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企业中,团队协作已成为一种管理共识。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今天,单打独斗式的孤胆英雄已经不再受到企业和管理者的欢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单独的个体和组织都只是企业生产大链条上的一个点,离开团队和团队协作,个人和企业的价值都无法实现。 不过,在某些企业,部门间的协作问题显然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仅仅是互相扯皮吗? 有时候,企业各部门就像一座座孤岛,自扫门前雪,自点各家灯。一线同事在前线拼得"你死我在数学中,"一加一等于二"。可是,如果把这种数理法则套用到团队协作当中去,那可就不一定是二,有可能是三或者十,当然也有可能是零或负数。"活",好不容易搞定客户,没想到却"后院起火"。 销售部门很无奈也很生气:我拿一个单容易嘛?结果你们不能及时交货,交货的时候还存在问题,那让人家怎么付钱?我们是一肚子苦水,三天三夜都吐不完。 生产部门听了,也显得很委屈:采购来的东西不合适,我们已经尽心尽力了,我们也不容易啊,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在企业内部,成本和品质之间的纠结关系,往往能更明显地显现出来。比如:当最后一辆车辆生产出来,被判定为不合格的时候,组装的人就会说:加工的零件不合格。于是就找零件加工的人。零件加工的人又说:是他们在制品(或着叫做粗加工)不合格。前期工作的人又说:我都合适,是你们后期加工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他们每个人真正擅长的、真正在做的、真正所掌握的知识,其实更多的是在他们拿工资的那个领域。可一旦出现了问题,他们却从来不会在自己的领域进行分析和探讨,转而去指责别人和别的部门。 打破问题制造的"边区" 跨部门合作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人为制造的工作"边区"。(在中国革命史中,作为红军战略根据地的"边区",通常位于几个省的交界处,也就是各省军阀割据统治的空白地带。) 其实,一旦产品加工完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成本和品质就不会改变了。产品的品质决定于工作的品质,工作的品质又决定于思维的品质。 任何一件产品和服务的创造过程,都可以看成是"两次创造"过程:第一次是在头脑中经过思索完成的创造;第二次则是将头脑中的思考结果,通过行动和加工等一系列努力,最终体现为有形的产品和服务。而这一次创作,正是第一次无形创造的影子。 因此,我们说,产品的尺寸首先不是做出来的,而是设计出来的。设计得合理与否,就从源头上决定了产品能不能合格。所谓设计,不仅仅指对产品的设计,还包括对加工方式的设计;当你做完产品去检测的时候,也无法改变已有的生产结果。所以说,一个好产品是在做的过程中实现的。如果在制作过程中某一步骤出现问题,那也就决定了这个产品做出来以后能不能合格。所以,不论是从设计角度,还是从加工角度,品质都不是检测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突破单纯产品范畴的品质管理,将其延伸到工作品质领域,乃至思维品质的层面,用系统和辨证的方法加以梳理和完善,企业的收获必将超出想象。 职能化管理的弊端 现在,人们把管理定义成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概念——时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客户管理、危机管理、成本管理、品质管理……这显然已经异化为一种弊端。如果把管理人为地进行拆分,那么管理就不再具备原本的职能了。 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丰富"管理"项目来提高管理的效益。比如:想压缩成本,就组建"成本中心"进行成本管理;想提高质量,就组建"品质中心"进行品质管理;想保证交货,就组建"计划中心"进行交货期管理……这样一来,造成的后果是:成本核算中心不负责品质,品质管理部门不设计成本控制,而交货期只是生产计划部门和业务部门的事情…… 然而,当企业将最终的产品和服务交到客户手中的时候,成本、品质和交货期是在同一时间表现出来的。客户看重的是过硬的产品,不会管你什么生产还是检测。 管理只需要"精细化"? 技术在不断更新,人员在不断流动,政策在不断调整,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增加或减少;产品在变,人心在变,消费者的欲望、对产品的苛求程度也在变。所有的这些改变,都促使竞争内容和参与竞争的方式相应改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即使这样,也唯恐抓不住社会进步的尾巴。比如,在工厂里,车工的职责就是用刀把铁"削"成各式各样的东西。用刀的角度不同,切削时的效率自然不同。于是,就分出了两拨人:一拨人加工,一拨人维护刀具。当然,这个过程中还会牵涉到第三拨人——品质监管,也就是质检员。按照传统概念的理解,质检员的责任就是检测这个东西是否合格。 现在的生产企业大多引入了计件工资,工人的收入和他能够做出来的合格产品数量直接挂钩。对于刀具而言,如果你用得合理,就像"庖丁解牛"一样,刀具的损耗自然也就比较小了。对于维修设备的人,考察的方式是看工作量。而这又意味着这种工作不再生产产品,毕竟设备还得维护。所以对企业而言,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考查工作量的同时,还增加了对完好率的考查。这两者其实是矛盾的,而他们却不对这种矛盾作出任何解释,视而不见。反观国外的一些企业,则很重视这种解释。设备要维护,而且要定期维护。换句话说,必须根据生产的计划,在不用设备的时候提前维护。评价生产者,要看他一天的产能。比如:一天能供给别人多少刀具。可是这样的评价方式,显然对企业是不利的。大供应量意味着财富的巨额支出,况且现在的刀具价格很贵。评价质检人员,就是看他是否让一个不合格品出厂,但这样却又会延误交货期。诸如此类,这样下去,必然会导致彼此"打架",导致恶性循环。 因此,企业不应该过于清晰地界定员工或部门彼此的职责,而要综合考评相关部门人员的工作。维护刀具的人,应该精细讲解正确使用刀具的方法,质检人员要提前介入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以给其他相关部门提供合理的实用建议。这种管理方式,其实也就是让大家一起共同承担责任。这样的结果,表面上看是一种协作,实际上却是共享知识。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应变的可能,也才能培养员工和部门间的建设性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