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李自成的宁武屠城有多可怕揭秘宁武屠城


  在李自成率领农民军北上的路上,曾经在山西宁武关与明朝军队展开了一场激战。那是一场恶战,明朝的守军仅仅几千人,而李自成的农民军却有50万众。由于明军守将周遇吉拼死抵抗,战斗刚开始时,李自成的军队居然就中了明军的计,一下子折损四、五千人。最后李自成竟然使用了最原始的人海战术,一轮又一轮的冲锋、一批又一批的死亡,尸山血海、血流成河,经过7天7夜近乎疯狂的进攻和惨烈的死亡,以三、四万人的伤亡代价才拿下宁武城。这是一场载入史册的经典"城市保卫战"。
  史载:由于周遇吉在宁武关的顽强抵抗,李自成几度准备放弃攻取宁武关,但他手下的将领们一再坚持,农民军因而不断对宁武关发起猛攻,在农民军猛烈火炮的轰击之下,关城不断坍塌,农民军冲锋的前队战死,后队马上跟进顶替,终于攻破宁武关。农民军攻入关城之后,周遇吉继续指挥巷战,从战马上摔下来后又徒步奋战不止,以短刀仍然杀死数十人,在身中数箭被农民军生擒后也仍然破口大骂、不愿屈服,农民军将周遇吉悬吊于高竿之上乱箭射死,然后又将尸体肢解成数百快。
  周遇吉的夫人刘氏素来勇健,她带领几十名妇女拒守公廨,"登屋而射,每一矢毙一贼,贼不敢逼",最后农民军"纵火焚之,阖家尽死"。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刘氏率领军营中几十名军嫂登上屋顶向农民军放箭,每射出一箭便杀死一名农民军,农民军因攻打不进军营办公中心,便防火烧之,这几十名保卫公廨的军嫂们最后全部被农民军活活烧死。
  李自成的农民军在宁武竟然苦战七昼夜,在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后终于占领了宁武关,城破之后,李自成的农民军"遂屠宁武,婴幼不遗",城中百姓"几被屠尽"。农民军们大肆屠戮后还不解恨,以至于这个到处"开仓放粮"的"农民救星"李自成一怒之下放了一把火把宁武关烧成了一堆瓦砾,但宁武关也因此得以闻名天下、载入史册。
  有历史学者认为:虽然宁武关一战对明朝全局影响不大,但毋庸置疑的是,宁武关是大明王朝最后一战,总兵官周遇吉也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忠诚的最高含义。
  终生不降清的大诗人屈大均有诗赞曰:
  襟带河汾玉殿长,一朝弓剑委秋霜。
  将军死战哀宁武,帝子生泽恨晋阳。
  马首关山空落日,城中歌吹罢清殇。
  悲风处处吹松柏,谁到并州不断肠。
  宁武关大战惨胜之后,李自成更是心有余悸,因为欲进军北京城,前面的关隘还有很多,这样打下去哪还受得了。于是,李自成便准备先班师回陕西,然后再作新打算。不料,就在李自成的军队准备撤退回陕西时,忽然接连收到明朝大同府和宣州府的两位总兵的投降书,于是李自成又改变了撤退计划,决定继续向北京进发。
  当李自成的军队围攻北京时,据说他的农民军数量已经急剧膨胀到百万人之巨。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推论:其实,恐怕连李自成本人都万万没有料想到,北京城被他拿下得如此轻而易举。因为,他在宁武关遭遇的只是一名地方总兵(相当于今天省、地市军分区司令员之职务,大约为大校或少将军衔)带领的几千人的二、三流部队,那么防守京城的,岂不是明朝最精锐的御林军?
  清朝时对于这段历史,是这样记载的:面对残酷攻城战和不成比例的重大伤亡,戎马多年的李自成竟然萌生了退意,召集众将商议:"宁武虽破,吾将士死伤多。自此达京师,历大同、阳和、宣府、居庸,皆有重兵。倘尽如宁武,吾部下宁有孑遗哉!不如还秦休息,图后举。"正当众人没有主意的时候,大同总兵姜瓖的降表就到了,李自成大喜过望,而正在款待大同总兵姜瓖的使者的时候,宣府总兵王承荫的降表也到了,于是李自成在众将的请缨下,才下定决心率大军挥师北上。当李自成的农民军抵达居庸关时,"世受皇恩"的大太监杜之秩和总兵唐通开门归降,最终北京城不守,李自成农民军遂得以轻松攻入紫禁城,
  ……周所周知的历史是——北京城轻而易举地就陷落了。由此看来:对于当时明王朝的统治者而言,"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实乃千古之真理啊,因此,勉强还算得上"励精图治"的崇祯皇帝凄凉地吊死煤山又能怪得了谁呢!
网站目录投稿:飞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