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明古玉辨伪——文献的考察 明确了仿古玉与伪古玉的界限之后,我们可着重研究伪古玉的一般情况。陈性《玉纪》指出宋代伪古名之"老提油",以仿出土古玉之血浸,刘大同称为"宋仿苏烧",可知清人对宋人作伪古玉一事持肯定态度。而在宋人著录中尚不见记载,迄今在传世古玉中尚难以找出宋伪,即使自以为是宋代伪古玉,但也无法论证,所以在此只宜暂付阙如,留待将来再议。目前,从已有材料来看,要讲伪古玉,只能自明代开始。在谈明代伪古之前,先简单地说明一下现存仿古玉的情况。 在传世于今的明代玉器中,已发现的仿古玉大致有玉圭、双螭耳杯、乳钉(觳纹)双耳杯、兽面纹兽耳炉、高腹冲耳炉、夔凤纹卮(图一)、云纹螭耳匣、角端香薰(图二)、青玉豚(一对)、爵杯、出戟方觚、严卯(四方)。刚卯(八方)(图三)英雄合卺杯等等,其中大多是仿商周彝器而颇有损益,距原器差异较大。玉质较次,五色多有不正,绺璺瑕玷在所难免,烤上人工的铁锈色或栗皮色等沁加以掩饰。这是明代仿古玉常见的一些特点。下面我们看看明^著录是如何解释伪古玉的。 一、《格古要论》——明初古玩鉴定的专著 已如上述,有关明代碾琢伪古玉的资料主要来自晚明高濂《遵生八笺》的记载,若细审其来路,有不少文字乃取自明曹昭《格古要沦》。《格古要论》作者曹昭,松江人,字明仲,生卒年不详。其父"真隐处士生平好古博雅,素蓄古法书、名画、古琴、旧砚、彝鼎尊壶之属,置之斋阁以为珍玩"。曹昭深受其父熏陶,他说:"予自幼亦嗜之,侍于先子之侧,凡见一物必遍阅图谱,究其来历,格其优劣,别其是非而后已"(曹昭《格古要论·序》)。曹氏"世为吴下簪缨旧族,博雅好古,凡世之一事一物,莫不究其理、明其原,而是非真伪不能逃其鉴"(舒敏《新增格古要论·序》)。从二序可知,明仲乃收藏世家之后,尤善精鉴,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撰《格古要论》,由同乡舒志学校订其次第,叙其篇端。其初版付椁年月不明,估计距洪武二十一年不会太久。今版为《新增格古要论》,由吉水王佐合李庄、孙纪,于景泰七年(1456年)夏四月至其年秋七月考核增完,天顺三年(1459年)四月上旬点校始毕,并命工锓梓,惟距曹昭成书已逾六十余载。后有郑朴其人对王佐所增持有贬意,于是"再校而梓之",郑氏在再校本的序中指出:"若王之所增大有可汰,而且仍其旧,则愿览者各从所好为所人也",遂保留了王佐增补部分。新增本金石珍宝器物之类由王佐"各随所见闻以类增入",可知并非征之文献而增补。 《格古要论·珍宝论·玉器·古玉》并未直接谈到伪古问题,但从其字里行间也可找到有助于辨伪的参考资料,此书的序也透露了明代伪古文物的一些情况。如: 尝见近世纨袴子弟习清事古者亦有之,惜其心虽爱而目未之识矣。因取古铜器、书法、异物,分其高下,辨其真赝,正其要略,书而成鳊。(曹昭序) 作者公开声明,著《格古要论》的目的在于品评和辨伪。 遂著为《格古要论》以辨释器物,使玉石、金珠、琴书、图画、古器、异材莫不明其出处,表其指归,而真伪之分了然在目。凡诈伪苦窳之器,不能眩惑求售,可谓有益于世矣。(舒敏序) 为其作序的舒志学亦认为《格古要论》问世可使"真伪之分了然在目",凡伪品不能出售而有益于社会。可知明初伪古已大肆泛滥,使收藏者蒙受不少损失,于是鉴别真伪已成为收藏家的头等大事。