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们都被灌输要争第一,要赢过别人的思想。逐渐都掉进了完美主义的怪圈,力求精细而忽略全局,慢慢地将自己累死还把本性给弄丢了。今天我们要克服完美主义,重新做回真正的自己,要为不完美的自己喝彩。 完美主义是创造力、生产力以及清醒头脑的最大敌人。在《艺术家之路》一书中,作者茱莉亚·卡梅隆写道:"完美主义其实是导致你止步不前的障碍。它是一个怪圈——一个强迫你在所写所画所做的细节里不能自拔,丧失全局观念又使人精疲力竭的封闭式系统。"但是你并不一定要为追求完美创造些什么,那只不过使你步履维艰而已。完美主义也会让身为母亲、妻子、朋友以及凡人的你为自己付出的努力心生困惑。只因我们这个充满瑕疵的世界里万事万物皆不尽完美。 我每天也在努力克服完美主义。尽管大多数日子我的内心都会明明白白地被完美主义占据,我仍坚信与其像以前一样整天害怕出一丁点错,至少现在我是加以约束的。以下是冲破完美主义的牢笼,从而能像我一样在不完美的世界里自由地生活、创造的十个技巧。 1、避免竞争。 生活已经不易,别让自己活得更加艰辛。大部分完美主义者都好胜心切……对他们而言完美意味着在万事万物上成为最好的。所以请明智地选择朋友和团队。比如说,一些专业组织——职业写手,发行集团——可以是强大的后盾,也可能竞争惨烈。如果你是完美主义者,那些话无需友情提醒,在你脑海也挥之不去:"除非绝对成功,你将一无是处……你做不到的事,我将做到!"试着这样做:在压力会议之前检查自己的心跳频率,会后照做。如果心跳已加速十下以上,千万别返回会议室! 2、立规矩。 人当然无法避免所有的竞争。所以要制定一些规则。拿如今的我来说,在缺乏安全感,需要将某件事情做到极致才能自我感觉尚好的时期,我可以掂量看看。有一段时间,我避免查看信念网主页上"最热博客"、"邮件引用最热帖"、"最受欢迎特征"的标签,只因如果在这些地方发现不了自己的名字,我会抑制不住胃部翻腾的不适和愤闷,在门外游荡。为何要折磨自己呢?遂自定规则:只有在我清晰认定自己首先是个体而非知名博主的时候,才可以浏览信念网的主页。结果如何?我一连数月不曾浏览该主页! 3、现实考验。 仔细想想,不切实际的期望就像理想主义者的花瓶妻。他们经常成双成对出现。所以我会尽力辨别哪些是实际的哪些是不切实际的期望。我会(选好一天)把它们都写在一张纸上或是我的头脑中,然后当天修改约2,035遍。"不切实际的期望"下面列项如:"晚上均用半小时空闲时间用笔在纽约时报上画出畅销书目","做好31个孩子的指导妈妈并全程参与到他们每一项户外旅行",以及"为铁人三项受训至臀部爆裂极限"。在"实际期望"条目下面,我列举如下:"工作时间三十个小时做完三十个小时有质量的事","忘记成为指导母亲,一个月随时抽空去听一次大卫的课和陪他用午餐",还有"忘掉铁人三项运动,坚持一周四次全身消耗锻炼保持大脑和身体的兴奋度。"一遍又一遍地回响这些可能使我接近自己远大目标(即成为一个好妈妈,一个称职的博主,以及一个健康的人)的行为可以使我的身心达到真正的自由。 4、重回内心平静时刻。 受信念网的编辑之邀,前些时候我们描述了自己那些"内心平静的时刻",感觉自己远离恐惧,穿越焦虑的红海抵达宁静之地。我经历过这样的时刻。一次是在大二的时候,浑浑噩噩过了三年,受挫、醉酒。我静静地站在洛瑞塔圣母教堂正门外的一块荒地上,也就是四年之后艾瑞克向我求婚的地方。我乞求上帝帮我戒掉已不堪负重的酗酒恶习,从而树立良好品行。我记得自己俯视着圣约瑟夫河,双手举过头顶,内心彻底平静。 我领悟到所有内心平静时刻的真谛莫过于此:凡尘俗事皆不足苑囿人心。正如亨利·挪威所言: 我们内心深处似乎已经明了,成就、声名、影响、权力及 金钱都无法换来内心如孩童般纯粹的欢愉和宁静。有时候甚至对别人已经褪去浮华的境界心生妒意。是的,有时候看到别人因无所求而知足常乐时我们似乎已经品尝到那种无法言喻的快乐。 5、甘于示弱。 这对于大多数完美主义者而言是有违天性的。但是我向你保证尝试展现自己的脆弱将会给你带来正面的影响。每当我在忠实读者面前以极大的决心跳过完美主义者的形象,展现脆弱一面——在现场抑或录像里哭泣、颤抖——的时候,得到的反响都是无法想象的。