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说的"岭南画派"是近现代以至目前还活跃在广东画坛上的那些画家们。尤其是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这三位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以及在他们之后,为我们熟识的方人定、赵少昂、杨善深、黄少强、黎雄才、关山月、黄独峰、伍佩荣、黄浪萍、苏卧农、何磊、叶少秉、何漆园等继起者。但是,如果要上溯广东地区的绘画历史,特别是要了解明清以前的"蛛丝马迹",我们却感到了相当的困惑。这种困惑一是来自于资料的短缺,二是广东绘画一直徘徊于主流画坛之外,除了近现代它的异峰突起,确是相对的平静,故而对它缺少应有的认识。 这种缺憾,广东省博物馆的朱万章先生为我们作了补阙,这对于笔者和读者来说是个很好的学习。 朱先生说:"相对于中国主流画坛,广东绘画的发源要远远晚于中原、江浙和西南地区。在史前和春秋战国时代,偶尔有些岩画和印纹陶、青铜纹饰传于后世,或许这可作为目前所见广东绘画的最早起源,其中比较有名的是珠海高栏岛宝镜湾之岩画,是广东地区早期民间绘画之雏形。 但通常意义上的绘画史,往往是指画家及其艺术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广东绘画的历史要比其他地区晚得多。岭南自古以来,代有才人。明朝黄佐云:‘自会稽以南,逾岭皆粤地也。秦汉之先,盖已有闻人者。但唯独于绘画不尽然。从先秦至隋朝一千多年间,岭南工画者在史籍上几乎是一片空白,而流传于世的最早作品,现在发现的,却是到了明朝景泰、天顺年间颜宗的《湖山平远图》卷(现藏广东省博物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从魏晋至唐宋时期,中原、江浙一带,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种画科均已取得长足发展,且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画迹遗世也丰。而广东地区,则显得异常荒寂。之所以如此,一方面由于广东僻处岭海,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极为不利,很多身怀绝艺者,遂湮没无闻,另一方面,因南粤潮湿多雨,于书画保存不利,且不善装裱,画迹不传,于是画史所载,寥寥无几。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广东绘画历史,一直要到唐代才开始显山露水。据考证,文献资料显示画史上记载最早的岭南画家,是到晚唐僖宗时期的张询。" 明清两代广东籍的画家就很多了,但它区别于我们要谈的"岭南画派"。我们不妨罗列一些人的名字,俾便更深刻地了解这些广东籍画家对于绘画史的贡献和他们振奋后来、导引出"岭南画派"的辉煌。他们是明代的林良、陈瑞、陈献章、李孔修、朱完、万国桢、袁登道、赖镜、李果去、张穆;清代的高俨、汪后来、谢兰生、黄培芳、李魁、招子庸、蒋莲、苏六朋、关乔昌、苏长春、何种、居廉、居巢、罗清、宋光宝、雪舟、胡藻斌等等。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是陌生的,但是像林良、陈献章、苏六朋、苏长春以及居廉、居巢这几个在绘画史上的风云人物,恐怕在喜欢绘画人们的眼中,是不敢"熟视无睹"的。 华南地区的广州是近代中国最早与外来文化接触的地方。西方列强用武力迫使当时的中国政府开放口岸,一方面给近代中国社会、经济诸方面造成强烈的冲击和破坏,成为一百年的灾难根源;另一方面由于清王朝的积弱不振,也促使国人睁开过去固步自封的眼睛,向外去寻找强国之路,政治、经济、军事如是,艺术亦不例外。 