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被划分在阳历九月的第一个节气。一般在九月八日,闰年在九月九日。 每到凉秋九月,太阳直射逐渐移向北纬十度以南地带。北纬十度以北所受太阳光热逐渐减少。形成中午较热,早、晚凉爽的初秋夭气。由于早晚凉爽,正午时候蒸发的水蒸气,早晚就凝聚在树叶、草叶及地面岩石上,凝结成无数细小的白色露球。因此称这段时期的节气为白露。 在古代《授时历》上,关于白露节气的物候有"鸿雁来,元鸟归,群鸟养羞"的记载。它与现今长江以北地区在白露后人们可看到的大雁成群飞鸣、候鸟逐渐南归、群鸟开始交配繁殖的现象完拿吻合。可见在距今二千多年前的秦汉时代,对白露节气的气候变化所引起的物候现象,就有较深的研究。 过了白露节,夜凉白天热,我们从这句谚语里可以知道白露以后,一天里气温的相差是很大的。 这是由于每当凉秋九月,太阳直射渐渐移向北纬十度以南地带;北来的干冷气诚增多,使淮河、秦岭以北地带的湿热气流向南撤退,空气中湿度大减,云量奇少,因而秋天往往是碧空万里,天高云淡爽朗宜人。这样,白天的太阳光热,可以毫无阻隔的普照大地,地面在白天增热较快;同时夏末秋初的雨量、雨日都比晚秋少些。地面在夏季积存的热量尚未全部消失。因此白天、特别是正午以后,气温仍是相当高的。到了夜间,由于多是碧空皓月的无云天空,如果加上北来干冷气流所造成的风的劲吹,地面热量较易消散,因而气温大降,形成"夜凉白夭热"的气象变化,就连素称亚热带的长江以南地区,在白露以后也有,"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景象,又何况我国其他地区呢。所以身体差的同志,一定要记住民间‘白露身不露’的说法,随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 白露难得十日晴,这就是说在淮河、秦岭以南地带的长江流域地区,恰与淮河、‘秦岭地带相反。在正常年分,此时正是细雨绵绵时节二一这是由于干冷气流与湿热气流的力量在长江流域上空达到势均力敌,形成交锋的局面’二干冷气流徐徐将湿热气流抬挤,使湿热气流徐徐上升遇冷奋凝聚成雨的缘故。这两种气流停留的时间比较久,因而下雨的时间也较久。谚语"滥了白露,天天走溜路"正是白露多雨的写照。可是,由于湿热气流徐徐上升,而且上升强度时强时弱,因此降下的细雨不仅强度不大并且也是时断时续二这种秋雨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时两种气流急剧交锋,也可降落一场大雨。不过象西南多山地区,大雨多半在夜间随下沉气流的增强而降落。一到天明雨就停止了。大有"山中一夜雨,树梢百重泉。"的胜景。白露前后,正是晚稻开花传粉的时期,如遇大风大雨,会冲落花粉,影响结实,造成歉收。同时白露以后又是长江流域一带大春作物的收获时期。如果夜间细雨白夭晴朗,可使中稻颗粒壮实,收好藏好,所以又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农谚。同时,白露前后,也正是水果成熟的收获季节。故有"立秋胡桃白霉犁,寒露柿子红了皮"的谚语。 我们从"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和过去的生产实践中,可知白露以后不但是收获的季节,而且是播种的季节。繁忙的"三秋"活动,也在白露以后开始。特别是弥补因天早所造成的损失,这一时期,正是多种秋菜秋粮的好时辰,必须抓紧下种。因此白露前后就要作好一切准备,迎接即将来到的繁忙的"三秋"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