他们对我说:"浮云!你很真实,我们也有这种感觉!所以我想在经历同样情景的时候应该不会崩溃了。"只要遵从我睿智的编辑荷里的建议——从我的真实感受而非理想的角度写作——我的读者再没有觉得虚伪而胃部不适了。我和他们的关系更亲近了。 6、庆祝失败。 好吧,庆祝在这里是一个"大难词"。那么就从接受自己的失败做起。我认为每一次重大失误都值得大家祝酒一回。因为每一次大错后那珍贵难得的教训都是成功后无法给予的。相反,尴尬,窝囊……这些都是助人发掘珍宝的装备。正如莱昂纳多·科赫在歌曲中写道,朋友敲到他电脑上提醒他淡化完美主义的"赞歌": 敲响那些还可以鸣叫的钟声, 忘却你丰厚的祭品。 万物皆有裂痕,光才得以透射。 7、增添色彩。 完美主义者对色彩都不敏感。他们眼中只有黑白的世界。例如:要么成为整个博客界的顶级博主,要么把自己的iMac电脑扔进切萨皮克湾沦为一个水上的哥(其实他们的工作酷极了)。要么是大卫学校最积极的活动分子,要么当一个不称职的懒鬼家长,还不如让其他更有能力的母亲收养自己的儿子。这类的想法是不是似曾相识?为了认清我们内心的完美主义者本质,我们必须在每一段关系、每一件事情和每一个目标上增加色彩:学会像孩子一样从容应对混乱的生活,悬而未决的问题以及各种必须面对的复杂的环境。为生活增添色彩就要意识到即便是昨天解决问题的完美方案也未必适用于今天。 8、分解问题。 "拖延症也是完美主义的表现。正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害怕犯错从而迟迟不敢下手做出一番事业。我拖了一年多的时间撰写自传。事实上,我那时在读了大卫·伯恩斯博士在他的《十日练成自尊》一书中有关拖延症的章节。在他纠正我这一恶习之前我一个该死的字都写不出来。伯恩斯写道:"那些高能效人士的秘诀之一就是他们从来不会一次性解决一个难题。相反,他们尽量把任务细分,一天一个一小问题地解决。" 在那一章的练习环节,伯恩斯博士建议列出几个重要步骤。例如,我首先要解决的杂务事不包括坐到电脑前。一开始得统筹安排好所有的任务——那些我搁置在抽屉和大衣口袋里的相关事务。其次他建议你设定开始工作的时间并按时遵守。第三,他提示你记录下预期会碰到的问题。我那时是这样写的:"变得不知所措,大脑中满是我没办法做到这样负面的声音,思维短路,认知疲劳。"最后,伯恩斯鼓励你想办法处理可能扰乱注意力的事情。我又写道:"只要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9、做自己。 安娜·昆德兰在《保持完美》一书中表明,保持完美是一种投机取巧不费吹灰之力的行为:"完美的表现真正需要你做的无非就是研究你刚好所处地的时代精神,并按该时代精神的要求带上符合时宜的完美面具。" 安娜还断言,克服完美主义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人自身。因为"所有重要的、意义重大的、美好的、或是有趣味的、伟大的事情无非源于抄袭。"我同意这种观点。我也是作家,曾经习惯于逃避原创,而是一本书又一本书地从别的作家作品中拼凑成文。自己创作文字的愉悦满足感是不言而喻的。 10、自赎。 自赎确实难以捉摸。因为直面生活中心碎之处莫过于你做过的最可怕的事情,然而只有如此,你才能看清每一个伤痕下面深藏的慈悲。如果这场绝望的黑洞之旅曾经教会我什么,就是这些:万物皆由时间沉淀而成,如能坚持信仰、希望、爱人、珍惜环境,终有一天你会看见闪闪发亮的自己。上帝不会遗弃任何人,你所以为的永远不再记起的人、事和回忆也不会全部消失。万物皆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所以不要总想着一次性将其囊为己有。 译者:心理shoe 文/Alice Wong 【本文由壹心理用户心理shoe 翻译,非商业转载须保留译者、壹心理与本文链接。商业使用请联系壹心理】 温暖延伸 >>> 心理FM:你打算何时从习惯中惊醒 >>> 《一封来自心理FM的求助信》 >>> 心理FM手机版下载