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爱这种词听得太频繁了。——Psy525.cn 但凡有一点清醒的人,都能推理出,所谓的缺爱,更真实的内容是:希望得到关注、理解、围绕、照顾;未得,觉得内心空乏、空洞、无力、无积极性、无方向、无目标,等等的那样的一些感受。这种感受,感觉自己单独摆脱不掉,只有得到满足这一个方向能使自己好受些,于是以此满足方向定义为:我的不好的状态,是因为我没有获得他人或外界足够的关注、理解、爱护。一旦我获得了满足,我就能充实、积极、向上、乐观、精力充沛,等等等等。甚至整个心理学,哦,不,甚至整个人类,都在说,只要环境能予我以足够的厚待,我就啥问题都没有啦。这听上去是多么无力。 人把这事弄反的地方在于,人是由于空虚无力才去寻求的外界的关注、理解和围绕;没有得到,只是使得本想离开的地方,没能离开而已;它只是显现了,一个人初始的起点罢了。 另一个可参考的现象是,以满足的角度去除空虚或无力感,就象是一片干旱的土地,自己没有一个泉眼在地中间,每一瓢水泼下去,瞬间就消失了;必须一瓢一瓢不停手,否则就会觉得干得要死。很少人会注意到,自己本来起始就是一片干裂的土地。 寻求满足这个方向,其实充满陷阱。 大家都无非是普通人,如果你不能倒出精力给别人那么多关注、理解、照顾,那他人如何就异于你,有精力给你那么多的关注理解照顾了呢?哪怕父母,也无非是普通人而已。 这其实就意味着,尽管人们以为被关注、理解、照顾是解决自己的空乏无力的办法,但是客观事实上,人们却一直处于受挫、不可得的痛苦中。如果一个人统计自己这一期待的受挫概率,他会发现,甚至可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也就是说,其实人抱着的这个解决方案,无非是使得他的人生再增加了更多的受挫感而已。 独立的人,会看上去比依赖的人,更有力更有办法稳定性更高,也在于此。他在内部尝试活跃运行自己的力量,这个自己的力量就象泉眼一样,一旦你找到它,就有了自己的水源,你向外期待,被外界打击挫败的机会就会下降,人就会显得稳定性高些。而且必然的,尝试运行自己力量的人,会较少将力量放在等待的角度,而转为自己寻找解决办法,于是,独立的人总是看上去对事情更有办法。 其实这些常识人们都知道:索取依赖没有独立更能让一个人幸福。只是人们较难发现"缺爱"这一概念,它最深处的起点是索取而已。 只要有一种理论,力量不是直接从当事人出发,而是从环境、外界出发,其实都可以简单的定义为依赖、索取,那依赖索取的所有属性、弊端它也便必然都有;无论这个依赖索取被冠以多么堂皇的说法或名头。 作者简介: 于静 已帮助过 7人 入驻年限 7.3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