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盘点留学国际学校专访细数校长教育理念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王殿军我们培养的是懂中国、爱中国,同时拥有全球视野的学生。未来、文化与全球视野:
  无论在哪个国家,全球视野都是一个人才所必须拥有的素养,想要拥有这样的素养,思考问题的高度和角度自然不会局限于一个国家或者一种文化。今天我们国家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指的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高度。国际化的人才必须站在全球高度思考。在未来,我们要处理好不同国家、文化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对不同价值观及文化传统有所了解,有所接受,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而跨文化交流的起点,是全球视野。赋予学生"天下"情怀:
  我不希望培养一个行业内常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尽管这个年纪的孩子多少都带有理想化色彩。如果这个时候,学生过早陷入功利的循环圈,之后就很难有更大的志向了。相比之下,我希望清华附中所培养的学生,有着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审美,自己对人对事的标准,能够胸怀天下,而不只是安逸于一套房子或一辆车 子。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
  朱建民让学生成为具有中国情怀的世界人、具有世界情怀的世界人。国际部的使命:
  国家的经济正在转型,经济转型的背后是人才的转型,而人才的转型的背后,是教育的转型。学校办国际部,不是要再独立开一所学校,而是要比较并融合东西方课程,让教育国际化这一过程促进整个三十五中的课程改革、培养模式的改革。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为了分数、围绕着升学来教学,而是应该面向世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理解力的人。热情与恒心:
  如何在学生得到更高分数和使他们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之间做一个平衡?为了探索解决之道,学校推出了"五制"教育教学模式,目的就是要因材施教,打破分数桎梏,活化学习氛围。以前学校是把学生嵌入教学体系中读书,学生拿高分就是好的,现在是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提供适合学生前行的教育轨道。
  北京新东方国际双语学校校长
  高薇把握教育的核心,要有情怀、有标准、有实施的策略,要让想法落地,这才是真正做教育的人应该做的事情。开设图书馆课程引领学生学会学习:
  学校专门设计了"图书馆课程"来引导学生读书。我们的图书馆并不是一个边缘化的书库,也不是学生来了借两本书走,过几天再回来还书的地方。负责图书馆课程的老师,会为孩子进行某一作家系列作品的领读,引导孩子的阅读兴趣,针对这个作家的写作风格和特点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在这个基础上,孩子们还会进行阅读之后的绘本创作,我们会把好的作品汇集成册,每年进行义卖。每个孩子在每个学期都有规定量化的阅读数据,在图书馆有精确的记录。中、英文阅读各有相对应的监督,我们用蓝思指数来衡量、跟踪并分析学生的逐级增长数据。学校致力于平衡中西两方教师带给孩子的影响,这种平衡在于精细化、科学化地安排课程、师资,并且也包括管理思维的平衡,这是对于校长的要求,也是我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定位。
  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校长
  范胜武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國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世界公民,首先要有中国灵魂。教育模式优势互补:
  国际化教育的误区之一,是课程全盘西化。有鉴于此,我校确立了"弘扬中华文化精髓,中西课程优势互补,适合中国学生发展"的课程定位,在十二年一贯制课程体系中,除了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外,还立足国际学校的定位,构建基础课程、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相结合的特色英语课程体 系。互联网与教学:
  学校正在尝试互联网教学、建设云学校,通过强大的科技平台,实现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共享。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领先于别的学校,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强大的互联网中更高效地去学到更多更广泛的知识,强化自身能力,这是我们现在目前正在做的。
  北京中加国际学校校长
  彭建华实现国际人才本土化,对未来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从根源解决人才短缺:
