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普宣传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近年来报刊编辑为了追求"出位",常常将大家多年来公认的科学道理推翻,表达出一些"新观点"和"独特的见解",致使科普宣传出现一些互相矛盾和不科学的现象。本文从科学性是科普宣传的生命所在、是科普宣传工作者的职责所需、是新闻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等三个方面对科普宣传必须坚持科学性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科普宣传;科学性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抓科普工作放在与抓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支持科协、科研、教育等机构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因此,科普宣传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近年来报刊编辑为了追求"出位",常常将大家多年来公认的科学道理推翻,表达出一些"新观点"和"独特的见解",致使科普宣传出现一些互相矛盾和不科学的现象。有些杂志说早晨空气新鲜,锻炼身体最好;有的说早晨空气污染严重,晚上锻炼身体好。有些报刊说喝白开水好,有些报刊说喝矿泉水好,还有些报刊说喝纯净水好。有的报刊说缺钙的人要多喝骨头汤,有的报刊说喝骨头汤只能使人肥胖而没有补钙作用。如此等等,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读者看了,如处云雾之中,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指出:"如果以科学性、应用性、趣味性、艺术性、通俗性、时代感等品格来衡量科普作品的优劣,最重要的是科学性。如果科学性上出了问题,即使表现形式好也不行,那会成为‘长着鲜花的毒草,更具欺骗性。"因此,科普宣传必须坚持科学性。 一、坚持科普宣传的科学性是科普宣传的生命所在 构成新闻宣传的第一要素是真实性,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一切失去科学性的宣传皆失去了真实性,其宣传的生命便不复存在。科普的营养和精髓主要来自科研的成果,科研的水平决定着科普的水平。反过来,在科普中又会发现新问题,对科研提出新要求,促进科研的发展。科研是为进一步的探索和发现,它充满着疑问和求证。科普则是把科技工作者取得的科研成果真实、全面、客观的介绍给广大人民,让他们去掌握,去分享,其主要任务是推广,是传播。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刘嘉麒在《科学性是科学普及的灵魂》说道:"传播形式需要丰富多彩,需要创新,但在科学内容方面,最重要的不是创新,而是尊重,是把人类已经取得的成熟的科研成果传递给广大民众。真理不能随心所欲,在传播科学理念、科学知识、科学原理、科学技术时必须准确,必须正确!尚存争议、尚存疑问的问题不是科普的主流,即使传播,也要摆事实、讲道理,尊重客观,而不能主观臆断,强词夺理,误导民众"。 二、坚持科普宣传的科学性是科普宣传工作者职责所需 科普宣传工作者要树立好的科学态度,不断学习掌握科技新知识,提高科普宣传工作的能力。作为科学技术的传播者,通过对科技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人,那么自己应该加强自身对科技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科普人员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逐步成为富有创新能力,熟悉科普工作特点和规律的新型科普专业人才。对似懂非懂或似曾相识的东西,应查阅相关资料,向内行请教学习,或经有关专家审议通过后再报道,以杜绝谬误。科普宣传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强烈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感、才能把科技宣传的精品贡献于民众。 三、坚持科普宣传的科学性是新闻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 《科普法》中明确规定:"综合类报纸、期刊应当开设科普专栏、专版: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开设科普栏目或者转播科普节目。"新闻媒体作为舆论宣传的工具,对人们的思想意识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作用,也是人们学习了解新知识的途径和载体,在人们日常生活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新闻媒体担负着传播科学真理,团结和教育人们重任。新闻媒体应大力宣传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知识,提高人们对伪科学的辨别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科普宣传不仅仅只介绍科技知识,还应结合具体事例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宣传,引导民众正确地认识自然和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等变为群众的行动。 因此,进行科普宣传必须坚持马列主义的科学原则,反对一切打着科学招牌的弄虚作假,对那些违反科学事实和科学原则的宣传报道,应坚决给予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