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先知错了哪里


  Managershare:但KK谈的是未来趋势,不是吗?BAT是现在,不是吗?
  KK思想的核心是去中心化,人们匍匐在这思想的脚下时似乎忘记了在大多企业里一个显然的趋势是中心化,马云、马化腾、雷军、刘强东、周鸿祎在各自企业中显然具有无上权威,马云甚至因为喝多了直接就把足球队给买了。创业公司里这种趋势就更加明显,尤其是在那些活下来的创业公司里。这样显然的事实让我们必须思考一个根本问题:KK到底那里错了?
  失控与控制背后的历史源流
  在大家热衷谈KK的时候可能没注意到,对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争论与实践实际上极为深远的影响了我们的历史。
  西汉的时候黄老之学与儒术曾经进行过激烈的PK,最终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终结。《道德经》里面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按照这思路走下去必然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就是不强调控制,顺其自然。但儒家不是这思路,儒家讲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思路走下去必然需要立德立功立言,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创造历史,这就是控制。这一轮相争中,在漫长的时间轴上是控制取得了胜利,但确实也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封闭、僵化、稳定的体系,最终反被西方超越。
  放弃控制与积极控制的PK到近代又在经济学中重新上演,这就是市场与计划之争。在这一轮相争之中表面来看似乎是代表市场的完胜,但实际上则是此时的市场已经不是亚当斯密时的市场,而是融合进了一定的控制成分,有种种监管与宏观控制。
  再映射到企业内部,那就是近来逐渐兴起的管理模式之争。管理这个词正在因为失控与控制而分化。
  有本很另类的书叫《新科学与领导力》,这书封皮上就写着"牛顿扼杀了管理",这书想说的事情是牛顿也代表了一种世界观,这种机械的世界观最终也就催生了泰勒式的管理,到今天为止这一思路也还在富士康这类工厂里被严格的执行着。这种生产线无疑的是控制的极端体现,在这里失控的可能性被压制到最低。
  与生产线相对应的则是研究性机构,在那里你并不能明确定义爱因斯坦这类人员具体去做什么并进行控制,他们必须享有自主权。大多组织机构的控制程度则在工厂与研究机构之间。
  从这种种现实来看,失控与控制所代表的含义让选择本身成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环境与人的特质决定了组织的形式而非相反。生存环境越严苛(竞争程度、生存所依赖资源的存量等),越需要迅速整合力量那就越需要控制;社会财富越丰富,个人能力提高越多,那失控就越体现价值。要想探讨失控与控制的是非,探讨KK思维的盲点,那就必须回到现在,回到互联网江湖的根本特征。
  互联网江湖的根本特征
  从演讲来看KK并不喜欢零和这概念,我也相信世界不是零和的,但我们必须承认市场竞争里确实有非常大的零和成分。比如我们常说的注意力,在人口恒定,科技水平恒定的前提下注意力的总和其实是个定值。这样一来在特定时间段就只有两种开辟注意力的方式:一种是把未开辟的开辟出来;一种是把别人的抢占过来。开辟的越多,争抢的程度越剧烈。
  当科技换代、人们偏好产生变化的时候,这种注意力的分配格局将会被重新洗牌,谁能借助科技的力量因势利导,谁就能抢占更大的空间,而新贵的崛起基本上会意味着老牌大佬的衰落乃至死亡,微信的兴起会影响微博,如果微信电商做起来,那阿里系一定会衰落。而偏巧不管是科技还是人们的偏好都在迅速变化中。
  这显然会带来两个直接后果一个是必须迅速决策,一个是竞争只可能会愈演愈烈。小团队的话还要加上资源有限,这样就必须把有限资源投在特定的方向上。
  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严苛的前提下,领导者的权重正在被放大而不是在缩小。KK认识到互联网会导致BAT这样的自然垄断,但似乎并没意识到自然垄断背后的支撑性力量其实是中心化,而不是他所强调的去中心化。
  KK到底哪里错了
  KK更多的是从生态和进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确实可以抓住本质特征,但本质往往影响的是宏观上的事物,时间越长,系统越庞大,本质规律的杀伤力越大,但企业是微观事物,它的很多成败更多的依赖于细节。
  这就和牛顿定律与相对论适用于宏观世界而不适用于微观世界一样,宏观上对的微观上不一定对。在KK这里就是对社会和地球而言正确的,对企业不一定对或者说基本不对。
  我们总是有两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一种比较传统就是我们常用的精心设计;一种则是遗传算法,只设定初始条件,自底向上大批量试错。前者隐喻着我们之前说的控制,后者则是KK强调的失控。思考两者适用边界时一定不能忽略的是效率以及所需的资源。我们不要忘记遗传类算法总是需要比较牛的计算机才能跑的更好。
  这在张小龙开发微信一事上体现的比较明显。马化腾可以灰度法则,允许企业内适当竞争,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腾讯体量到了,有这个资本,初创企业如果尝试灰度法则,那就会分分钟死掉。
  KK在《失控》这书里其实谈到过一个与此相关的事情,他说拉马克进化显然优于达尔文进化的效率,而实际上在企业这种生命长度不过几十年的组织里,要想启动拉马克类遗传,那简单办法其实是中心化,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可以迅速从各种经验里成长学习,这样就很容易让被强化的经验和技能体现在企业中下件事情的处理上,这就是组织的拉马克进化;而去中心化的组织则只能缓慢淘汰,更类似达尔文进化,效率很差。
  大家之所以不质疑KK,一个根本原因可能是不太区分去层级与去中心化的差别。
  减少管理层级,避免事无巨细的控制,让人们尽可能自主的工作不意味着是在去中心化。只是说中心控制收缩自己的范围,让自顶向下集中在更关键、更影响全局的地方,这是一种职责的重新分割。从乔布斯来看,所谓关键地方是指产品策略(大幅削减产品线、打造极致单品等)。
  总结来看,KK似乎并未去考虑去中心化的边界问题,而事实上显然这边界会因为环境、企业所处的初始条件等约束的变化发生变化。而又因为这个疏忽最终导致去中心化这事在中式企业里实际上是离地万里了。
  看见很多人在配合着KK谈去中心化的好处时,我心里其实是有点尴尬的。我们一边大谈去中心化的好处,但与此同时CEO的重要性却与日俱增,这不是让人很尴尬的现实么?
网站目录投稿: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