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小儿颅内出血应该如何治疗


  新生儿生后1周内凝血功能不够健全和血管壁弹力纤维发育不够完善而血管壁脆弱,容易发生内出血。那么小儿颅内出血应该如何治疗呢?
  治疗
  ICH治疗原则是迅速控制出血、适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预防并发症与后遗症。
  1.一般治疗 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搬动。如因特殊情况(急诊检查及手术治疗等)需搬动病人,应保持头部固定。对于昏迷病人应置于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高热时应及时降温。如头痛、烦躁者,可给予适当镇静药。注意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足够的热量供给。对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应注意纠正低血压,将血压提至适当水平,须谨防因血压回升而至新的出血。
  2.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给予相应处理。如对于血小板减少所致者应及时输注血小板或新鲜血;对于血友病应输注Ⅷ或Ⅸ因子;感染所致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低凝时应选用有效抗生素及抗纤溶药物。
  3.对症治疗 对于严重症状应及时处理,如积极抗惊厥和控制脑水肿、颅内高压等。抗惊厥常用氯硝西泮、水合氯醛、苯巴比妥及苯妥英钠等。脑水肿的处理常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颅内高压者可静脉推注脱水剂或利尿药。
  4.硬膜下穿刺 适用于大脑半球凸面硬膜下血肿的治疗,前囟未闭时尤为适用。穿刺成功后应让液体自动流出,而不要用空针抽吸,每次流出的液体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 15ml),否则可能诱发再出血,甚至导致死亡。穿刺的间隔时间取决于硬膜下出血量或颅内压,一般可每天或隔天穿刺1次。两侧硬膜下血肿者,每天只穿刺一侧,交替进行。液体量逐渐减少和颜色逐渐变淡是好转的征象,液体量不多者穿刺间隔时间可延长以至停止。
  5.腰椎穿刺 反复腰穿放脑脊液适用于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及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减少脑积水的发生,并可迅速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所引起的颅内高压,减轻脑膜刺激症状。但如患儿头痛剧烈、呕吐频繁或极度烦躁甚至已出现脑疝的早期征象,则应禁忌腰穿,以免诱发脑疝。对出血量小,症状轻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必用此法。
  对于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通常每次可放脑脊液量3~14ml。起初可每天腰穿一次,当颅脑CT或B超显示脑室明显缩小或每次腰穿流出脑脊液<3~5ml时,则可改为隔天一次或间隔更长时间,直至脑室恢复正常大小。反复腰穿的持续时间多在1个月左右,最长达2个月。
  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儿,腰穿的次数依症状的恢复和前一次腰穿时的颅内压水平而定。一般在发病后头2~3天内可每天做两次腰穿,以后的3~6天内可每天做一次腰穿。连续两次以上腰穿时脑脊液压力均在1.77kPa(180mmH2O)以上则可终止腰穿放液。头几天腰穿为明显血性,以后逐渐变淡,5~8天时脑脊液呈黄变,10~20天脑脊液可完全正常。
  若您发现小儿有抑制症状明显,如拒奶、嗜睡、反应低下、肌张力低下、拥抱反射消失,就要及时治疗了哟!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新生儿护理小知识及孕婴安全小知识请您多多关注本站吧!
网站目录投稿:思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