产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入手,着眼长期平安建设,构建预防事故理念,设计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目标体系,开展设施预防、科技预防、整治预防、文化预防,多点防控、多措并举、多方联动,确保最大限度实现预防效果,达到防控目的。
  设施预防是推进道路交通基础体系建设的前提。全市各县市完善延伸硬隔离设施212公里,完成隐患点整改629处,新增警示牌、警示灯230处,重点路段新增大屏幕LED宣传提示屏幕55处,新增交通智能卡口119处。设施投入有效提升科技预防能力,提高智能交通体系管理水平。
  运城交警支队围绕提升市民交通素质,做足文化预防事故的文章,专门建立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宣传体系,制定宣传工作计划,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开展"礼让斑马线""珍爱生命预防事故演讲比赛",开辟"交通安全大讲堂",对全市各中、小学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全市各县市交警大队分别召开"除陋习提素质"推进会,提升市民素质。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带动更多的家庭参与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
  以此为基础,建立网格化严管体系整治秩序乱象,大规模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专项行动。从实际效果来看,交通秩序明显改观,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新农村交通管理模式
  农村地区驾乘人员普遍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频繁发生。为有效缓解农村警力不足的问题,支队经多次调研,召开专题会议,针对性地提出"发挥农村派出所警力优势,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道路交通管理"的思路,使乡镇派出所正式参与到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实现交警大队与农村派出所警力优势互补,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减少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监管的盲区和死角。探索并大力推广农村试点"三站""三员"(交通安全管理站、管理员,交通安全劝导站、劝导员,交通安全辅导站、辅导员)工作法,并赋予农村派出所"5+1"道路交通管理职责,力争通过"三站""三员"建设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体系,有效预防和遏制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试点活动开展以来,仅从夏县半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来看,死亡2人,比去年同期减少3人,下降了60%;受伤7人,比去年减少了12人,下降了63.2%;直接经济损失10300元,比去年减少了70%。
  拓展交管工作立体空间
  李会峰说,车管服务是目前群众最关心的,要使车管服务能够延伸到群众的家门口,唯有借助互联网平台、网点普及等有效途径。为此,支队党委一班人多次召开拓展交管工作立体空间专题会议,集体研究解决拓展空间难题。在先后赴江苏、浙江等交管工作先进省份考察学习、调查研究并认真结合运城公安交管工作实际的基础上,确定了车驾管工作下放邮政、银行网点的工作思路。此项工作实现了跨部门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方便群众、覆盖全社会的车驾管工作服务模式。
  为尽快推进此项工作开展,让群众早日享受车驾管创新模式带来的便利成果,支队还多次与邮政、银行部门负责人积极协商,在克服了网络安全接入模式、网点设置、人员配备、业务培训、设备投入等方面的困难后,在全省率先建成了首家便民服务工作站,开展了依托银行办理机动车抵押登记业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截至目前,警邮平台累计办理车驾管业务800余笔,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借助邮政和银行办理车驾管业务工作在全省尚属首例。为此支队抽调办公室、车管、计财、科技、宣传等部门精干力量,成立了车驾管业务下放网点工作专班,从方案制定、职责分工、工作推进、项目落地等一个步骤一个步骤,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严抓细抠,盯着项目赶进度、盯着进度要结果,确保此项工作早日完成。在支队各部门的大力配合和相关业务部门的统一协调下,此项工作最终得以圆满完成。
  自从两个工作站建成以后,到邮政网点办理补牌、补证等业务,只需10到20分钟时间,车主不用再到车管所排长队,可就近在市区内办理相关车驾管工作业务,大大缩短了群众办事时间,提高了服务效率。从目前网点运行情况来看,办理业务和咨询的逐渐增多,受益群众达万余人,人均减少跑路20公里,群众满意度大大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打造互联网+服务平台
  李云峰说,为更好的让互联网资源到达服务对象,运城交管挑选群众诟病最多的痛点、难点,采取精准导向、垂直细分和融合入口方式,建成互联网服务平台。平台提供了36项业务办理功能,目前注册已达57万余人,占全市驾驶员总数的40.67%;交管12123手机APP下载安装量已达到30万次,全市日均活跃用户达20万余人。今年以来,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已累计办理预选机动车号牌2.7万余副、核发临时号牌3万余副、考试预约90万人次、期满换领驾驶证100余人次、提交身体条件证明14万余人次。今年,网上约考率为95%,网上选号率为10%。
  利用移動互联网覆盖面广、实时传输、准确定位的优势,开发"考务通"驾考监管应用平台,积极探索互联网+驾考监管的新模式。一是监管实时化。监考民警通过"考务通"完成签到,并在考前对考试场地、考试车辆等情况进行拍照检查,对发现的考试舞弊、考场违规等异常情况拍照记录,上传至考试监管中心,由监管中心民警负责对检查和查处情况核实记载,及时处置。二是存储无纸化。为解决考试监管数据量大、保存期限长的问题,"考务通"平台数据全部对接阿里云,实现无纸化存储,确保数据安全。三是执法透明化。通过"考务通"运用,可对监考民警依法履职实现有效监督,并为追溯倒查提供有力依据。
  "大运城"建设是运城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中央、省委要求,立足全市实际,推动运城振兴崛起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对强力推动"盐临夏"核心区高度融合、"一主三副七个大县城"城镇群的密切联系、构建"大运城"发展格局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李会峰说,运城公安交警支队要紧紧抓住"大运城"建设这一重大发展机遇,进一步创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社会共治、深化运城智慧车管、社会机构代办车驾管业务、交通事故快处快赔等"放管服务"改革,加快推进运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体制调整,加强交通管理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水平,以优质高效、安全通畅的道路交通管理全力服务和保障"大运城"建设,为保持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网站目录投稿: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