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八日观潮,善游泳的,持彩旗或画伞迎海潮游泳,以旗伞毫不沾湿为能事。 妇女淡妆素服,洗手,观赏江月。 长者向儿童讲述钱镠射潮的故事以及关于海潮的常识. 观潮 潮是海水定时涨落的通称,是由日月吸引地球与海水形成的。当朔、望之时,日月同经,或者正好相对,其吸引力聚合在一起,十分强大,所以潮汐就大。上弦月和下弦月时,日月相距九十度,其吸引力分散、弱小,所以潮汐就小。 我国东南沿海,岩壁削露,河流突出,潮汐吞吐.于是形成奇观。杭州湾以南,都是高峻的海岸,山岩阴沉,海湾深人,河流人海,都在海湾之中,从而形成喇叭口。 钱塘江怒潮,高达三丈,是全国第一大潮,就是因为地形构造形成的。潮头从远处刚出海门时,仅仅像一条银线。很快逼近后,则如横贯的山岩,声如雷鼓,犹如白马奔腾,银山崩裂,有吞天浴日之势;到了海宁,气势便极盛,宛如银城雪岭,千军万马,簇拥而来,势不可挡;到杭州则已如强弩之末,气势大减。苏轼有"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诗句;杨万里有"海阔银为郭,江横玉系腰"的赞咏。 秋季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对景行乐,最是惬意。因此,自西汉时,国人就有观潮的盛况。枚乘《七发》记载:"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所说的曲江,就是现在的钱塘江。据《七发》文中所记,当时楚国太子有病,昊国有人前往探望,为太子讲述七件最奇妙最令人高兴的事情。其中的第六件,就是观看"天下怪异诡观"的钱塘大潮。 此外扬州南面濒临大江,与镇江对峙。六朝时,也有观潮的集会。《南齐书·州郡志上》记载:"南充州广陵……为州镇,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海陵观涛,与京口对岸,江之壮阔处也。" 到了宋代,八月十八日训练水军,因此观潮活动也一般在八月十五至十八日最为盛大。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载:"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西有湖光可爱,东有江潮堪观,皆绝色也。每岁八月内,潮怒胜于常时,都人自十一日起,便有观者。至十六、十八日,倾城出,而车马纷纷,十八日最为繁盛。二十日则稍稀矣。十八日盖因帅座出郊教习,节制水军,自庙子头直至六和塔,家家楼屋,尽为贵戚内侍等雇赁,作看位观潮。"此后历代沿袭,观潮之风长盛不衰。明代郡守此日还以祭牲美酒祭祀潮神,百姓云集,搭建帐篷,表演歌戏,声音鼎沸,即使席地而坐也无空闲之位。《月令广义》称:"八月十八日钱塘观潮之会最盛。" 近代八月十八日海宁观潮,已经成为浙中一带的习俗,而且通称此日为潮生日或者潮头生日。即使江苏、浙江其他滨海各处,也在当地江边举行观潮活动。如松江在浦口观潮,常熟在釜山观潮,昆山在新阳江观潮,‘太仓在张径观潮,瑞径在清殿或钱径口观潮.平湖在乍浦观潮等等,都是如此。 弄潮 弄潮相传起于越王勾践,唐朝时已成规模。李益的《江南曲》道:"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元和郡县志》载:"江潮常以月十日、二十五日最小,三日、十八日极大。每年八月十八日,数百里士女共观舟人渔子溯涛触浪,谓之弄潮。" 江浙素来被称为泽国水乡,沿海居民熟习水性,每逢八月中江潮来时,就竞相泅水以迎潮头。搜长游泳的,更是使出浑身解数,表现自己的绝技,在当时实在是一种盛举。 这种习俗在宋代达到极盛。数百名游泳健将,都披发纹身,手执彩旗,大者可达二丈;竖起画伞,或者小清凉伞。在大小彩旗、红绿小伞竿上系满绣色缎子。待海潮刚出海门,即百十人为一组,争先奋勇,冲浪而上,出没于惊涛骇浪之中。他们腾身冲跃,随着浪涛百般变化,而旗子尾部毫不沽湿,以此表现自己冲浪的技巧。而达官贵人,竞赏银两、锦缎。江岸十余里中,罗绮拥堵住道路,地上再无寸土之隙。古人曾有诗道:"弄罢江潮晚人城,红旗飐飐白旗轻。不因会吃翻头浪,争得天街鼓乐迎。"其游泳技巧之精妙,可以想见。 潮色如银,宛若锦练。因此此晚女子也有沿袭古时候秋楔的做法,淡妆洗X,在沿江之处,闲步徘徊,且当拔除不样,讨得吉利。 建海塘 钱镠,唐末浙江临安人,字具美。当时黄巢起义,钱镠率领乡兵击退了义军,刘汉宏反叛,又率八都兵力攻破越州,成为董昌的副将。后来,钱镠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代宰相),封为开国公。鳌昌反叛后,钱侈灭掉董昌,平息叛乱。唐昭宗拜钱镠为镇海、镇东军节度使,赐给铁券(皇帝踢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别证件,允其世代享有优厚待遇及免死罪,也叫免死券),拥兵两浙。不久钱镠被封为越王.又被封为吴王。唐亡后,称吴越国王,改年号天宝,为五代十国之一。 相传钱镠生前建筑捍海大塘,因怒潮湍急,版筑不成,于是造竹箭三千支及羽毛箭傲等用具。钱锣在益雪楼上,命令水犀军架设强弩五百张以射潮。据说,当时潮头向西陵退去,这才筑就海塘地基,又布大木桩,造竹笼装巨石,终于建成了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