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的同时,作为畜牧业赖以生存的草原质量与草场规模却在日益下降,畜牧业发展与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基于此,本文拟从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出发,指出当前我国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探讨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以期为我国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的改革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内蒙古草原畜牧业也随之迅猛增长,广大牧民的生活水平取得了显著改善与提升。然而,当前我国的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并不乐观,面临着严峻的可持续发展困境。因此,明确当前内蒙古畜牧业的实际发展情形,努力探寻高效的解决路径,对促进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一、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 内蒙古绝大多数轻工业原料都来自于畜牧业,尤其是内蒙古地区的几个龙头企业与品牌产品,比如蒙牛、伊利等知名企业都是以畜牧业为依托。同时,内蒙古地区的皮、肉、乳等畜牧初级产品大量销往国内外,为广大国内外相关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创造了巨大的产业链,为全球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壮大,而且影响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是我国畜产品初级原料的重要生产基地,更是确保我国轻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在大力实施西部开发战略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导致草原资源开发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过度放牧、补种不及时、只放牧不种植等现象十分严重,造成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面积急剧退化、草质量严重下降、土地沙化严重等问题,这不但限制了内蒙古的畜牧业发展,而且对当地人民的生存环境也构成了严重威胁。可以说绵延几千公里的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决定了我国北部地区的环境质量。因而,无论是保护内蒙古地区生态环境的需要,还是提高我国北方地区环境质量的要求,都离不开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畜群结构与草业结构不够科学合理。长期以来,内蒙古草原畜牧业是在天然草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这种落后的产业结构使得人工草场面积十分有限,而自然草原又因过度放牧、滥砍滥伐等现象造成草原沙化与退化现象十分严重,导致草原面积大大缩小。根据实际调查数据显示,内蒙古草原沙化与退化面积已达内蒙古总面积的39%,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73%,尤其每年依然以1200万亩的发展速度蔓延。[1]同时,内蒙古畜牧业产品结构的不合理还表现在其单纯依靠牲畜数量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陈旧观念与结构模式,这种落后的产品结构与思想观念导致畜牧产品品种改良与畜群结构优化等新型产业增长方式难以得到有效推广,严重制约了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与规模化发展。 (二)基础设施过于薄弱 当前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当薄弱,例如,不完善的道路交通设施,严重阻碍了畜产品的输出与输入,大大降低了内蒙古畜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牧区极其短缺的水资源,使得众多牧户、牲畜、草植被等所需供水十分匮乏,不利于畜产业的发展壮大;基本用电难以得到保障,当前相当一部分牧户还没有用上电,这对内蒙古畜牧产业的现代化发展非常不利等。同时,当前大力推行的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模式,更需要大量的、完善的基础设施进行支撑,但凭借目前该地区的基础设施配备情况,不但难以满足必要的经营需求,而且很容易造成环境破坏与生态污染等。从一定角度去分析,过于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正是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的瓶颈所在。 (三)生产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生产体系不够完善,还未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生产发展比较滞后。最为典型的就是我国作为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不但自然灾害分布广、品度高、种类多,而且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很高,但我国针对农业保险方面的政策支持却非常不健全,使得广大牧民的生产经营收入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同时,虽然内蒙古草原的畜产品十分丰富,但至今为止依然没有形成龙头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十分有限,这对内蒙古畜牧产业发展而言影响深远。所以,只有建立健全内蒙古草原畜牧业产业体系,积极打造龙头企业,走生产、加工、销售等"一条龙"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实现畜牧业的规模化与产业化发展,全方位推动畜产品参与到市场化的竞争之中。 三、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探析 (一)增加资金投入,强化可持续发展后劲 内蒙古草原的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偏远的边疆地区,自然环境与历史原因导致这里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构建以国家、牧民、金融机构等为主体的现代化多元投资网络,形成政府资金投入、牧民筹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金融机构贷款支持等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相当重要。[2]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加大国家资金投入力度,努力抓住新时期经济发展机遇期,持续巩固、强化與完善国家支持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切实增强对三农三牧的资金投入,不断提升草原畜牧业资金支持在财政投入中的比例,并通过资金支持激发广大牧民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政府应建立健全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鼓励金融机构对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积极发放贷款,降低贷款门槛,解决牧民和涉牧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二)健全保障体系,稳固畜牧业发展收入 实现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在于构建龙头企业和牧户之间的稳定利益关系。而要确保畜牧业农户的经济发展利益,其重点是规范两者之间的合同契约,推动畜牧业的订单模式发展,构建紧密的企业和牧户利益连接体制机制。同时,还可以通过实施畜牧业保险、创建风险基金、采用最低收购价等多种方式,巩固与稳定畜牧业经济发展收入,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稳定性与保障性。 (三)坚持特色发展,提升畜牧业市场竞争力 为增强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从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充分发挥产品的比较优势,走特色化、专业化、多元化的发展道路,进而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具体包括,一是对各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以及市场优势等进行综合考量,积极开展分类研究,制定科学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地进行引导,不断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优化畜牧产业结构,推动特色化与专业化的畜牧业发展。[3]二是构建特色畜产品区域与种类,积极鼓励畜产品生产走特色化与专业化发展,尽可能避免出现"一窝蜂"等市场现象。三是增加畜牧业财政补贴,强化政策效应。按照畜牧业的生产成本,制定保障牧民不亏损的"指导价格",即当市场价高于畜牧业生产成本的时候,则按照市场价格正常运行,反之则要及时启用"指导价格",适当上调畜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确保牧民不出现亏损,强化牧民生产生活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立华.内蒙古牧业经济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策略[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12) [2]杨丽.析我国特色经济与区域经济学的联系与差异[J]. 经济问题探索,2003(04) [3]包玉山. 内蒙古草原退化沙化的制度原因及对策建议[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