在这种背景之下,收藏家真隐处士之子曹昭,至其老年便撰著《格古要论》作为"纨袴子弟习清事古以辨真赝"的教科书。由此可知,我国制造伪古清玩的恶习确实由来已久,可上溯至元或宋。这是伪古的一般情况,那么伪古玉的制造是否也始于元或宋呢?这需要依靠今后的研究和发现来回答。《格古要论》成书时已是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曹昭自称"迨今老犹弗怠",可推算他生于元中期,其父可能生于宋末元初,故此书虽成于曹昭,然可视为父子两代玩古经验的总结,概含元明两朝江南地区文人士大夫清赏鉴古的结晶。 此书卷之六《珍宝论》,"玉器"列为首,"玉名"次之,"古玉"再次,此后又列"沙子玉""罐子玉""石类玉""圆块玉""硝子"等条目,对研究明玉及伪古玉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仅介绍有关玉器的条目: 1、玉产地 "玉出西域于阗国" 西域于阗,后名为和阒,也有写作"和田",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曹昭限定只有于阗出玉,证明了唐宋之后玉业专用和阗玉的史实,也就是说其他地区均不产玉。这一点非常重要,他暗示了和阒玉不仅是帝王玉的主流,在民间所用之玉亦是来自和阗,当今的岫岩玉、独山玉、蓝田玉、鸳鸯玉、蜀玉等等俱非"玉",故不见于该书。 2、玉色 和阗玉"有五色",未言有哪五种玉色,但在下面他又具体阐述了白玉、黄玉、碧玉、黑玉、赤玉、绿玉、甘青玉及菜玉等八种玉色,按其文义理解,白、黄、碧,黑、赤、绿六色为其主色调,玉色的具体特征如下: ①白玉:"其玉如酥者最贵,但冷色(即饭汤色)、油色及有雪花者皆次之"。 酥:以牛羊乳制成块体或浆,其色白或略泛浅黄。曹昭所言之"酥"可能与豚油白、羊脂白同义。有雪花者:即玉内含类似雪花纷飞状的瑕玷,行内俗称"白脑"。 ②黄玉:"如栗者为贵,谓之甘黄玉,焦黄色者次之"。 黄玉以栗色为贵,栗即栗树所结之果实,此"栗者"即指栗仁,俗称栗子,干后呈浅黄色,炒熟呈黄中透褐之色,亦即甘黄色。 ③碧玉:"其色青如蓝靛者为贵,或有细墨星者,色淡者皆次之,盖碧即今深青色"。 碧玉的色调,由曹昭释为青色或深青色,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为青玉者。当今我们所讲的和田或玛纳斯两地出产的"碧玉",实为绿玉之误。明人和今人所谓之"碧玉"各有所指,不能混淆。 ④黑玉:"其色黑如漆,又谓之墨玉,价低,西蜀亦有之"。 黑玉出于今和田喀拉喀什河,子儿状,色漆黑,亦称墨玉。今黑玉与墨玉不同,黑玉为纯黑色玉,墨玉为青玉内含密集的细墨星者,往往透出深青(灰)色地子。西蜀墨玉似应以大溪文化的黑玉人面形佩为代表,然广汉三星堆所出玉器,其黑玉皆为深灰色。忽必烈汗"渎山大玉海",乾隆帝定为蜀玉,实为白地黑章之墨玉(或青玉),故有待深考。 ⑤赤玉:"其色红如鸡冠者好,人间少见"。 数十年来遍问取玉于和田的人,均答:"从未见过红色和田玉"。和田实不产赤玉,曹昭也承认"人间少见"。 ⑥绿玉:"深绿色者为佳,色淡者次之,其中有饭糁者最佳"。 今已查明,绿玉出于和田与玛纳斯两地,确有深绿色、墨绿色、淡绿色及内含墨色粗细点者,其点或密或疏,其色有匀者与浓淡相间者,以深绿色或内 含墨色米粒点的最佳。 ⑦甘青玉:"其色淡青而带黄"。 现已查明,若羌、且末两县所产玉材中均有这种淡青带浅黄色的甘青玉。 ③菜玉:"非青非绿如菜叶,此玉色之最低者"。 菜叶色:按江南人的习惯,应是蔬菜未成熟之前或采摘后干老的泛黄的色调。菜玉即青中泛浅黄绿色的玉。如果将赤玉、甘青玉、菜玉等色调除外,实有白、黄、碧(青)、黑、绿等五色,曹昭"玉有五色"的说法疑其指此而言,这也符合当今和田玉玉色的实情。 3、玉性 "利刀刮不动,温润而泽,摸之灵泉应手而生"。 "利刀刮不动"是指其硬度比利刀还硬,但这不是和田玉独有的特性。曹氏在形容矿物之硬度时多次使用此语,如句容茆山石好者,与真玉相似,"刀刮不动";水晶"其性坚而脆,刀刮不动"。然玉性最重要的表现是"温润而泽",此语出自孔丘论玉德之旬。温与冷相对,即有温和之意,也是君子有德的首要体现,如"君子温其如玉"。润与干相对,有湿润、润泽之意,与干燥相反。泽是光润,光辉、光泽之意,经过抛光的玉器,具有脂肪光泽或玻璃光泽。上述温润虽是内蕴的,但又属于观念的、感觉的范畴。泽是由内而外的显现,也是人们可以直接看到的。 "摸之灵泉应手而生",是指摩挲玉器时,好像神灵之泉涌出那样,可以在手掌上生出温润。这种体会是他们由幼至老数十载摩挲古今玉器时培养造就的感受,不可强求。 4、白色为上 "凡看器物白色为上,黄色、碧色亦贵"。 我国古代对玉色的品评以尚白为主流,曹昭亦崇尚白玉,以白为上,他也珍视黄玉和碧玉。也有的收藏家首重黄玉。 5、碾琢 "碾琢奇巧,敦厚者尤佳"。 碾琢是用砣机(旋转性的调蘸水沙攻玉的工具)治玉,所制之器应具有奇巧敦厚的格调,这是曹昭的玉器工艺审美观。他主张玉器审美,在工艺技术上要做到奇异巧妙、巧夺天工,在艺术格调上要做到敦实厚重、返璞归真,而且两者要结合起来,具有一种统一的时代风格的玉器才是佳作。 6、瑕玷 "瑕玷、散动、夹石及色不正、欠温润者价低"。 这是曹昭指出的玉的五种缺点。"瑕"为瑕疵,"玷"为玷污,均为玉瘸,即玉中有污点或色斑等缺点。"散"为皮皴裂折,即裂璺。"动",颇费解,可能是指不稳定的裂隙。"夹石"是指玉内夹有石性者。"色不正"即白、黄、碧、黑、绿之外的混合色调。严格地讲,甘青玉、菜玉及杂包玉均为色不正玉。"欠温润"者即清凉干燥之玉。凡玉有了上述毛病的便影响其价值。 7、古玉沁色 "古玉器物白玉为上。有红如血者谓之血玉,古人又谓之尸古最佳。青玉上有黑漆古、有渠古、有甄古者价低。尝见菜玉连环上俨然黄土一重并洗不去,此土古也"。 "沁"是指古玉在瘗埋条件下受各种矿物、有机物质、水分、湿度的影响而附着的染色。曹氏《格古要论》虽未见"沁"字,然"沁"已见于宋代著录,故曹氏对古玉上的沁色已颇为注意,指出有血玉、尸古、黑漆古、渠古、甄古、土古等等,也就是沁和土垢。 古玉以白、青为上,白玉生沁显色较为真实,颜色也比较鲜艳。红沁如血,名为"血玉",是明清及近现代收藏家十分喜欢的沁色。"尸古"是尸体腐坏过程中染到玉器上的色污,古意甚浓,古人(或许唐宋元人)以为是沁中最佳者之一,但曹氏并不以为然。青玉上的沁色往往使玉本色加重,不如白玉上的沁色那样鲜明,多出现黑漆古、渠古、甄古等沁。黑漆古即玉表面上附着一层漆黑的沁色,一般的仅在表面形成薄薄的包裹层,不伤玉肌。长沙楚国铜镜偶尔亦可见其表面呈漆黑色,亦称黑漆古(骨),它是长沙坑的佼佼者。渠古,渠为水所居处,如沟渠,也就是指常年浸泡在水中的墓葬玉器,古玩界称之为水坑。水坑古玉表面往往生出一层水锈(垢),也是坚固不易剔除。甄古,治陶器之谓,甄官即汉唐时掌砖瓦的官吏。