地处南国的岭南派画家,虽然在人数上不足与当时的海派、京津两地的画家相颉颃,但他们却能折中东西,融合古今,在抨击"师以临摹教其徒,父以临摹教其子"、反对陈陈相因的口号下,努力践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旨,向外求学,突破成法,以特有的风格为中国画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岭南丹青于中国画坛之上别放异彩,成为主流画坛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高崙(1878-1951)字剑父,广东番禺人。少年从居古泉(廉)学画。旋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美术学院。归国后,从事政治之余,努力艺术运动,中国之有个人作品展览自高氏始。历任广东工专、广州、佛山、南中等艺专校长,中山、中央大学教授。1911年创设春睡画院于广州,招生讲学,成材颇众。曾入印度及南洋群岛,宣传文化,掇拾画材。所作人物、山水、花卉、走兽,融会中外,技巧独特,号称新中国画。为近代岭南画派之大师。历次参加国内外美展,咸获好评。各国大都市博物馆多藏其画。 高剑父早年拜在当时广东名画家居廉的门下学习绘画。居廉是清末具有创造精神的画家,他的"撞水""撞粉"技法,是为岭南画派的独绝;他强调写生的基本功,讲究创作不落俗套的方法,都为日后高剑父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是,一个真正画家的成功,做足工夫和开拓眼界是分不开的。高剑父得以在师兄伍懿庄的帮助下,观览伍德彝家收藏的古代名迹和其他大收藏家收藏的历代名画,开拓了视野,嗣后又在澳门格致书院学习西画,并得到法国画家麦拉的指导。1903年,高剑父东渡日本,学习日本绘画并潜心研究东西洋画学。他还曾到喜马拉雅山麓及印度、斯里兰卡、缅甸、伊朗、埃及等处旅行写生。20世纪30年代,他的《江关萧瑟》《绝代名妹》在比利时万国博览会上获最优秀奖,此后他的作品一再获得国际艺术界的认可,被誉为"新中国画"。 对此,高剑父在《我的现代画(新国画)》一文中申明:"在表现的方法上要取古人之长,舍古人之短,弃其不台时代,不合理的东西……" 高嵡(1889-1933)字奇峰,广东番禺人。高剑父弟,早年学画于兄,后东渡日本,再求深造。归国后,致力美术运动,创办真相画报于上海,设美术学院于广州,并任岭南大学教授,成材颇众。绘画技法融合中外,自成面目,与高剑父、陈树人、郑锦等为岭南画派倡导人。花卉、翎毛、走兽均有独特风格。国际间各大都市博物馆多藏其作品。 高奇峰是一位早逝的画家,一生只活了44岁。他和乃兄一样也是在绘画上广受博取,终能融会贯通自成面目,所不同的是他俩的画风一个沉稳一个洒脱而已。 陈树人(1884-1948)原名政,以字行,别署猛进,晚号安定老人,广东番禺人。年十七学画于居古泉(廉),与高剑父为同门。夫人居若文(居廉之女)。旋留学日本,先后毕业于西京美术学校绘画科、东京立教大学文科。虽与高剑父、高奇峰开岭南画派之先河,但其画风有个人面目,异于高氏兄弟。绘画;生意写生,摈弃仿古,花卉敷色,别有技巧,能表现其娇艳柔嫩,而有清秀明丽之气。国际间各大博物馆,均藏其画。 与高氏兄弟相比,陈树人的革命应该是更彻底一些,他的作品在构图方面强调空间感,受西洋画的影响,用块面的方式分割,用笔以不追求复杂的技巧为主旨,画山石绝少皴擦,用色不用笔勾勒,但又不同于没骨法的束缚,实在是一厢情愿。因此,他的作品清新透明,很有西画的味道。他善于画山水、花卉,尤其长于写岭南的木棉。我们看他的传世作品《芭蕉图》《鼎湖飞瀑图》《红棉图》等,不仅清新俊秀,而且还十分富有新时代气息。刘海粟曾予评价:"以逸笔写生,自出机杼,风神生动,一扫古法,实为努力开辟时代新纪元者"。他的代表作《岭南春色》,曾在比利时万国博览会获最优秀奖。现代画家黄幻吾先生评价陈树人的花卉时,曾有"簪花女"的戏称。我们再看这幅《岭南春色》,恐怕真是:未到花前人已醉,到了花前醉更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