  中国亟需技术性人才,但这样的人才不好找,即使找到了,也要送到国外去培训,既耗时又耗力。如果能够在内地建立一所国际化的高中,将中国基础教育和西方职业教育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技能,这不仅能解决中国国际人才紧缺的问题,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也有着1+1>2的效果。科技反哺教育:
  学校的教育团队利用信息科技,创建了一套先进的教学系统,集教学、辅导和评估于一体。中加学校每一个教室都配备了拥有专利技术的智能白板,采用音像教学。学校还设有自己的教学信息系统,方便学生、老师、家长三方实时互动。老师将课件做好上传,学生通过登录系统,就可以提前浏览课件,做好预习工作,家长也能随时掌握孩子的上课情况。当学生完成在线答题,老师随即进行评估,如果发现学生成绩不理想,将给学生补课,力求当天问题当天解决。
  北京昌平新东方外国语学校
  王鹏如果学校一开办先奔着"掐尖"去,那首先就把90%以上的学生屏蔽在外了。特长与兴趣:
  我们采用美国的教学标准,即根据GPA来判断一个学生的表现,因为这个平时成绩更加可信。同时,我还会看你有没有特长,比如艺体类的特长、音体美的特长、写作特长等;另外,看你有没有社会活动;面试的时候,我再看你现场的表达,包括你的英文怎么样,有没有较好的思维能力,对一件事情有没有基本的独到的判断。这些项目都占一定的权重。最后,我们会像美国的高中录取一样,按每个项目给学生打分,按各个项目的分数和权重计算一个综合的分数,由这个分数决定你能不能来。优势的融合:
  我们正在尝试中西方课程的融合。美国的课程就比中国的好吗?不见得。大家各有各的优势,比如美国的课程教法很灵活,经常用开放式的题目。中国的文史哲也可以这么干,我们的语文课现在也没有标准答案,学生也是搞演讲、搞辩论,然后搞小论文、搞小组讨论,也写戏剧。
  北京市第二中学校长
  钮小桦 "空气养人"概念的背后,是先育人后育分的教育理念。严格把控教学质量:
  我们为每堂课都配置了助教,同时设置了专门的班主任配合管理。助教一方面可以监督教室上课质量,另一方面帮助语言不适应的同学更好地学习,而班主任的设置则可以在学生管理上更加专业。除了学校的知名度外,二中还会对合作学校派以交流的教师有一定要求,也会组织教师的英语跨文化能力培训,并邀请外方院校的老师教授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涉及较少的戏剧、演讲课程,实现合作中的相互补 充。唯一性创造性:
  很多中国的小孩缺乏创造性和唯一性,这与孩子的成长过程有关。孩子年幼时的兴趣爱好随着长大被慢慢消磨,时间久了孩子会成为一个流水线上的人,一个标准化的人,这是不可以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学校为学生特别设置了蜘蛛研究室与天文观察室。我们的教育需要更多地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这些兴趣爱好中就带有唯一性,很多孩子为了追求这个唯一性的爱好要很坚持、很有耐心,也要很有毅力,而其中也包含着我们育人的重要含义。
  北京力迈外国语学校校长
  刘学言把民主、平等、尊重等观念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管理之中。师夷长技不忘根本:
  明确走国际化教育的道路后,学校在教育理念上进行了更新,强调以学生为本,把民主、平等、尊重等观念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管理之中。在教材上,学校引进了剑桥英语国际课程,同时培训国内老师,掌握英语教材的精髓。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引入一套芬兰研发的,专门针对英语非母语国家孩子的学科英语课程,同时招聘了一批外教来授课。但我们不是为美国培養人才,我们只是学习美国的先进教育理念,帮助我们的孩子成才,但从根本上讲,我们要为中国培养人才,为中国服务。所以学校在卡文特课程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中方的语文和数学课。我们求助于国际教育,把西方教育引入学校,实际上是在践行我们老祖宗的教育思想。学校设定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既有中国古代就对读书人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的"骨",又有西方民主、协作、创造性的"肉","骨"与"肉"加在一起,这个人一定是中外结合的世界公民。
  上海光华学院剑桥国际中心校长
  雷冬冬教学的根本是引领,而不是禁锢天 性。引领教学:
  我不喜欢"管人"而是希望用一种思想引领,用一种文化约束,用一种力量激励学校的老师们。和外教沟通时,我会把问题说在前面,在中国,如果你们没有一个充分的思想准备,你们会过得很艰难,因为中国有太多的事情,你们可以去抱怨,但抱怨只能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很纠结。你们一定要有思想准备,了解一点中国的文化,了解中国人的办事风格。对在中国生活的一些"不好"的方面有所准备,你们就会非常享受地在中国工作、生活。
  虽然国际学校理念分化产生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但以人为本,从单纯的知识输出到引导学生主动求学的改革理念却是统一的。在理性认识西式教育后,国际学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单一的外国教学模式照搬已成为过去式,传统教育、应试教育以及外国的教学模式的融合,适材适所的课程的创新和研发才是主流趋势。部分学校的国际部也在对学校整体产生巨大的影响,从死教书、知其然,变成乐于学、知其所以然。国际学校的下一步,是否是中国教育的下一步,让我们拭目以待。
网站目录投稿:青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