治陶需以火烧窑成器,即指玉在墓中经化学元素侵蚀变为鸡骨白色。因玉经火烧变白,故鸡骨白亦称火坑。土古是指玉器在墓中经土壤蚀变,表面呈现类似黄土的附着物。 出土玉器为世人了解并收藏由来已久,他们给予古玉表面的变化以恰当的名称,如"血玉""黑漆古""渠古""甄古"及"土古"等等,这些称谓在元至明初的收藏家之间频繁使用,但"尸古"是古人的说法,在明初已不甚流行,可能是唐、宋、元人常用的古玉沁名,至清代并未废除,仍可见于著录之中。这些沁名也还是收藏家判断古玉年代的标准之一。 8、沙子玉 "此玉罕得,比之白玉,此玉粉红润泽,多作刀靶、环子之类,少有大者"。 今称沙子玉者,是从和田玉龙喀什河古河床上采掘出土的小块白子玉,往往带有秋梨皮、琥珀、鸡血等沁色,令人爱不释手。 9、罐子玉 "雪白罐子玉系北方用药于罐子内烧成者,若无气眼者与真玉相似,但比真玉则微有蝇脚,久远不润且脆甚"。 罐子玉是玻璃,于山东青州益都颜神镇烧造。明御用监于此设外厂,为内廷烧造"青帘"等物。颜神镇玻璃,当地称为琉璃,用马牙石、火硝等粉末置于罐(亦称坩埚)内,用煤炭烧炼而成。该镇称此为炉,炼玻璃的工人称作炉匠。可炼白、红、蓝、紫、绿、黄等各色玻璃,其微透明的白色玻璃可充为玉,当地人称为"料",南方人称其为"罐子玉"。内无气眼的罐子玉有一定的欺骗性,可充作真玉,但往往有"蝇脚"(类似苍蝇脚那样的多叉纹路)等加工痕迹,表面易生污垢,既干又脆又重,有经验的收藏家一上手便可觉察比玉要重得多。比重不同也是罐子玉与白玉的区别之一。 以玻璃充玉器,至迟起于战国,盛行于汉唐,宋元明清依然不衰,至于现代仍不乏干此勾当者。 曹氏虽未明指有人以罐子玉制器,冒充玉器欺骗收藏家,但从其"若无气眼者与真玉相似,但比真玉则微有蝇脚,久远不润且脆甚"等语气判断,当时已有了以罐子玉冒充玉器的实事,方能引出上面的议论。 10、石类玉 "句容茆山石白而有光。有水石冷白色,或有水路、或有饭糁,色好者与真玉相似,虽刀刮不动,终有石性,不温润,宜仔细辨之"。 句容茆山石和水石是两种类似玉的石头,色好的与真玉相似,但仍有致命的缺点,即有石性可察,再者干燥而缺少温润,只要仔细观察便可识别。从其语气亦可知确有以茆山石和水石以充白玉者。 11、硝子 "假水晶用药烧成者,色暗青有气眼,或有黄青色者,亦有白者,但不洁白明莹,谓之硝子"。 曹氏称硝子为假水晶,也就是透明玻璃,有白色、暗青色或黄青色,往往内有气眼,透明度、光亮度均不及水晶。日本称玻璃为硝子,两者虽有广狭之分,但其本意是一致的,即都是人工烧造的玻璃。我国伪造水晶尚不知起于何时,见诸文献者可能始于《格古要论》。迄今发掘出土的其制造年代最早的透明玻璃器皿,也是明代的,可知硝子在明代已有,并引起收藏家的注意。估计此时硝子产地仍为山东益都颜神镇。 从上述《格古要论》的十一个条目中,确无直接谈到伪古玉,但是该书中所记以罐子玉、石类玉等材料充玉制品,以硝子充作水晶等资料,确实说明明初已有用假玉料制作器物的现象。那么有无可能明初已用此等假料制造伪古玉呢?从现存的已被鉴定为明代的玉‘器之中,确有烧上人工沁色的仿古玉,当然,也不排除其冒汉、宋玉之名在市场销售以欺骗购买者。上述资料对我们当今收藏家来说,尤为重要的是它提及的明代初期玉器的概况,这对研究明仿古、伪古也是有裨益的。一个玉器收藏家若不掌握一个时代玉器的客观情况,则难以真正掌握辨伪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